![]() 最早被介紹到中文網際網路的「仙人」——「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Oo仙人 |
---|---|
其他表述 | oo之仙人、oo之神、oo痴 |
用語出處 | 日本對一類在特定領域有特長的人的讚美 |
相關條目 | oo大神、古希臘掌管oo的神、oo領域大神、oo俠、o衛兵 |
oo仙人是中文網際網路上對現實或ACGN人物的一種稱呼,來自於日本社會對一類人的溢美之詞。
日語中,「仙人」一詞來自中國道教,指離開世俗世界,在山中修行,通過長生不老獲得神力的人。由此衍生,可以指代無欲無求或者其能力超乎社會常理的人士[1]。在日本,「仙人」是常用的對在一方面有特長的人士(尤其是年長人士)的讚美。而在中文網際網路,其可以擁有讚揚的褒義和諷刺的貶義。
最早被以「仙人」名義介紹到中文網際網路的是「煮飯仙人」。「煮飯仙人」村嶋孟經營著大阪堺市一間大眾食堂,因獨特的做飯技藝而做出的「銀飯」而長期受到日本媒體關注[2][3]。2015年開始,有中文博主和媒體將他的事跡發表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引發關注[4][5][6]。這位「煮飯仙人」於2016年退休,在2016-2019年間曾多次來到中國,以推廣煮米技藝、推廣中國大米及幫助中國電飯煲廠商改進電飯煲工藝和煮飯程序[7][8][9][10]。
由於正值中國社會大力推廣「工匠精神」及對日本產品較有崇拜感的時期,「煮飯仙人」的名號在當時受到了中文網際網路的大力推崇,並使得一段時間內日本各類「仙人」「神」的宣傳開始進入中文網際網路,其中較著名的包括「壽司之神[11]」「天婦羅之神」「布丁仙人[12]」等。由此,在中文網際網路就產生了褒義的「仙人」一詞,用來指代有特殊才華,在一個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恆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煮飯仙人」在中國期間曾拜訪過多處日本侵華罪證紀念場館,發表過強烈的反戰、反日本右翼勢力否定侵華戰爭罪行的言論。[13]這可能是當時主流輿論大肆宣傳他的原因之一。
其實「煮飯仙人」之名傳進中國之初就遭受了諸多質疑,不過這些質疑大多集中於以下幾點:
不過「仙人」一詞的汙名化其實和這位「煮飯仙人」毫無關係,更多的是自從2018年之後,日本接連爆出製造業企業在生產、質量檢驗等環節的造假事件,有些產品的造假時長甚至長達數十年,也就是說很多產品在被公認質量較好的時期就存在假冒偽劣問題。而這些企業在事後的回應更是災難級別——開個記者發布會鞠躬謝罪後不了了之,被中國網友諷刺為「躬匠精神」。這些事件使得中國社會開始廣泛反思和審視日本「工匠精神」,其中就包括作為「工匠精神」典範的各路「仙人」「神」。這導致所有「仙人」都迅速跌下神壇。
「仙人」的跌下神壇,也與日本料理在中國國內的聲譽有關。在中國,日本料理尤其是高級日本料理常與分量少、高溢價、虛假宣傳等刻板印象掛鉤,尤其不少日本料理店為了宣傳會借用一個「仙人」或者其它在日本國內有聲譽的店鋪的名號,但這些料理店本身的質量並不能匹配所借用的聲譽。
隨後「仙人」一詞開始更多地與日本人口老齡化、社會進步緩慢、食古不化、自我吹噓等印象掛鉤,其在很多地方成為一個諷刺性的貶義詞。
如今在中文網際網路,結合上面所述的褒義和貶義含義,「oo仙人」可以指代一切對特定事物要素相當痴迷的人士。這種「痴迷」可以導致其在相關領域精益求精,獲得諸多成就和讚譽;也可以導致其對相關領域的變化產生抗拒,成為「遺老」,或對自身在這個領域的行為上的爭議毫不自知甚至自賣自誇。前者為褒義,後者為貶義。
此外,既然「仙人」可以用做對精益求精、持之以恆的讚揚,那麼社會現實和ACGN等文藝作品中一定有這種人:他們的確「精益求精」、「持之以恆」,甚至不會「食古不化」,會按照時代的要求調整其做法。只不過,其所堅持的是一件有爭議性、大眾反感甚至違反道德乃至法律的事情, 那麼他也可以被稱為 「仙人」。這種用法的典型例子有「加稅仙人」、「盜竊仙人」 。另有一種用法則是調侃某些人為了達成某個目的,堅持做某件事情,結果徒勞無功的情況,例如「打窩仙人」。
部分爭議性稱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