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編輯指引修改程序和多次投票的提案正在討論中,歡迎參與討論!
關於活動收錄範圍的修正案正在投票中,歡迎前往投票!
- 你好~!歡迎來到萌娘百科!如果您是第一次來到這裡,點這裡加入萌娘百科!
- 歡迎具有翻譯能力的同學~有意者請點→Category:需要翻譯的條目←
- 如果您在萌娘百科上發現某些內容錯誤/空缺,請勇於修正/添加!編輯萌娘百科其實很容易!
- 歡迎關注 萌娘百科各大平台官方帳號 ~
- 覺得萌娘百科有趣的話,請推薦給朋友哦~
- 萌娘百科新人/遊客群119170500歡迎加入,加入時請寫明【萌百用戶名或擬反饋內容】~
毛利排除法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毛利排除法 |
---|---|
用語出處 | 《名偵探柯南》 |
簡介
在《名偵探柯南》中,角色毛利小五郎經常憑藉個人好惡、淺薄的表象或者強大的想像力,將某人指為犯人(其中不乏某些常駐角色,比如白鳥任三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指認錯誤,在說完之後會立刻被柯南、警官或者被指認的人拿出各種證據和理由光速打臉。
由於該作是推理作品,在觀看過程中觀眾也會試圖找出兇手(一般為經典三選一),所以毛利小五郎的指認往往會幫助觀眾排除一個錯誤答案。久而久之在觀眾中形成了「毛利排除法」的說法,即被毛利小五郎認定為犯人的人都是好人。毛利排除法成功的機率和小五郎的自信呈正比。小五郎越跳就越說明對方是好人。
在毛利小五郎不在時,小蘭、園子、阿笠博士、山村操等人也會扮演這類角色
其實在少數情況下毛利小五郎是點到過真兇的,但犯罪手段和他推理的完全不同。
反向特例
在劇場版《水平線上的陰謀》中,毛利小五郎憑個人好惡認定某一個人不是兇手,於是拚命收集證明此人無罪的證據,結果卻恰好證明瞭這個人就是兇手。這算是毛利排除法的一次成功的反向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