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神沒有弱神是起源於小說界的一句網絡流行語。
在網絡玄幻小說中,往往會出現擁有實質上「超能力」的一些「神明」體系。他們通常是作品中戰力接近天花板的存在,被附加了神的名義(根據具體設定可能真的是神也可能是偽神),比如火神、修羅神等等。
而據此脫胎而出的一個名詞就是「概念神」。「概念神」被定義為只存在於人們所創造的概念中,通常為某一物理規律或現象的掌控者或代言人,如「命運女神」。在克蘇魯神話中,概念神則指代那些通過想像力構思出的宇宙規則,而「絕對神」則是創造者,即「造物主」或「創世神」。而在修仙和奇幻設定中,「概念神」被解釋為象徵某種概念的神明,如「惡之概念」,只要世界上還存在惡,它就不會消失。
所以就流傳出了一句話「概念神沒有弱神」,並不斷被各種作品所引用,成為小說界的名言,也出圈而成網絡流行語。
但是,概念神是否「沒有弱神」取決於其定義方式和邏輯的開放性。若能力由自我定義且可靈活調整,則可能接近無敵;但若受限於外部邏輯或語言漏洞時,仍存在弱點。
自我定義型概念神能根據自身需求隨時調整或擴展能力定義,並通過語言漏洞無限發散規則,理論上可規避大部分限制,形成近乎無解的能力體系。這種類型本質是對邏輯和想像力的極端化演繹。如果要破解,可能需要更加極端的方式魔法對轟(大霧)。
而外部定義型概念神比起自我定義型的來說,就具有了較多的侷限性。當能力由他人定義或存在明確規則邊界時(就像編程),其強弱完全取決於規則的嚴謹性。比如能力描述中存在未覆蓋的漏洞,就可能被對手利用;能力觸發依賴外部反饋,實際效能就會大幅受限。
作品中塑造一個概念神並不是那麼容易。根據語言邏輯的天然矛盾,即使通過大量定語強化定義,其描述的模糊性仍可能導致邏輯悖論。例如「無敵」概念本身可能隱含「無法被殺」與「無法自殺」的矛盾,這類深層漏洞可能成為概念神的致命弱點。
事實上,擊敗概念神的常規途徑,基本也就是各種鑽漏洞找bug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