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 “ |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
” |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
|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
 愛因斯坦1921年在維也納的講座上的照片 |
| 本名 | Albert Einstein |
| 暱稱 | 現代物理學之父 |
| 性別 | 男 |
| 國籍 | 德國[2]、無國籍[3]、瑞士[4]、奧匈帝國[5]、美國[6] |
| 籍貫 | 德國 |
| 出生 | 1879年3月14日 |
| 逝世 | 1955年4月18日 |
| 年齡 | 76歲(享年) |
| 職業 | 科學家(理論物理學家) |
| 所屬團體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 活躍年代 | 二十世紀前半世紀 |
| 相關人士 | 玻爾、牛頓 |
| 代表作品 |
|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7]等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著名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因創立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對論而享譽世界。他創立的相對論顛覆了傳統時空觀,卓越的科學成就使「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代名詞。
生平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爾姆,1896年進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學習物理,1901年在蘇黎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02年,愛因斯坦成為伯爾尼瑞士專利局的助理鑑定員,1903年成為正式職員(三級),1906年升為二級技術員,1907年升為一級技術員。
1908年,愛因斯坦被伯爾尼大學聘為講師,1909年成為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辭去專利局工作。
1911年,愛因斯坦轉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教授,1912年回到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擔任理論物理學教授。
1914年,愛因斯坦回到德國擔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隨後當選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16年獲選德國物理學會會長。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預言光經過太陽引力場時會被彎曲。1919年愛丁頓的日食觀測結果證實了該預言,世界眾多新聞媒體以頭版報導這一結果,愛因斯坦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物理學家。
1922年,愛因斯坦由於光電效應方面的研究成果[8]獲得1921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9]。
1933年,反猶的納粹黨上台,愛因斯坦放棄德國國籍,隨後定居美國,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常駐教授。
愛因斯坦是和平主義者。二戰期間為避免納粹德國搶先造出原子彈,愛因斯坦致信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美國研發原子彈,促使美國開展「曼哈頓計畫」。晚年,愛因斯坦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去世,享年76歲。
學術成就
愛因斯坦最大的學術成就是開創了相對論,同時是舊量子論的奠基人之一,但後來反對玻爾等人提出的量子力學[10]。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關於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量和能量關係的四篇論文,在物理學四個不同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這年後來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愛因斯坦的主要學術成就包括創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提出光子
[11]、波粒二象性
[11]、質能方程$E=mc^2$、預言引力波、解釋布朗運動等。
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12]和狹義相對性原理[13]為基本原理,推導出狹義相對論體系,把時間和空間統一成了時空,發現了物體在近光速運動時遵循的物理規律,解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與牛頓力學之間的矛盾,建立起相對論力學。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以等效原理[14]和廣義相對性原理[15]為基本原理,推導出愛因斯坦場方程,把萬有引力解釋為質量和能量對時空的彎曲和物體在彎曲時空中沿測地線運動的表現,即惠勒所說「時空告訴物體如何運動,物體告訴時空如何彎曲」,發現了物體在強引力場運動時遵循的物理規律,徹底顛覆了傳統時空觀,並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愛因斯坦與ACGN
「愛因斯坦」作為「天才」的象徵,許多ACGN作品中有以其為原型的登場角色或neta。這些原型或neta多與核物理與時間旅行有關。
最廣為人知是一點是,由於愛因斯坦在光、時空方面的學術成果,許多作品中的相關設定都會提及愛因斯坦及其理論,包括大量ACGN作品。
此外,愛因斯坦晚年獨特的髮型和額頭的皺紋,也成為人們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之一,許多ACGN角色都有類似的形象。例如,在《星球大戰系列》中,尤達的形象就模仿自愛因斯坦,給人睿智的印象。
以愛因斯坦為原型或名字的角色
與愛因斯坦有關的作品
與愛因斯坦有關的neta
- 《命運石之門》(Steins;Gate, シュタインズ·ゲート)的標題取自愛因斯坦(Einstein,アインシュタイン),故事中也涉及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普朗克開創的量子論等物理學要素;此外,《科學冒險系列》中認為愛因斯坦是giga-lo-maniac,即妄想現實化能力者;
- 《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中路伊·阿爾尼普進食菜月昴的記憶後得到了自己過去從未接受過的詞彙「悖論、薛丁格、麥克斯韋、愛因斯坦、尼可拉」等,對全新的價值觀感到興奮;
- 《舒克貝塔歷險記》中,舒克和貝塔在燕妮家的別墅中碰見了一群當年愛因斯坦家老鼠的後裔,個個都聰明得逆天;
- 動畫《瑞克和莫蒂》中,四維生物誤把愛因斯坦認作了長得很像的試圖逃避時間監獄的瑞克,把他打得鼻青臉腫;
- 動畫《Code Lyoko》的登場角色天才學生Jeremie Belpois,綽號「愛因斯坦」,精通物理學;
- 動畫《星際牛仔》的登場角色艾因(Ein, アイン)一隻狗(柯基),名字「Ein」在德語裡是「一」的意思,同時也neta了愛因斯坦(Einstein);
- 遊戲《少女前線》的作戰類成就「只有神才不擲骰子」neta自愛因斯坦的名言[10];
- 《美少女戰士》中水野亞美的偶像是愛因斯坦;
- 《戰鬥陀螺》中教授的陀螺型號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MS;
- 《石紀元》中主角石神千空的衣服上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 遊戲《元氣騎士》中「聚爆」的配語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 《三體Ⅱ:黑暗森林》中,丁儀在隨考察隊觸發考察水滴前,對水滴的完美感到不安。他兩手又亂舞起來,頭髮在艦隊的光芒中發出白光,請求出發後讓量子號進入深海狀態。此時正像一上艦時就有人發現的那樣,他真的很像愛因斯坦。
- 《賈法爾漫遊記》中,拉菲卡的兩個魔學技能的名稱分別為「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技能分別描述為「使用與光相關的魔學理論攻擊」和「使用與重力相關的魔學理論攻擊」。作品中亦有其他事物或設定neta或致敬了愛因斯坦。
(太多了)
迷因
專利局技術員
愛因斯坦在1902年起的七年間在專利局擔任技術員,負責電磁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鑑定工作,而「愛因斯坦奇蹟年」四篇劃時代的論文就在這一時期發表。從此,專利局技術員成為與掃地僧一樣的存在。
在1951年的72歲生日聚會上,愛因斯坦面對記者的拍攝,用俏皮的吐舌頭代替笑容。該照片成為20世紀具有影響力的一張形象符號,都年過古稀了還不忘賣萌, 現已成為最經典、最流行的鬼臉之一。一些作品中也會出現相關neta。
- 《石紀元》中主角石神千空模仿愛因斯坦這一著名照片,拍出石紀元第一張照片。
- 《刺客伍六七》中的科技發達的「斯坦國」的標誌就是吐舌頭的愛因斯坦。
-
愛因斯坦在72歲生日上的照片
-
模仿愛因斯坦的千空(注意千空衣服上的方程)
你和oo講科學
- 參見:牛頓死得早
在遊戲社區中常有使用愛因斯坦吐槽某遊戲不科學的視頻,常與牛頓一起出現。
其它相關
- 愛因斯坦赤道————科幻小說《朝聞道》中的粒子加速器,同時也是小說第一章的章節名,也是台灣天海文化出版的劉慈欣作品集的書名。
- 愛因斯坦和光線孃的賽跑————愛因斯坦有名的思想實驗之一。
- 愛玻羅悖論————愛因斯坦有名的思想實驗之一,直指「量子糾纏」,懸在量子力學頭頂數十年,最終以「貝爾不等式」的不成立而終結。
- 鑀娘————化學元素鑀的擬人化萌娘,「鑀」(Einsteinium)以「愛因斯坦」(Einstein)命名。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研究原子彈這種具有毀滅性武器的觀點總是會想到,如果它的威力過猛,他還不如當鐘錶匠。與這一部分有關的台詞是:「如果早知道的話,我還不如當鐘錶匠。」
| ACGN等常用的神話、傳說、宗教、歷史人物素材的原型 |
|---|
| 神話·傳說·宗教 |
|---|
| | 並稱 | | | | 天啟宗教 | | | | 中國神話和民間信仰 | | | | 日本神話和民間信仰 | | | | 南亞神話和宗教 | | | | 希臘-羅馬神話 | | | | 北歐神話 | | | | 斯拉夫神話 | | | | 北非神話和宗教 | |
| | |
|
| 物理相關條目 |
|---|
| | 物理萌化 | | | | ACGN中的物理要素 | | 物理要素總覽列表 | | | | 物理相關歌曲 | | | | 物理相關作品 | | | | 物理相關角色 | | | | 物理相關萌屬性 | | | | 物理相關用語/memes | |
|
|
注釋
- ↑ 《論科學》,《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 第284頁.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 ↑ 1879–1896(德意志帝國符騰堡王國),1914-1918(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1918-1933(德意志國)
- ↑ 1896–1901
- ↑ 1901–1955
- ↑ 1911–1912
- ↑ 1940–1955
- ↑ 在這篇論文中狹義相對論首次被提出
- ↑ 在瑞典科學院的公告中並未提及相對論,因當時相對論被認為仍存在爭議
- ↑ 當時愛因斯坦赴日講學途徑上海,代為領獎的是德國駐瑞典大使,他本人在中國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
- ↑ 10.0 10.1 「上帝不擲骰子()」
- ↑ 11.0 11.1 屬於量子論範疇
- ↑ 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慣性系下都是一個恆定的常數
- ↑ 物理定律在一切慣性系中具有相同表達形式
- ↑ 由加速度產生的慣性力(對應非慣性系)和由物體產生的萬有引力(對應引力場)在局部區域內無法通過任何手段分辨
- ↑ 物理定律在一切參考系中具有相同表達形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