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乳名華姑,賜號武媚,稱制後改名武曌,尊號則天大聖皇帝[1],諡號則天順聖皇后[1],山西文水人,唐朝政治家,武周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女太上皇。
父親是唐朝開國勛舊,外祖父是隋朝宗室,14歲時入宮為五品才人。649年,因唐太宗李世民駕崩依例出家,此前便與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651年,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後服滿還俗,被納入後宮,之後誕下長子李弘。652年,封為昭儀,在後宮鬥爭中擊敗了王皇后與蕭淑妃,於三年後被立為皇后,與李治並為二聖。兩人共生有四子兩女。從660年開始,因李治患病而長期臨朝。
683年,在李治駕崩後以皇太后身份稱制。此後接連廢黜其兩子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於690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在位十五年。705年,在神龍政變中被迫禪位李顯,為太上皇,於同年底逝世。
武則天逝世後僅留無字碑。一方面,其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建設水利土木,穩定邊疆形勢;另一方面,其重用酷吏,頻繁造字改元,違背封建禮教。後世評價迥異,難以蓋棺論定。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獲正史承認的女皇帝,因此在流行文化(包括ACG作品)中得到較多的關注。而她本人及所處的時代被許多作品所借鑑,並化用作設定,且不限於唐朝-武周時期背景,其藝術形象通常體現了聰慧、強勢等特點。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武則天,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武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