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警戒2》中的天氣控制機釋放閃電風暴 | |
基本資料 | |
道具名稱 | 氣象武器 |
---|---|
道具種類 | |
道具用途 | 軍事用途、威懾用途 |
相關作品 | 《紅色警戒2》《百變雄師》等 |
相關道具 | 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
|
1 | 道具別名 |
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
大氣層和地殼中存在著巨大的能量和各種不穩定因素,如果掌握了這些不穩定因素的變化規律,在一定有利時機和條件下,通過人工催化等技術手段,對局部區域內大氣中的物理過程施加影響,用較少的能量去「誘發」它們,就會發生巨大的能量轉換,使天氣向著人們預期的方向發展。這就是氣象武器的作用原理。
但是要誘發天氣變化,催化劑的選型、作業方法的選擇,到天氣的監測預報,多種因素缺一不可,而且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準確無誤。你總不能指望大晴天製造出一個大暴雨吧→_→
而更高級的氣象武器,也就是我們在科幻作品當中所想像的那樣,不需要或不是很依賴氣候、天氣的先決條件,而可以直接創造出一個新的天氣狀況。不過要想實現這個必須對氣象環境進行複雜的調控,而至於如何調控……那就不是輕易能解答的問題了,也就是說,在這顆星球上的我們短期內沒可能造得出來。
但有一點能肯定:倘若真能實現對氣象的深度控制,那麼它帶來的破壞力絕對不輸戰略核武器。
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直到近代,所謂的「氣象武器」一直都建立在對自然氣象變化的利用上。古代中國研究出的通過製造洪水摧毀軍營、要塞等目標的水攻戰術就可以看做一種最古老的氣象武器。藉助風勢擴大火攻的效果也屬於對氣象的有效利用,比如諸葛亮的「借東風本質上依然是「借來」而非「製造」」。類似的還有近代戰場藉助風向釋放毒氣的戰術。以上這些方法只是單純的利用自然氣象。
人類為了作戰目的人為的改變當地的氣象的戰術一直到現代才初具雛形。實例是越南戰爭時期美國一度在越南戰場大規模使用人工降雨技術,使得道路一片泥濘,客觀上增加了北越軍用物資運輸的困難程度——儘管這仍然改變不了美國深陷越戰泥潭的困局、並最終不得不選擇結束戰爭。。 (待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