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宮飯》中的雞蛇(Basilisk) | |
基本資料 | |
萌屬性名稱 | 雞蛇 Basilisk/Cockatrice |
---|---|
萌屬性別稱 | 蛇怪、雞蛇怪、蛇尾雞、石化雞蛇、石化蜥蜴、巴西利斯克/柯卡特里斯 |
萌屬性類別 | 種族類 |
典型角色 | 凝瞳雞蛇 |
相關萌屬性 | 雞、蛇、龍族、石化能力 |
![]() |
雞蛇(英語:Basilisk/Cockatrice)是一種架空的種族,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雞蛇是神話傳說中一類複合獸型怪物,在奇幻類作品中經常出現,根據作品設定其外表和能力也會有所不同,通常擁有蛇與公雞的特徵,並具備特殊的毒性。
此類怪物在中國通常沒有較為統一的譯名,一般是對Basilisk和Cockatrice兩種虛構生物的統稱,兩者在其他國家地區也常被視為近親或同類物種。
在ACGN作品中,Basilisk和Cockatrice經常作為實力不弱的魔物出現並進一步增加更多設定,當兩者同時出現時,作者也會為它們進行不同的設定加以區分。
Basilisk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77年,在古羅馬科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書寫於公元77年的著作《博物志/自然史》中,在書中Basilisk被記載為一種約十二指長,產於昔蘭尼的劇毒小蛇,被稱為「爬行類之王」[1],爬行時上半身會抬起,接觸其目光者死,其行過的區域亦會留下令草木枯萎的殺人劇毒,只有黃鼠狼的臭氣是它的剋星。該記載被普遍認為是對眼鏡蛇的誇張化表述,但當時Basilisk的形象尚還只是帶有劇毒的蛇類,而非後世廣為流傳的蛇與雞的結合體。書中還介紹了同樣能用目光殺人的蛇怪卡託布萊帕斯(Catoblepas),老普林尼形容Basilisk擁有與它相同的能力。
Basilisk的形象流傳到中世紀時期,在其他文藝作品中亦有登場,並且其外觀、生態和能力也在逐漸產生變化,如體型變大、獲得將生物石化的能力、變得懼怕公雞的叫聲和自身的鏡像等,再後來又為其增加了公雞的頭部與腳部以及一對翅膀,由此分化出了具備同樣特徵但更接近龍族的Cockatrice這一物種。
Basilisk和Cockatrice雖然屬於相近且有交集的物種,但也存在一定的區別:Basilisk系公雞孵化蛇或蟾蜍的卵後誕生,Cockatrice則是蛇或蟾蜍孵化公雞生出的蛋後誕生。總體來看,Basilisk更接近爬行動物而Cockatrice更接近鳥類,並且兩者的孵化方式都是完全違背自然定律的,因此在神話傳說中,兩種生物都被認為是禁忌的邪惡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