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條目介紹的是現實中的國家英國。關於其擬人化形象,詳見
英國娘。
歡迎來到美麗的英國!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現實地點相關條目。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英國國旗
|
基本資料
|
全稱
|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
別稱
|
聯合王國、UK、不列顛、約翰牛、大英、帶英、嚶國、腐國、攪屎棍、日不落、日已落
|
類型
|
國家
|
所屬
|
歐洲
|
所轄
|
4個構成國、3個王室屬地、14個海外領土
|
首都
|
倫敦
|
位置
|
西歐
|
國王
|
查爾斯三世
|
語言
|
英語
|
族群
|
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斯人、愛爾蘭人、康沃爾人等
|
信仰
|
基督新教(包括英國聖公會和蘇格蘭長老會)、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
|
軍隊
|
英國武裝力量
|
形成
|
1706年7月22日[1]
|
領土面積
|
243,610平方公里
|
人口
|
68,265,209[2]
|
貨幣
|
英鎊
|
曆法
|
公曆
|
登場作品
|
詳見#與英國相關的ACGN作品
|
“ |
All's fair in love and war.() |
” |
——大吉嶺
|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正式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U.K.;),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島的東北部(北愛爾蘭)和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
英國不僅是眾多ACGN作品的舞台或其原型,其傳說、歷史、人物、文化也為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並共同成為了網絡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簡介
目前,英國是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已開發國家,主要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四大構成國及海外領土構成。
但殖民時期的英國一度擁有全球22%的領土,是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由於其巨大的影響力,英國文化也得以廣泛傳播。
名稱
英國的中文正式簡稱為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U.K./UK),不加點的後者正式性弱一些。有時也用不列顛/大不列顛(英語:Britain/Great Britain)。「英國」一稱呼顯然來自對其最重要構成國英格蘭的以偏概全。在中文世界的中世紀和近代歷史研究中,「英國」有時僅指英格蘭,有時則指整個聯合王國,需要注意區分。(「荷蘭」和「尼德蘭」也有類似情況)
現代日語對其稱呼為イギリス(Igirisu,來自舊時漢字表記英吉利()),正式場合也用英國(),簡稱「英()」。
不列顛尼亞
不列顛尼亞(Britannia,ブリタニア)為不列顛的拉丁語名稱,有古老歷史氣息(但和布列塔尼較難區分),後衍生出同名女神作為現代英國的擬人化身和象徵。或許是為了規避現實因素,一些作品中的「Britannia/ブリタニア」並未直接翻譯成「不列顛尼亞」。
在ACGN作品出場的「不列顛尼亞」有:
七大罪中的不列顛尼亞地圖,主要對於現實大不列顛島北部的蘇格蘭地區。
- 《強襲魔女》世界觀中,為對抗「異型軍(ネウロイ,Neuroi)」,最先成立的是布瑞塔尼亞聯邦的第501統合戰鬥航空團「強襲魔女(ストライクウィッチーズ,501st Joint Fighter Wing STRIKE WITCHES)」。也有來源將其翻譯成「不列顛尼亞」。
阿爾比恩
阿爾比恩/阿爾比昂(Albion,アルビオン)是現已知大不列顛島最古老的名稱,來源於古希臘。可能源自原始印歐語「*albho-」(白色的詞根)或原始凱爾特語「*alb-」(山丘的詞根)。
在ACGN作品出場的「阿爾比恩」有:
- 《幼女戰記》:其中的阿爾比恩聯合王國的歷史地位相當於大英帝國,位於帝國西北外海的島國,領土包含現今的英倫諸島及諸多殖民地,首都名為倫迪尼姆,為帝國大洋艦隊及北洋艦隊的主要假想敵。擁有包括超無畏級戰艦在內的大量主力艦,為當代最強大的海軍勢力。基於海島國家的地緣政治,意圖阻止帝國突破包圍網導致均勢瓦解,而暗中援助多個帝國的交戰國,如派遣義勇兵、籌劃收容協約聯合的流亡政府、以海軍演習威嚇帝國艦隊和組織聯合諜報計畫,在共和國本土陷落後正式參戰。
- 《Princess Principal》:作品的舞台是19世紀末,被巨大的牆壁東西分斷的阿爾比恩王國的首都倫敦。
- 《零之使魔》:架空世界哈爾凱尼亞中,阿爾比昂(Albion)是一個飄浮的王國,又被稱為白色的王國。在地理位置上與現實世界的英國近似。
- 《提亞拉之淚》(又稱《花冠之淚》):阿爾比恩島是故事重要舞台。
- 《惡魔高校》:「龍種」中的二天龍-白龍皇(vanishing dragon)阿爾比恩:代表色是白,純淨的潔白龍皇。
- 《碧藍幻想》:其世界觀裡的阿爾比恩最初是由星之民建造的一座前線城堡,然而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以軍事學院為中心的城市。
- "Perfidious Albion"(背信棄義的阿爾比恩)是描述英國反覆無常的外交政策的貶義詞,與中文網絡圈常用的「攪屎棍」類似。在《英白拉多:羅馬》和《鋼鐵雄心4》中都有名為「背信棄義的阿爾比恩」的成就。[5]
歷史
古典時代
- 不列顛群島的原住民是凱爾特人(巨石陣的建造者)。
- 羅馬不列顛時代(前43-410):公元前54年,凱撒試圖入侵不列顛,未能成功
,但是他狠狠吹了一次。隨後羅馬帝國統治地區大致為今天的英格蘭和威爾斯。隨著羅馬軍團在公元 400 年撤退到高盧(今天的法國),不列顛諸島也進入一個持續數世紀的黑暗時代,期間並沒有任何的文獻記載留存下來。
中世紀
- 參見:世紀帝國II:不列顛#遊戲內介紹及世紀帝國II:凱爾特#遊戲內介紹
- 中世紀前期,日耳曼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大舉移民到英格蘭,並建立了數個政權,史稱「七國時代」。隨後的維京人征服了大部分英格蘭,但也皈依了基督教
(黑化強o倍,洗白弱o分)。954年最後一個維京國王在約克被殺,英格蘭接著首次被來自威塞克斯的英格蘭國王統一。
- 1066年,法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蘭,標誌著完善了封建制度,還帶來了大量法語詞彙,使古英語過渡到中古英語,並使盧恩文字退出使用。
- 中世紀後期的百年戰爭中,英格蘭先勝後敗,丟失了除加萊外的所有歐陸領土。
近代
- 文藝復興後,英格蘭政治局勢逐漸改變。1642到1651年的三次英國內戰帶來了英格蘭共和國,克倫威爾受封護國公,成為實際掌權者。但其子未能穩定局勢使斯圖亞特王朝的查理二世復闢。最終1689年的光榮革命使荷蘭的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入主英國,還帶來了《權利法案》並初步確立了國教和君主立憲制。
- 大航海時代中,英格蘭通過「三角貿易」獲得巨額利潤,並在殖民競爭中先後打敗西班牙、荷蘭和法國,期間還合併了蘇格蘭(1707)和愛爾蘭(1801)。
- 拿破崙戰爭後,英國快速工業化,並擴張海外殖民地,開創了「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和「日不落帝國」。
現代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聯合法國戰勝德國,但損失慘重,愛爾蘭也於1921年獨立。戰間期英法奉行綏靖政策,促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邱吉爾雖取代張伯倫並領導英國贏得最終勝利,但太平洋的戰事失利已使英國威望不可挽回,美蘇兩個新超級大國崛起。
- 冷戰初期,英國試圖維持三強鼎立的局面(「鐵幕演說」),工黨裁減軍備
(工黨誤國的來源),建立福利國家,並同意印度於1947年獨立。然而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使英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徹底由美國接手,歐洲殖民體系也基本瓦解。1979年開始,柴契爾進行了一系列頗有爭議的經濟改革,並採取強硬的外交政策。雖然1982年福克蘭戰爭粉碎阿根廷的奪島計畫使柴契爾威望大增,柴契爾政府仍不得不承認1997年香港返還。
- 後冷戰時代,蘇格蘭獨立和英國脫歐是英國最重要的兩個政治議題。
地理
英國本土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多雨,氣候濕潤。再加上當時的工業汙染,工業時代的英國總是被霧霾籠罩,首都倫敦也被稱為「霧都」。動畫版《憨豆先生》第一季第三集裡甚至有憨豆驅車追逐日光的情節。
英格蘭地區多平原,畜牧業發達,因此翠綠牧場為大眾第一印象。
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則多山,並有其獨特的文化。
英國東南的石灰石海岸也是著名的景觀。
歷史上英國主要由白人組成,但近年來因外國人移民有人種多元化趨勢。因東亞對歐美的刻板印象,在日本ACGN作品中,英美角色的典型形象是金髮碧眼。
軍事
- 主條目:英國武裝力量
中世紀不列顛島的軍隊並不特別,但也不是毫無特色。如《世紀帝國2》中蘇格蘭的靛藍突襲者和英格蘭的長弓兵。動漫《純潔的瑪利亞》較好地復原了中世紀晚期的英軍。
而近代開始,英國軍隊在世界上的角色越發重要。因此大量ACGN作品中也不乏英國軍隊(及其相關元素)的出場。
陸軍
近代英國軍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陸軍在排隊槍斃時代的紅衣軍,其在與近代一些戰爭(如美國獨立戰爭,拿破崙戰爭)相關的藝術作品中都有出現。
紅衣黑褲黑皮帽的皇家衛兵(Queen's Guard)仍作為儀仗隊存在,並已經成為了英國的國家象徵之一。
《 少女與戰車》中聖葛羅莉安娜學生的紅色制服 顯然也借鑑了排隊槍斃時代的紅衣軍。
|
|
一戰時英國陸軍砲灰普遍裝備飛碟型的布魯迪鋼盔,這種頭盔經改造後二戰也有使用,並成為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一大特色。
英國雖然在一戰中發明坦克,其坦克文化卻不如後起之秀德國出名。儘管如此,《戰地1》的第一章戰役《浴血之戰》仍然以一輛Mk.V坦克譜寫了可歌可泣的一戰故事。而《少女與戰車》中暗指英國的聖葛羅莉安娜女子學院則通過二戰英國坦克為媒介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推動劇情。
海軍
英國自近代崛起後到冷戰前為海軍強國,有悠久的海軍傳統(如皇家窯子、陸軍馬鹿),並對其它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動漫中常見的水手服原本是早期英國海軍的統一制式服裝,後來從軍隊轉向民用,並被改制為兒童服裝流行。
「皇家海軍」統治海洋在近現代相關的很多作品中都有較為明顯體現:
- 《歐陸風雲4》:大不列顛擁有理念「不列顛統治海洋」[6]
- 《文明系列》:文明系列中的英國也多以海軍為其特色:
- 《文明3》特色單位為替代護衛艦的英國戰艦(Man-O-War),擁有4點攻擊力、2點防禦力及4點遠程攻擊力,每回合最大可移動5格,擊敗敵方後有幾率將其俘獲。
- 《文明6》特色單位為替代私掠船的文藝復興時代海軍襲擊者單位海獵犬(Seadog),擁有40點戰鬥力及55點遠程攻擊力,擊敗敵方船隻後有幾率將其俘獲。特色區域為替代港口的皇家海軍船塢(Royal Navy Dockyard),無法建造在礁石上;建造費用比港口更低;其中建造的所有海軍單位+1移動力;修建在外國大陸上時+2金幣且該城市每回合+4忠誠度。
- 《戰艦少女》:遊戲前期英國(文案中避嫌為E國)軍艦又多又強,徹底暴露了幻萌的英吹實質,因此這款遊戲又有個戲稱叫「英吹少女」。英國軍艦前綴HMS甚至被解讀為HuanMeng's Ship(幻萌的船)。
- 《世界征服者2》:「海獅行動」一關中E社直接放大量軍艦堵海峽,因此空降是最簡單的過關方式。
- 《鋼鐵雄心4》:英國是5級海軍將領最多的國家。德國等國如果想「澡盆渡海」登陸英國,最常見的方法是想利用保獨機制使英國艦隊調往遠東同日本作戰。
然而因工黨誤國,英國現今衰落的海軍勢力常被網友花式調侃。
空軍
英國空軍最著名的戰績莫過於二戰的不列顛空戰,而二戰中後期不常見的雙翼海軍攻擊機「劍魚」也成為英國空軍的一大標誌,並長期被各類軍迷和軍盲所調侃。英國也是最早使用雷達的國家。
《
世界征服者4》中,領導不列顛空戰的休·道丁(右起第三)代替了前作的蒙哥馬利在主頁面中代表英國。
一些英國空軍的事跡也被改編進ACGN作品,如《強襲魔女》中莉涅特·畢曉普和威爾瑪·畢曉普姐妹的人物原型可能來自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英國協飛行員。
文化
英國的官方語言——英語,隨著其殖民地的拓展成為了世界性語言,甚至全宇宙都在說英語,在世界上形成了「英語圈」。英國文化也對其殖民地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文化、傳說和習俗方面深受基督教文化、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和威爾斯的民俗影響,文學、戲劇、視覺藝術發達。其首都倫敦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主要宗教為基督教,但也有部分信奉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其他信仰或無宗教傾向的國民。
英國也是多種運動的發源地,如英式足球。國家的象徵花卉是薔薇。
英國的飲食文化一言難盡。炸魚薯條被認為是英國國菜,而仰望星空派則是英式黑暗料理的代表作。某種意義上,「英國」二字已經代表黑暗料理了,也許從九條可憐自創的金髮撞雞蛋的烹飪方式可見一斑。金髮不要扔,裹上雞蛋液,粘上麵包糠,下鍋炸至金黃酥脆,隔壁小孩都饞哭了。茶文化也是英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茶不能撒」是大吉嶺與無數英國人的格言。英式下午茶也因歷史原因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包括香港。
文學
- 公元五世紀左右,《貝奧武夫》逐漸形成,描述貝奧武夫殺死巨龍、最終犧牲的故事。該作品在ACG文化中多次出現。
- 文藝復興後期的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著作對英國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十九世紀起,擅長描繪上流社會的珍·奧斯汀、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其他維多利亞時代盛名作家的作品,共同締造了十九世紀的英國文學史。
- 近代以來,英國出現了大量小說。很多ACG作品從中受到了啟發。
與英國相關的ACGN作品
- 《古墓麗影系列》:英國遊戲公司Core Design開發的一款動作冒險遊戲。
- 《村莊》:馬克·貝克導演,Pam Dennis等人製作的一部動畫。
- 《粉紅豬小妹》:阿斯特利貝加戴維斯創作、導演和製作的一部英國學齡前動畫。
- 《神秘博士:無極》:BBC出品的電視劇《神秘博士》的衍生動畫。
- 《憨豆先生》:英國電視喜劇,有電視動畫等衍生作品。
- 《瑪澤的故事》:英國BBC製作的一部兒童電視動畫英語劇。
- 《面對面》:由Sam Gainsborough和Louisa Wood製作的一部關於社交恐懼症的定格動畫短片。
- 《受夠了》:由安娜·曼扎瑞斯製作的一部定格動畫短片。
- 《小雞快跑》:由英國阿德曼動畫與美國夢工廠動畫公司共同製作的定格動畫電影。
- 《小鳥三號》: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一部動畫。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由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與賈科·丹納爾編劇與執導的傳記類動畫影片。
- 《小黃人大眼萌》:小黃人在英國倫敦參與了皇冠盜竊。
- 《瘟疫公司》:官方介紹:一個氣候寒冷潮濕,富有與先進的國家。
《瘟疫公司》中英國「一切正常」狀態下的街景。圖中標誌性建築為
倫敦「小黃瓜」(Gherkin)。
- 英國的交通和位置(尤其是與冰島和格陵蘭島的間接交通,並且其實遊戲中英法兩國陸地接壤)使其成為一些關卡開局常選地點之一。同時,遊戲內有英國脫歐相關的一系列成就。值得一提的是,製作組Ndemic Creations就是英國公司,因此玩家吐槽遊戲內的英國介紹是「瘋狂自黑」「地圖開疆」(因愛爾蘭也被劃進英國)。
- 《小公主莎拉》
- 《小公子西迪》
- 《哈利·波特系列》
- 《魔法使的新娘》
- 《刺客信條系列》:該系列以真實歷史為遊戲背景,英國有著很高的出鏡率。舉例的三作經歷了英國早期()、向外擴張期()和鼎盛期()三個時期。
- 《刺客信條3》:發生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主角是混血原住民康納·肯威,他將幫助華盛頓將殖民地人民從英國殖民者中解救出來。
- 《刺客信條IV:黑旗》:發生在18世紀早期的加勒比海。主角是出身威爾斯的海盜愛德華·肯威。出現了英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如金士頓。英軍作為敵對勢力登常場,紅色是其標誌色。
- 《刺客信條:梟雄》:發生在1868年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倫敦。遊戲較為真實地還原了當時倫敦的樣貌,出現了有如達爾文、狄更斯、維多利亞女王等英國名人。
- 《刺客信條:英靈殿》:發生在九世紀的英格蘭,維京入侵時期。當時的英格蘭等地仍較為落後,幾乎等同鄉下。出現了威塞克斯的阿爾弗雷德大帝等歷史人物。
- 《看門狗:軍團》
- Paradox Interactive相關遊戲:在下述三款遊戲中,英國在遊戲代碼中Tag皆為ENG
- 《歐陸風雲4》:英格蘭開局西歐文化組,也是1444年歷史幸運國家,擁有大量內容豐富且廣為人知的歷史事件,眾多的動態歷史事件可以給玩家帶來更多的樂趣。在大不列顛成立後,英國在遊戲中的地位越發重要。[7]DLC《統治吧,不列顛尼亞》中又擴充大量內容,還為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國家設計了全新的專屬任務樹。[8]
- 《維多利亞2》:系列名即以英國著名女王維多利亞命名。[9]聯合王國開局是世界第一列強,國家價值為秩序。然而遊戲中的聯合王國AI令人窒息(),經常出現送人頭和賣隊友情況,故玩家間基於早期網際網路流行成句「oo靠得住,母豬能上樹」,創造出了「大媽靠得住,母豬能上樹」的吐槽性說法。
- 《鋼鐵雄心4》:兩劇本都為民主國家。擁有一流的人口、工業和科研能力,並且擁有大量的殖民地/附庸國和資源,開局的空軍世界一流,海軍更是世界並列第一,還擁有大量陸海軍將領,還是5級將領最多的國家。
可惜AI還是不怎麼聰明的樣子。TFV更新更改了與之聯盟的大英國協國家,而MtG更新為英國擴充了國策。新國策裡的王黨線和法西斯線強度爆炸,相比之下共產線因強制去殖民化自廢武功顯得相當弱雞。
- EasyTech系列
- 《世界征服者系列》:英國因為是同盟國最典型的國家,經常擁有其不該擁有的領土來給軸心國玩家增加難度。在二代中海獅計畫中擁有愛爾蘭
以致於不空降很難過關,入侵巴爾幹中在克里米亞有海軍基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南亞殖民地則在日本系列關卡中統統歸英國...簡直是E社歷史的神來之筆。
- 《歐陸戰爭系列》:三代中英國是與德國並列的唯二五星帝國,此後也擁有極高的上鏡率在歐陸戰爭6:1914中卻一個氪金將都沒有。
- 《將軍的榮耀系列》
- 《世紀帝國》系列
- 《世紀帝國II》:不列顛文明代表英格蘭,而凱爾特文明代表蘇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實際上「不列顛」[British]民族概念在中世紀尚未出現,「英格蘭人」[English]才是更準確的稱呼)。沃蒂根戰役中,玩家將保衛羅馬軍團離開後風雨飄搖的英格蘭免受蠻族的入侵;約克城戰役中,玩家將扮演維京異教徒大軍洗劫分裂的不列顛諸國;黑斯廷斯戰役中,玩家將扮演諾曼人征服者威廉攻佔英格蘭,建立諾曼王朝;史蒂芬戰役中,玩家將扮演英格蘭國王與分裂的地方封建領主作戰;薩拉丁戰役中,玩家將扮演中東的穆斯林勢力抗擊英國獅心王理查率領的十字軍入侵者,尤其是「獅子與惡魔」一關中,再現了阿克里攻城戰;賽普勒斯戰役中,玩家將扮演英國的獅心王理查,攻佔忤逆的賽普勒斯王國,並前往聖地;長腿愛德華戰役中,玩家將扮演中世紀英國最著名的一位國王統一國家、發動十字軍東徵;威廉·華萊士戰役中,玩家將扮演蘇格蘭人抗擊英格蘭入侵;阿金庫爾戰役中,玩家將扮演英國國王,戰敗後從法國逃離;大公爵和聖女貞德戰役中,再現了英法百年戰爭;德瑞克戰役中,玩家將扮演16世紀的英國海盜,大名鼎鼎的弗朗西斯·德瑞克突襲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地,開啟英國爭奪近代海上殖民霸權的新篇章。
- 《世紀帝國III》:英國人作為可選文明登場。
- 《世紀帝國IV》:英格蘭人作為可選文明登場。
- 《文明系列》
- 1~6代英國地區相關文明有:
- 《文明7》英國地區相關文明有:
- 諾曼作為探索時代可選文明登場。
- 大不列顛作為近世時代可選文明登場。
- 《王國的興起》:英國作為可選文明登場。
- 《紅色警戒》系列
- 《紅色警戒2》:盟軍陣營,特色單位狙擊手。且戰役劇情也多涉及英國,如盟軍第5關戰役開幕中的說典型英式英語的英國女領袖明顯是以柴契爾夫人為原型的。[10]
- 《紅色警戒3》:遊戲只分三陣營,沒有具體國家。不過劇情中盟軍統帥「大叔」陸軍元帥羅伯特·賓漢為英國人,如此設計可能是為了凸顯英國在盟軍中的地位。開幕動畫中也提及(時間線變動後)「英國是唯一在蘇聯攻勢下未淪陷的歐洲國家」。
更多作品請見Category:英國動畫作品、Category:英國漫畫作品、Category:英國遊戲作品、Category:英國小說作品、Category:英國音樂作品。
以英國為原型的虛構人物
與英國相關的虛擬角色
與英國相關的傳說/歷史人物
位於英國的ACGN組織
與英國相關的網絡迷因
ACG作品中所登場的各個世界、星球、村鎮等 |
---|
| | | 通用世界篇 | | | 異世界篇 (世界/異世界大陸) | | | 宇宙篇 (星體/星系等) | | | 地球篇 | |
|
注釋及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英國,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