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魯士國旗(1892-1918)
|
基本資料
|
全稱
|
1525-1701年[1]:普魯士公國() 1618-1701年:布蘭登堡-普魯士() 1701-1918年:普魯士王國()
|
類型
|
國家
|
所屬
|
歐洲
|
所轄
|
9個省(1822年) 14個省(1881年)
|
首都
|
柯尼斯堡→柏林
|
位置
|
中歐
|
領導人
|
1525-1701年:普魯士公爵[2] 1701-1918年:普魯士國王[3]
|
語言
|
德語等
|
族群
|
德意志人、波蘭人等
|
信仰
|
基督新教(主要)、天主教、猶太教等
|
軍隊
|
普魯士陸軍[4]、普魯士海軍(至1867年[5])
|
形成
|
1701年1月18日[6]
|
領土面積
|
348,780平方千米(1910年)
|
人口
|
24,689,252(1871年) 40,165,219(1910年)[7]
|
貨幣
|
塔勒→馬克
|
曆法
|
公曆
|
登場作品
|
詳見#ACGN作品中的普魯士
|
“ |
Suum cuique() |
” |
——普魯士黑鷹勳章上的格言[8]
|
普魯士(德語:Preußen,波蘭語:Prusy,英語:Prussia)是歷史上的一個國家。
民族概念上的普魯士是指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小民族。
地理概念上的普魯士地區包含了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原柯尼斯堡)、但澤(格但斯克)、哥廷根(格丁尼亞)、艾姆蘭-馬蘇倫(瓦爾米亞-馬祖裡)等。
本文中的普魯士指的是1618年[9]至1918年[10]這段時間存在的布蘭登堡霍亨索倫王朝的國家。
歷史
共主邦聯之前
在德意志人東向殖民前,易北河東的原住民是文德人,普魯士地區的原住民是古普魯士人。1157年,布蘭登堡被納入神聖羅馬帝國。
13世紀,隨著北方十字軍的開展,條頓騎士團統治了普魯士地區。
1415年,霍亨索倫家族受封於布蘭登堡。1525年,條頓騎士團國改組為霍亨索倫家族治下的普魯士公國。1618年,普魯士絕嗣,布蘭登堡聯統了普魯士。
普魯士王國時期
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之後的普魯士歷任國王奉行國家利益至上理念,積極推行軍國主義政策。腓特烈·威廉一世建立了高效的行政機構和精銳的軍隊。腓特烈二世攻取了西里西亞,通過瓜分波蘭使普魯士的核心領土在地理上連成一個整體。腓特烈·威廉二世徹底瓜分了波蘭,一度使普魯士王國成為半德意志半波蘭的國家。
1806年,普魯士在耶拿戰役中慘敗於法國。此後,普魯士推行了一系列進步的改革。1813年,拿破崙兵敗萊比錫。戰後,普魯士失去波蘭,獲得萊茵蘭,普、奧、俄神聖同盟是反動與復闢的急先鋒。
1834年,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1850年,普魯士謀求統一德意志失敗,被迫與奧地利簽訂《奧爾米茨條約》。19世紀60年代,俾斯麥領導普魯士通過普丹、普奧、普法三次戰爭統一了德意志,於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成為德國聯邦制下的一個邦。此後,普魯士國家認同逐漸讓位於德意志民族意識,普魯士逐漸融解於德國之中,直至1918年伴隨著德意志帝國一起滅亡。
ACGN作品中的普魯士
- Paradox Interactive相關遊戲:
- 《歐陸風雲3》:普魯士可以通過決議變身德意志。
- 《歐陸風雲4》:布蘭登堡、條頓騎士團為可選國家,普魯士為可成立國家。
- 《維多利亞2》:普魯士為遊戲中的主要國家之一。
- 《維多利亞3》:普魯士為遊戲中的主要國家之一。
- 《鋼鐵雄心4》:
- 《以沙皇之名》模組:假設了俄國打贏了一戰後的世界。德國被分為普魯士、巴伐利亞、巴登、漢諾瓦和萊茵蘭。1936年普魯士執政為塞克特,不久病逝。
- 《1790的遺產》模組:假設了法國大革命失敗後的世界。德國沒有實現統一,但普魯士仍然控制了萊茵地區。
- EasyTech相關遊戲:
- 《歐陸戰爭3》:為德意志帝國的前身。
- 《歐陸戰爭4》:在各個模式中均為可選國家。在戰役模式的「神聖羅馬帝國」劇本的「德意志統一」關卡中,玩家可以選擇用普魯士或奧地利統一德國。
- 《歐陸戰爭5》:玩家在工業時代中扮演普魯士,完成統一大業。
- 《歐陸戰爭6:1804》:戰役章節「帝國誕生」中,玩家扮演普魯士,完成自在拿破崙戰爭戰敗後屈辱至打敗列強成立德意志帝國成立榮耀的轉變;在征服四個劇本中皆有登場。
- 《歐陸戰爭6:1914》:戰役章節「鷹的攻擊」的前半段為各場王朝戰爭;於1865征服劇本登場,為主要三星國。
- 《帝國時代》系列:
- 《文明》系列:
- 《波蘭歷史》:波蘭著名導演Tomek Bagiński導演的一部動畫,時長8分鐘,以意象連接和場景堆疊的方式記錄了波蘭從公元8世紀到現在的國家歷史,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展映。其中普魯士在瓜分波蘭時登場[11]。
(待補充)
以普魯士為原型的虛構人物
與普魯士相關的虛構人物
(待補充)
與普魯士相關的現實人物
- 俾斯麥——著名政治家、外交人物,北德意志邦聯宰相以及後來的德意志帝國宰相,也擔任普魯士首相,出生於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王國薩克森省施滕達爾阿爾特馬克申豪森,登場於《文明》系列、EasyTech系列等作品。
- 卡爾·馬克思——著名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1818-1845年間國籍為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王國。
- 愛因斯坦——著名科學家,1914-1918年間國籍為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
相關戰爭
- 三十年戰爭——以布蘭登堡-普魯士共主邦聯的身份加入戰爭的反哈布斯堡同盟一方。
- 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反法同盟參與者之一。
- 普法戰爭——俘虜法蘭西第三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德意志帝國成立。
ACG作品中所登場的各個世界、星球、村鎮等 |
---|
| | | 通用世界篇 | | | 異世界篇 (世界/異世界大陸) | | | 宇宙篇 (星體/星系等) | | | 地球篇 | |
|
外部連結及注釋
- ↑ 其中1618-1701年以布蘭登堡-普魯士形式存在
- ↑ 1618年起由布蘭登堡選侯兼任
- ↑ 1772年以前的正式稱呼為「在普魯士的國王」,1871年起兼任德意志皇帝
- ↑ 1871年德國統一後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4個邦保留了獨立的陸軍,其餘各邦的陸軍都併入了普魯士陸軍,這4支陸軍共同組成了德意志帝國陸軍
- ↑ 併入北德意志邦聯海軍,即後來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前身
- ↑ 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
- ↑ 人口普查數據,數據來源(德文)
- ↑ 原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用語,但由於其德語版本「Jedem das Seine」曾被用作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大門上的標語,因而在現在的德國頗具爭議。
- ↑ 布蘭登堡侯國聯統普魯士公國,成為布蘭登堡-普魯士共主聯邦
- ↑ 德意志帝國和普魯士王國滅亡
- ↑ 【HD高清重製 全注釋】波蘭歷史:不折之翼 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映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