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
| |
---|---|
熊本(くまもと)
Kumamoto | |
《緣結熊本》中的熊本市景
| |
基本信息
| |
別稱 | 肥後 |
國家 | ![]() |
所在地區 | 九州地區 |
時區 | 東九區 |
相關作品
| |
周邊地方
| |
“ | ” | |
——原雨城,《熊本城》 |
熊本(日語:熊本,くまもと;英文:Kumamoto)是日本九州地區的一個地理概念,泛指熊本縣,狹義指其縣廳熊本市。
位於九州中央,東為太平洋,與九州其他六縣都有接壤或隔內海灣柤望。中心城市熊本市是少有的自來水全部靠地下水供給的城市。
東部阿蘇地區聳立著阿蘇破火山口及九州山地的群山,西部熊本平原位於有明海、八代平原及蘆北地區的裡亞斯式海岸處,面向不知火海。
全縣氣候上屬於太平洋側氣候,氣候溫暖,但冬夏溫差很大。冬天的氣溫與同緯度地區相比較為寒冷。
古代被稱為火國,律令制施行後該地屬肥後國地區。中世紀時期,當地阿蘇神社的阿蘇氏、下球磨郡的相良氏及大宰府的菊池氏等豪族勢力割據。
南北朝時代,菊池氏將此作為九州南朝的中心。到了戰國時代,相良氏支配肥後國南部,北部菊池氏和阿蘇氏因內亂導致豐後的大友氏介入,一直沒有出現有力的大名統一這一地區。
豐臣秀吉徵伐九州後,佐佐成政被任命為肥後的國主。之後加藤清正與小西行長取代佐佐成政分別統領北部與南部,小西行長在關原之戰中敗北滅亡後,加藤清正統一了熊本全境。
加藤清正死後,其子加藤忠廣被改易,細川氏取代加藤氏成為熊本藩新的領主,表石高54萬石。明治四年(1871年)廢藩置縣後設熊本與八代兩縣,之後兩縣合併成為現在的熊本縣。
熊本素以民風彪悍聞名,居民多崇尚武力、好勇鬥狠,曾是明代襲擾中國沿海的「倭寇」的重要來源地,近代盛產浪人,是日本明治維新後最重要的兵源地之一。1888年,日本進行陸軍改革,倒幕時期存在的「熊本鎮台」改編為第六師團,即「熊本師團」,士兵堅持自當地和毗鄰縣徵召,是日本軍隊在二戰爆發前的17個甲種常備師團之一。熊本師團作戰風格野蠻兇狠,長期投入對華作戰,是1937年12月13日第一批進駐南京的日本軍隊,製造了無數駭人聽聞的暴行,與同時期的第二師團(「仙台師團」)並列日本陸軍戰力最強悍、作風最殘暴的部隊;1943年11月,該師團在瓜島戰役中被美軍重創,基本喪失作戰能力;1945年9月,最後數百名第六師團殘兵在南太平洋布幹維爾島向澳大利亞軍隊投降。
農業產出額具全國前列,從各品種的生產量來看,番茄、菸葉、燈心草及西瓜產量均屬全國第一,日本全國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前10中,熊本縣在生奶、肉用牛、番茄、草莓、橘子產量中均為前5名。
其他的名產是花椒和橘子,菊池及阿蘇地區畜牧業繁盛。有明海和天草沿岸正在進行蝦、紫菜、珍珠等的養殖。
近代以後,製造業沒有明顯的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很高,但是現在積極地招攬高科技產業和運輸機械的企業,最近也致力於振興太陽能電池相關產業。
|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熊本,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熊本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