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編輯指引修改程序和多次投票的提案正在討論中,歡迎參與討論!
關於活動收錄範圍的修正案正在投票中,歡迎前往投票!

死亡flag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前往: 導覽搜尋
Disambig.svg
本文介紹的是:預示某角色死亡的標誌或徵兆
關於:《全力迴避flag醬!》中的死神
參見條目:「死亡flag(全力迴避flag醬)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死亡flag.jpg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死亡旗標,死亡flag
其他表述 死亡しぼうフラグ
相關條目 回老家結婚領便當已經沒什麼好害怕的了你知道的太多了Flag勝利Flag

死亡flag(日語:死亡しぼうフラグ)指ACG作品中預示著某角色即將死亡的標誌或徵兆,通常表現為一些特定的模式化的台詞、橋段、設定或其他因素。

詳解

死亡flagFlag中作用重要、種類繁多、影響力巨大、常常被討論的一個大類。

在ACG作品中,常常出現某些角色說了某些特定的台詞或做了某些特定的事之後,迅速領便當的情節模式。這些話或事就會被按照flag的含義而稱為死亡flag

死亡flag不一定是該角色死亡的直接原因,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死亡Flag與角色死亡之間並無邏輯因果關係,因此只能稱為「徵兆」或「標誌」。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死亡flag更像是對上述戲劇化的情節模式的一種調侃或吐槽

自立死亡flag通常是一種作死的行為,但也偶有例外十神白夜

有時與遺言,即已知自己會死的角色說的話混淆,但狹義的死亡flag是不包括遺言的。

有時某些作品中的某些角色會打破次元壁點出某處有死亡flag,此時該flag大機率被拔掉。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常見的死亡flag

主條目:死亡flag/常見死亡flag列表

可豁免死亡判定的角色

哪些角色在樹立起死亡flag會豁免大部分死亡判定?

主角光環(不討論回憶、時空旅行等非線性時間的情況)
主角光環強大效果之一:豁免99%以上的死亡判定。
然而99%畢竟不是必然事件,尤其對於某些喜歡把主角寫死的作者,且會隨著劇情推進效果下降,最終話中其效果實測低於50%。還是那句老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主角的子女豁免效果比主角更強,並且可以無視最終話判定,然而不排除反派殺了主角孩子的情況。
不適用於主角流轉式的作品,因為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男主」。
很可能不適用於命運論至上的作品,因為這種作品一般命運≧主角光環。
例:
有多部曲作品中,上一部或幾部的主角一般不適用,反而經常成為該部主角的擋箭牌(如果在自己的主場結束後在其他幾部還繼續登場的話)或者因為其他的原因被殺死(這種情況一般是想直接給前作主角一個結局,或者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避免前部主角來救場的爛大街劇情)。
最後一集的時候該光環有較大幾率失效。
反一號(在最後三話以外的時間或此番為致鬱悲劇題材)
只要不是最後的大決戰,反一號再作也不會死。因為一般死在最後的決戰。
但同樣存在例外情況:表面上的反一號(一般因為獨斷的行為)被部下殺死,部下接任boss地位,如《風雲2》帝釋天。還有一種情況是主角隊伍中的人(一般是二把手)因為心態失衡黑化了,在消滅了boss後跳出來攻擊主角(此時主角團往往會回憶曾經他不正常的表現),如《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蘭斯·萬斯。當然,這種隱藏boss也難逃一死。
如果是被好人殺或病故、意外身亡就直接結束了(如《笑傲江湖》),但如果在中段被好人所殺,那麼奪權的好人仍有黑化可能,如謝霆鋒主演電視劇《詠春》的高明(洪天照飾演),就是報仇後黑化的典型。這是因為好人不可能長期統治壞集體,只有解散一條路,或被壞人腐蝕。而敢於奪權的壞人往往做了充足的準備,也就是比壞boss還壞。
某些悲劇和致鬱向作品由於需要反映社會現實等等深刻內涵,需要讓主角敗給反一號甚至被反一號反殺。例如《環保劍》、《三毛流浪記》、《神廚小福貴》等。
搞笑作品中人物
血腥就不可笑了,哪怕是反派也不會輕易地死。但部分單元劇中存在「下一集復活了」和「聲優死了所以刪除這個人物」兩情況。
例:
反例:
人生贏家
雖然受到無數宅男的詛咒,不過他們就是死不了……
不發生任何戰鬥的作品中的角色(大多為校園故事)
人不作就不會死(渣誠,說的就是你。)
不過會出現意思區別不大的轉學flag。
祥瑞體質的角色
就算把身邊的人都給祥瑞得死絕,自己也會活下來。
子供向、萌系作品中的角色
這個不用解釋吧……
獵奇萌,偽低齡除外。比如:Happy Tree Friends南方公園(裡的Kenny)然而前面那些都可以無限復活
反例:
店小二/收銀員/看板娘/老師(指教師職業,如果是主角的恩師或人生導師,請儘早準備後事)
都是三次元恐怖襲擊中最易便當的職業之一。不過在二次元,即使在店內發生慘烈的戰鬥,即使整個商店都毀掉了:他們都能夠在櫃檯、講台的掩護下毫髮無損;或者剛好不在,躲過一劫;之後仍然會若無其事肆無忌憚地吐槽賣萌
當然如果編劇/作者是一個喪心病狂的傢伙,那麼這些人在剛出場時,就已經預訂了便當。不過早乙女和子老師即使是遇上了老虛這樣的編劇也全程無傷搞笑,可能是把全周目的桃花運都拿來換免死權了。
動畫《黑礁》中的「Yellowflag」酒吧老闆就是在無數次的槍戰中躲在加有裝甲板的櫃檯後面存活下來。即使整個酒吧被炸得粉碎也能毫髮無傷的活下來。。
使命召喚系列的平民,主角一打他們就讀檔,躲在他們後面讓敵人打死他們也讀檔,在主角面前被敵人殺死主角也要讀檔……
卡池
讓你抽,說明基本上死不了。
崩壞系列等有原作的遊戲除外(但是存在這些角色沒有死的世界線
沒有主線的遊戲除外(如三國殺),這類遊戲就沒有死亡的概念(也可以說這些人都死了畢竟是歷史了)
出現在確認存活的角色的立繪
與上一條類似,甚至可以視作一種衛星
已經再起不能的角色
大多數在作品中被主角打到再起不能(打殘等)的角色,都是作者有意的寫成打殘住院,而讓其不再登場的角色。因此極少數有已經再起不能還在後續劇情中出現死亡判定的角色。
但很多作品中再起不能就等於沒有更多戲份且未來不明確,某種情況上和死亡的意義等同。
反例:
在中忍考試預選賽中被油女志乃設計擊敗,雙臂皆斷。隨後不久便在大蛇丸三代火影的戰鬥中和同伴琴·槌一起淪為穢土轉生的活祭品。
其他作品裡也有時會殺死再起不能的角色來表現兇手的殘忍,比如說貝吉塔殺死利庫姆巴特伊莉雅殺死間桐慎二等。
「死不見屍」
在一個人處在理論上必然死亡的狀態(如從高空墜落)時或之後,見不到他的屍體或其它死亡痕跡,往往暗示他中途被人救起或進入某種安全狀態(如高空墜落時落入水中),此後該人物的出場就常被俗稱為「詐屍」。
例:
  • 福爾摩斯探案集》:福爾摩斯和莫里亞蒂教授一同跌入深淵,但只是假死甚至都沒落水,用來騙過敵人。
理論上「死不見屍」只是一種創造開放式結局以便結尾斷章的手段,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死不見屍」的人物重新啟用「詐屍」,也可以直接把人物寫死以完全結束與該人物相關的故事情節。

死亡flag與作死的區別

一般而言,死亡Flag與作死一樣,都是種因得果,報應不爽的過程。但是兩者還是有很明顯的差別。

作死的角色和玩火一樣,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所做的事是在自掘墳墓,類似《蠟筆小新》中的小新經常乾的那些傻事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要闖禍(比如用燃氣灶點菸火,把泡泡糖塞電車投票閘機口等等)。這種顯而易見的,甚至是故意的「自殺行為」就是作死

與之相比,死亡Flag往往並非主角明知故犯地去故意做一些作死行為,他們結局往往必須等到他們大禍臨頭或者有過前科之後觀眾們才能通過事後諸葛亮的總結去概括——因為這些角色很可能表面上沒做任何壞事,與其說是「因果報應」,毋寧說是「無巧不成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旗艦睦月,她的那些所謂「插旗」言行放在一個沒有戰爭的日常的和平環境中不過是一個天真的孩子的肖像畫而已。但是到了故事中,卻被萬惡的劇組逼著搞死了好幾個同伴。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可以說是微弱的,但卻「巧的很」,讓人意想不到。

不過,這並非說明死亡Flag與作死完全沒有交集,正如作死的別名是「自立Flag」一樣,當一個角色主動豎旗杆之時,他/她同樣難逃厄運。

注釋與外部連結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