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寄刀片 |
---|---|
用語出處 | 現實中的極端行為 |
相關條目 | 發刀、談人生、老賊、閉嘴番、飛媽 |
寄刀片是指一種死亡威脅,也作為一種用語側面反映作品的風評。
寄刀片通常用於作品走向不符合讀者心中的願望和觀點時,會有人揚言「要給創作者(含作家、漫畫家、導演、編劇、遊戲製作人等)郵寄刀片」,以表示對作品的不滿。這樣的說法也多見於虐番中,即結局感人而虐心,令人唏噓的同時萌生對編劇的嗔怪,此時「寄刀片」就可以成為觀眾被虐番虐完之後的一句玩笑話。在某些情況下也表達了受眾對作品有生之年的無奈與苦惱。
與「寄刀片」區別開來的是「談人生」,後者與此用語之用法不盡相同,更加趨向於單純的吐槽,例如劇情的扭曲、走向獵奇等。有時作品質量過低時亦可使用「寄刀片」一詞,但此時用法還是與「談人生」不同,此時前者就是純粹用於表示對製作方的不滿。
許多人在拆信的時候會首先把信封打開一條口,然後一隻手把信封拿起來讓內容物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另一隻手在開口處接著。但如果此時混在信中的刀刃正對著手的話,毫無疑問隨著重力一起掉落下來的刀片就會將收信人割傷。
此說明僅供科普、預防,請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慎用各類銳器。
一般的ACG愛好者只是藉由這類說法吐槽作品展開令人難以接受,不帶有極端色彩,只是觀看作品時的調劑和調侃。一些輕小說在大結局時經常有部分讀者因為對結局的看法而反感作者,甚至表示其「必須死」。
但粉絲中也不乏有狂熱群體確有類似意圖並加以實施。可參考本條目「事例」章節。請注意,無論以何種方式向別人發出死亡威脅,都已經涉嫌危害對方人身安全,是一種違法行為。
「寄刀片」屬於「寄恐嚇信」的一種,與之類似的通過郵寄實物來威脅創作者的行為還有「寄照片」、「寄子彈」等。僅作為用語而無實際惡意的情況可以視作者與作品對「郵寄」的物品進行靈活替換。作者你過來我給你加個buff
吳王夫差給伍子胥送了一把劍之後直接導致人家自殺。
1893年12月,亞瑟·柯南·道爾爵士最初打算在《最後一案》中,安排福爾摩斯與宿敵莫里亞蒂教授在萊辛巴赫瀑布決戰後同歸於盡的劇情,希望就此封筆,造成讀者書迷群體中爆發激烈的反對意見(其中包括很多向出版社投訴的信件,自然也有極端讀者對道爾爵士發出辱罵乃至死亡威脅)。迫於持續聲討和利益驅動,道爾爵士最終修改了大綱繼續創作[1]。
ACG界一個較為直觀且典型的例子是,1996年3月,當《新世紀福音戰士》(EVA)的播出接近尾聲時,導演庵野秀明先生就由於預算帶來的動畫質量問題以及該系列動畫最後幾集是否屬於有意凌虐角色的內容問題收到了來自EVA狂熱粉絲的大量死亡威脅信件,其中不乏令人視之觸目驚心者。這可能也是「寄刀片」一詞逐漸演變為一種用語的起源。
也存在一種可能性:創作者/團體無意中把刀具或刀片混在周邊產品裡發貨給了買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