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歡迎來到萌娘百科!如果您是第一次來到這裡,點這裡加入萌娘百科!
- 歡迎具有翻譯能力的同學~有意者請點→Category:需要翻譯的條目←
- 如果您在萌娘百科上發現某些內容錯誤/空缺,請勇於修正/添加!編輯萌娘百科其實很容易!
- 歡迎關注 萌娘百科各大平台官方帳號 ~
- 覺得萌娘百科有趣的話,請推薦給朋友哦~
- 萌娘百科新人/遊客群119170500歡迎加入,加入時請寫明【萌百用戶名或擬反饋內容】~
世界語
萌娘百科不是綜合性或專門百科。編輯條目時請注意各部分內容的協調,並閱讀相關方針指引,查找相關資料完善ACGN及文化相關內容。萌娘百科不墨守成規,歡迎您對條目做出建設性編輯。
![]() | |
基本資料 | |
萌屬性名稱 | 世界語(Esperanto) |
---|---|
萌屬性別稱 | 國際語、希望語、萬國新語、愛斯不難讀語 |
萌屬性類別 | 語言類 |
典型角色 | 高遠凜、露卡·羅森·E、玲·阿爾芭洛 |
相關萌屬性 | |
![]() |
世界語(英:Esperanto/世:Esperanto/日:エスペラント),是由東歐人柴門霍夫於1887年在《第一書》中提出的一種國際輔助語方案;後來發展成一種國際性亞文化;同時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目錄
簡介
名稱說明:
- 通用中文譯名「世界語」:這個名稱轉譯自日文中的舊譯名,現在日語中只用Esperanto的假名形式拼寫。
- 本名「國際語」:1887年《第一書》中的俄語原文為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ЯЗЫКЪ,對應的世界語原文則是La Lingvo Internacia
- 又譯希望語:對應原文Espearanto,出自柴門霍夫出版《第一書》時的筆名Doktoro Esperanto(「希望者博士/希望者醫師」)。在《第一書》發表不久後,Esperanto就成為了這門國際輔助語的名稱,取代了原名。「世界語」在當今大多數自然語言(漢語除外)中的通用譯名皆來源於此(照搬、改動字母、轉寫、音譯)。
- 舊譯萬國新語
- 音譯
愛( )斯( )不( )難( )讀( )[1]也被有些聊天AI音譯為「埃斯佩蘭託」
世界語的ISO-639-1語言代碼為eo
。另一種(待填)代碼為epo
。
世界語的頌歌為La Espero《希望頌》。
初音版:
特性
世界語共有28個字母。其字母屬於拉丁字母變體,與英文字母的區別在於少了q w x y,多了帶有揚抑符的ĉ ĝ ĥ ĵ ŝ與帶有短音符的ŭ(是弧線,並非漢語拼音中表示上聲的折線符號)。單詞中的字母與其讀音基本上一一對應(亦即每一字母的讀音,除少數雙元音aj ej aŭ eŭ之外僅有一種,永遠不變,不像英語中e可發ɪ iː ɛ等),列敘如下:
字母 | A a |
B b |
C c |
Ĉ ĉ |
D d |
E e |
F f |
G g |
Ĝ ĝ |
H h |
Ĥ ĥ |
I i |
J j |
Ĵ ĵ |
K k |
L l |
M m |
N n |
O o |
P p |
R r |
S s |
Ŝ ŝ |
T t |
U u |
Ŭ ŭ |
V v |
Z z |
---|---|---|---|---|---|---|---|---|---|---|---|---|---|---|---|---|---|---|---|---|---|---|---|---|---|---|---|---|
字母名稱 | a | bo | co | ĉo | do | e | fo | go | ĝo | ho | ĥo | i | jo | ĵo | ko | lo | mo | no | o | po | ro | so | ŝo | to | u | ŭo | vo | zo |
字母讀音(國際音標) | [a] | [b] | [t͡s] | [t͡ʃ] | [d] | [e] | [f] | [ɡ] | [d͡ʒ] | [h] | [x] | [i] | [j/i̯] | [ʒ] | [k] | [l] | [m] | [n] | [o] | [p] | [r] | [s] | [ʃ] | [t] | [u] | [w/u̯] | [v] | [z] |
注意r的讀音同俄語的顫音р(即大舌音)或德語的r,或英語rare中r的發音;元音只有a e i o u,不包括ŭ和j。
由於多出來的六個變體字母不便輸入,所以一般以原字母加x或加h來表示,如ĉ可用cx/ch代替(谷歌翻譯與世界語維基百科採用前者,世界語官方組織則採用後者)。也有其他拼法,如用^+原來的字母表示變體字母,或用自然語言文字中的變體字母來表示,等等。
詞彙的重音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世界語單詞按照元音劃分音節:如果兩個元音間的輔音數為單數,則後面的音節多得一個輔音;否則兩音節包含的輔音數相同。
影響和評價
世界語是目前唯一有母語人士的人工語言。[來源請求]據統計,世界各地共有約兩百萬人(非實時數據)會說一定程度的世界語,其中包括大約2000名世界語母語者。雖然世界語未被任何國家和地區作為第二語言,但許多學校皆提供世界語課程,且谷歌、維基百科、Facebook、Firefox、Ubuntu等軟體或服務皆有世界語版本。
世界語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54與1985年推薦學習使用。
在日本,世界語運動曾經和同樣主張大同博愛的大本教有所聯繫,可能因此擴大了世界語在日本的影響力。這或許是當今ACGN作品中仍偶有世界語出現的原因之一。
登場作品
遊戲
- 《戀語 Juliamo -amrilata lingvo-》:遊戲中異世界的人們使用一種稱為「
Juliamo( )」的語言,該語言實為使用特殊字母書寫的世界語。遊戲(×)世界語入門教程(√) - 《東方紅魔鄉》:「大概,很有趣——雖然
世界語( )什麼的,讀不了的部分比較多」——霧雨魔理沙[2]
- 《最終幻想XI》:主題曲Memoro de la Ŝtono的前半部分是世界語(後半部分是英語)。
- 《暗喻幻想:ReFantazio》中出現的異世界語言是採用特殊文字書寫的世界語,且遊戲的副標題ReFantazio也是世界語。
- 少數電子遊戲出現了世化版本,如《我的世界》(同時有世界語者創建的伺服器EsperaMondo)《殺戮尖塔》《VVVVVV》《巴巴是你》(Baba is you)《林中之夜》《Noita》《城鎮疊疊樂》等。
動畫
- BBC幼教動畫《瑪澤的故事》有世界語版本《Mazzi en Gondolando》,可供初學者學習。
- 《希望》(世界語:Espero?,英語:Hope?):宣傳語為「第一部完全用世界語配音的3D動畫電影」。[3]
- 《哆啦A夢·大雄與奇蹟之島~動物歷險記~》:貝爾加蒙德(Belegamondo)島上的原住民——克洛克族使用的語言實際上就是世界語。在電影劇情中,其族人有一小部分使用世界語的對白。島名本身也是一個世界語詞組,意為「非常美麗的世界」。族長的名字奧洛(Oro)在世界語中是「黃金」的意思。此外,族長孫女科隆的渡渡鳥寵物叫克拉祖(Kuraĝo),這也是一個世界語單詞,意為「勇氣」。
- 《水星領航員》:第九話插曲
Lumis Eterne( )(愛莉絲·卡羅爾的獨唱曲) - 《顛倒的帕特瑪》:主題歌Patema Inverse的歌詞語言為世界語。
- 《笨蛋、測驗、召喚獸》:FFF團歌(其實是偽世界語)
漫畫
音樂
除動畫小節中的歌曲外,也有世界語者用歌聲合成軟體製作原創和翻調歌曲,如前文提到的初音版《希望頌》和Suda Vento、Miloj da Sakuro等。
具有本屬性的典型角色
ACG角色
- 高遠凜、露卡·羅森·E、玲、和-[4]——《戀語 Juliamo -amrilata lingvo-》
- 明內幽——《星靈感應》
- 佩內洛珀·克萊因——見其系列視頻「用微觀語言學來學世界語」《(上)詞法學》《(下)句法學》
- Duolingo娘——包含世界語教程,但只有英文版 放棄市場
- 維基娘和偽基娘
- ChatGPT娘(包含智能體Esperanto Helpanto)和DeepSeek娘(據此博客和微信文章)等聊天AI姬
- 波蘭球中的世界語球、莫里斯尼特球(Moresnetball)、玫瑰島球
- 政治羅盤球中的反民族主義球(世界語:Sennaciismo-pilko,英語:Anationalismball)
長得和世界語球一樣
現實/原型人物
- 魯迅學過世界語,且認同其理念。[來源請求]
- 《銀河鐵道之夜》的原作者宮澤賢治是一名世界語作家,改編自該作品的動畫電影也將世界語作為角色使用的文字。
- 在史達林的《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原理》中,亦有關於國際輔助語的論證,即國際輔助語(即世界語等以為不同民族提供國際交流的方式的語言)符合無產階級的利益。[5]
並不(?)具有本屬性的典型角色 |
---|
|
注釋和外部連結
- ↑ 同時相對有些自然語言,世界語的語音也有所簡化,參見#特性一節
- ↑ 機體為魔理沙B,Ending No.06。另外根據此結局咲夜和魔理沙對世界語進行的相關討論,可以將咲夜和魔理沙定為「世界語組」(確信)
- ↑ 中英字幕版;無字幕版
- ↑ 註:此處為{{UserName}}模板自動顯示您的使用者名稱。
- ↑ 史達林是世界語者(在托洛茨基等人的個人回憶錄中都提到史達林在1914年流放期間,就開始學習世界語了,學得很認真),但其政敵托洛茨基亦主張世界語。為了政治鬥爭的勝利,史達林才反對世界語在蘇聯的推廣。另外,列寧、毛澤東、周恩來和陳毅亦是世界語者或世界語的支持者。這段資料見於《托洛茨基回憶錄》,「等人」可能並不只有托洛茨基。
- ↑ 比如"vin"是vi的賓格,意思是「你」;"vin'"是vino去掉詞尾的形式,意思是「葡萄酒」。但谷歌翻譯會把"vin'"也譯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