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
| |
|---|---|
高知(こうち)
Kochi | |
| 《海潮之聲》中的高知港
| |
基本信息
| |
| 別稱 | 土佐、土州 |
| 國家 | |
| 所在地區 | 四國地區 |
| 時區 | 東九區 |
相關作品
| |
周邊地方
| |
| “ | 墨江晚望白帆輕,月在待知山上清。忽聽前汀水禽噪,水禽元是負都名。 | ” |
| ——山內容堂,《夕暮曲》 | ||
高知(日語:高知,こうち;英文:Kochi)是日本四國地區的一個地理概念,泛指高知縣,狹義指其縣廳高知市。
位於四國島的南部,北部與德島、愛媛相接壤,南臨太平洋。臨海平原地帶較少,幾乎所有的山都逼近海邊,是典型的山國。
除了擁有被稱為日本最後一條清流的四萬十川之外,還有很多利用率居全國第一的四國山地河流,幾乎沒有水資源不足的煩惱,但是治水是自古以來的課題。
受黑潮影響,冬季氣候溫暖,但夏季受颱風影響的情況也很多,自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以後的颱風登陸數僅次於鹿兒島縣,居全國第二名。
崇神朝(公元前1世紀左右)於此地設幡多與都佐國造,令制國下屬於土佐國,天武天皇在位前後設土佐國司,由於土佐遠離畿內,所以成了流放重罪人的地方。
鎌倉幕府成立時,由於土佐在源平合戰中支持源氏,所以很快納入幕府的勢力範圍之下。文治元年(1185年),源賴朝命梶原朝景為第一代土佐守護,室町時期該地由細川家統治。
戰國時代土佐由長曾我部元親統一,後臣服於豐臣秀吉。關原之戰後長曾我部被被改易,山內家入主該地,幕末時期加入新政府一派,湧現出坂本龍馬等維新志士。
明治四年(1871年)廢藩置縣後成為高知縣,明治九年(1876年)名東縣(前德島縣)被編入高知縣,明治十三年(1880年)再次分離出來。
因氣候溫暖而成為早場米的產地,大部分的稻田在8月結束收割,大棚栽培業和花木也很盛行,被稱為「園藝王國」。
縣內工業集成度低,沒有大規模的工業地帶。除了有與高知縣有淵源的卡西歐和三菱電機外,浦戶灣內還有可以追溯到長宗我部元親時代的造船廠。
從平成十五年(2003年)左右開始,縣內中心市區商業衰退傾向逐漸明朗,由於個人消費低迷和及人口流失嚴重,經濟疲軟。
除上文提及的早場米以外,知名農作物尚有柚子、哈密瓜、梨子、草莓、茄子、青椒、韭菜、薑、茶葉。
水產方面,特色鮪魚、金目鯛、鰤魚頗具盛名,淡水地區則以鰻魚、香魚和淡水蝦聞名。海域也有產貝類。當地盛行鰹魚料理(例如《龍與雀斑公主》女主角內藤鈴喜歡的烤鰹魚)。四萬十川的清澈水質和太平洋交會處出產筋青海苔。
土佐地區的清酒和綠茶是高知地區的飲品名物。土佐褐毛和牛與四萬十雞是當地特有肉食禽畜。
| |||||||||||||||||||||||||||||||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高知,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高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