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戰線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萌娘百科現實戰爭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歡迎閱讀並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歷史資料,確保條目內容的準確性與中立性。希望你能珍惜這珍貴的平靜歲月。
萌娘百科現實戰爭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歡迎閱讀並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歷史資料,確保條目內容的準確性與中立性。希望你能珍惜這珍貴的平靜歲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戰線
| |||
---|---|---|---|
快住進奧馬哈海灘!
| |||
時間 | 1940年4月9日-1945年5月8日 | ||
地點 | 西歐、北非地區 | ||
結果 | 反法西斯同盟勝利 | ||
參戰方
| |||
反法西斯同盟 | 軸心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同盟國
|
軸心國
| ||
參戰兵力
| |||
1940年前:286萬人 1944年後:541萬人 |
1940年前:335萬人 1944年後:150萬人 | ||
傷亡與損失
| |||
1940年前:212-226萬人 1944年後:78萬人 |
1940年前:16萬人 1944年後:487-526萬人 |
西方戰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組成部分。
簡介
西方戰線是對整個二戰中歐洲西線1940年「威瑟演習作戰」發動並佔領北歐之後,1941年至1945年間西方諸國(以及其殖民地)與納粹德國的戰爭的概稱。
一般認為,戰爭開始於「威瑟演習作戰」發動的1940年4月9日,結束於德國無條件投降的1945年5月8日。主要戰場在今天的柏林-布達佩斯以西的北大西洋地區、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和北非等廣大地區。
戰爭結果及後續事件
- 同盟國獲得勝利,盟軍攻入德國。德國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戰事結束。
- 戰爭造成雙方共900多萬人的傷亡。
- 西歐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但在戰後馬歇爾計畫的幫助下迅速恢復。
- 英法等國失去其對殖民地的控制力,各個老牌殖民帝國瓦解。
- 義大利廢除君主制。
- 戰爭期間及戰後,美國聯合西歐各國,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成為資本主義陣營的霸主。
- 德國戰敗後,被盟國分區佔領,並且後來英、法、美佔領區和蘇聯佔領區分別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德國,也稱西德,定都波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主德國,也稱東德,定都柏林),德國分裂。兩德分別成為北約與華約的參與國。
- 1990年8月,兩德合併,還都柏林,德國統一。
ACG的西線戰爭
作為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西方的ACG文化較為發達,西線戰爭(尤其是西歐部分)登場於大部分二戰題材的作品。法國、德國的叢林花園是其代表風格。一般來說,戰鬥的主力都是美軍。
使命召喚系列
戰地風雲系列
榮譽勳章系列
鋼鐵雄心繫列
狙擊精英系列
其他
- 鋼鐵之師2
- 英雄連繫列
- 火線指令諾曼第
|
此頁面最後編輯於 2024年10月15日 (週二) 09:10。
0 人评价
0 人推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