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不如改而繕之!歡迎有興趣編輯討論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三國殺編輯組,並請在編輯前閱讀專題編輯指南。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人物簡介
笮融(?—195年),丹楊(治今安徽宣城)人,東漢末年豪強,生性殘暴卻篤信佛教。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當時天下紛爭,笮融聚集數百丁壯投奔任徐州刺史的同郡人陶謙,陶謙任命他擔任下邳、彭城、廣陵三地的賦稅運輸之職,笮融得到三郡糧食和封國進貢物品後,並沒有送到郡治所去,反而中飽私囊佔為己用。笮融利用這些錢財在下邳郡廣興佛寺廟宇,要下邳郡人民日夜誦讀佛經,這使得附近各郡的和尚、尼姑和佛教徒遷入下邳郡,每到佛祖誕辰日,笮融舉辦「浴佛會」,光是在路旁設酒宴的費用要用億為單位來算。
後又投奔趙昱、薛禮、朱皓,並將他們殺害,揚州牧劉繇因此興兵討伐笮融。笮融兵敗後逃入深山,由於當地山民同樣對他恨之入骨,便聯手搜捕、殺死笮融,並將他的首級獻給劉繇。
身份模式
十週年·SP
2023版
| 刺血濟飢 笮融 | ||
| 勢力 | ||
| 性別 | 男 | |
| 體力 | ||
| 編號 | SP.QUN 172 | |
〖殘肆〗:鎖定技,準備階段,你回復1點體力,然後令一名其他角色回復1點體力並視為對其依次使用【殺】、【決鬥】和【火攻】。其每因此受到1點傷害,你摸兩張牌。
〖佛宗〗:鎖定技,出牌階段開始時,若X大於0,你將X張手牌置於你的武將牌上(稱為「宗」),然後若「宗」的數量不小於7,所有其他角色依次選擇一項:1.獲得一張「宗」並令你回復1點體力;2.令你失去1點體力。(X為你的手牌數-7)
〖殘肆〗
鎖定技,準備階段開始時,你獲得1枚「肆」▶你回復1點體力,選擇一名其他角色,令其回復1點體力,對其使用無對應的實體牌的普【殺】,對其使用無對應的實體牌的【決鬥】,對其使用無對應的實體牌的【火攻】[1]→當你因執行以此法使用的牌的效果而造成傷害後,你摸2X張牌(X為傷害值)。
〖佛宗〗
鎖定技,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將X張手牌置於你的武將牌上(均稱為「宗」)▶若「宗」數不小於7,你選擇所有其他角色▷這些角色各選擇:1.獲得一張「宗」,令你回復1點體力;2.令你失去1點體力。(X為你的手牌數-7)
因為兩個技能都是鎖定技,單挑劣韓馥。
- 各線上平台上線情況:該武將僅在三國殺十週年上線,所屬擴展包為「群英薈萃·奇人異士」。
- 線上標準台詞
| 技能 | 台詞1 | 台詞2 |
|---|---|---|
| 殘肆 | 君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 眾生皆苦,唯渡眾生於極樂。 |
| 佛宗 | 此身無長物,願奉骨肉為浮屠。 | 驅大白牛車,頌無上功德。 |
| 陣亡 | 此劫,不可避。 | |
四象封印·青龍
2025版
| 刺血濟飢 笮融 | ||
| 勢力 | ||
| 性別 | 男 | |
| 體力 | ||
| 編號 | QUN 172 | |
〖殘肆〗:鎖定技,準備階段,你令攻擊範圍內一名角色獲得你一張牌,然後視為對其依次使用【殺】和【決鬥】。
〖殘肆〗
鎖定技,準備階段開始時,你令一名在你攻擊範圍內的其他角色獲得你的一張牌▶你對其使用無對應的實體牌的普【殺】,對其使用無對應的實體牌的【決鬥】。
另有一張稱號為「沉寂的浮屠」的異畫特卡,隨機掉落。
M·SP
2025版
| 持宗事魔 笮融 | ||
| 勢力 | ||
| 性別 | 男 | |
| 體力 | ||
| 編號 | SP.QUN 172 | |
〖浮圖〗:每回合結束時,若你本回合造成的傷害值/令任意角色回復的體力值最大,你將牌堆頂的首張黑色/紅色牌置於武將牌上(稱為「業」)。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以移去一張「業」,防止之。
〖淨土〗:限定技,出牌階段,你可以選擇一項:1.獲得所有黑色的「業」並對一名角色造成等量的傷害;2.獲得所有紅色的「業」,令一名角色加等量的體力上限並回復等量的體力;若兩種顏色的「業」數量相等且均大於1,你可以背水[3]。若如此做,你失去〖浮圖〗並獲得〖佛宗〗。
〖劫辨〗:一名角色的出牌階段結束時,若本階段沒有角色受到過傷害,你可以與當前回合角色或體力值最小的角色拼點(你可以改為用「業」拼點),若你贏,你選擇一項:1.對沒贏的角色造成1點傷害;2.令沒贏的角色回復1點體力並摸一張牌,然後獲得其至多兩張牌。
〖佛宗〗:鎖定技,你與因〖淨土〗獲得的牌顏色相同的手牌不計入手牌上限,且傷害與回復值均+1。
發動〖淨土〗後,若選擇黑色/紅色/背水,則將原畫切換為第二/第三/第四形態。
- 各線上平台上線情況:該武將僅在三國殺移動版上線,所屬擴展包為「SP·未分組武將」。
- 線上標準台詞
| 技能 | 台詞1 | 台詞2 |
|---|---|---|
| 浮圖(黑色) | 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 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 |
| 浮圖(紅色)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 慈悲為懷,普度眾生。 |
| 浮圖(兩色,舊) | 欲界無邊煩惱,西天無掛無礙。 | 世有三塗五苦,何不往生極樂。 |
| 浮圖(兩色,新) | 欲界無邊煩惱,西天無掛無礙。 | 莫道世無因果,遠近已在己身。 |
| 浮圖(防止) | 多欲為苦本,知足即富樂。 | 身口意業淨,智慧樂多聞。 |
| 淨土(黑色) |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 當信佛經語深,當信積善得福。 |
| 淨土(紅色) |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唯心造。 | 缽器自然在前,飲食自然盈滿。 |
| 淨土(背水,舊) | 以己為燈,勤修自證。 | 殺生為度生,行惡即抑惡。 |
| 淨土(背水,新) | 以己為燈,勤修自證。 | 眾生速至寶剎,噤聲聞吾妙音。 |
| 劫辨(舊) |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
| 劫辨(新) |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 | 世事無常,因果不昧。 |
| 佛宗(第二形態)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世尊割肉飼鷹,而吾捨身度人。 |
| 佛宗(第三形態) | 信我法者,即可見佛。 |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素來無誰代者。 |
| 佛宗(第四形態,舊) | 離欲解脫,是為極樂。 | 踴躍懺悔,消萬千罪業。 |
| 佛宗(第四形態,新) | 離欲解脫,是為極樂。 | 而今現身說法,願汝等皆得三昧。 |
| 陣亡 | 眾生不悟,迷之者多。 | |
| 勝利 | 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