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Collection/期間限定海域/捷號決戰!截擊,雷伊泰灣海戰(前篇)
萌娘百科艦隊Collection板塊仍在建設中,歡迎您參與編輯條目!為了您更好地參與到編輯中來,請閱讀Help:艦隊Collection專題編輯指南。
萌娘百科艦娘編輯組正在建設中,歡迎有愛的你加入:討論群 468804768 編輯群 538916753(入群請註明萌百ID並務必嚴格遵守群公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博:@萌娘百科艦娘編輯組
2023節分活動開始。【節分任務群】實裝,可以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福豆,累計一定數量的福豆即可兌換「改修資材」「九七式艦攻(熟練)」「改裝設計図」「四式重爆 飛龍(熟練)」等獎勵。
新海域【7-5】(爪哇島海域 【蘇拉巴亞海戰/巴達維亞海戰】)實裝,目前期間限定掉落為Houston, De Ruyter, Perth, 神州丸;稀有掉落一定時間後會變化。
跨年新年任務結束,聖誕禮盒消失。艦娘年末/新春/盛裝mode期間限定實裝結束。立繪進入圖鑑。部分艦娘實裝節分mode(立繪)、實裝節分語音。
【二式爆雷改二】正式實裝,是節分限定任務(遠徵任務)的選擇報酬之一。二號艦為某改二驅逐艦時可以改修,根據改修程度,特定日本驅逐艦會有藍字獎勵。

有關路線分歧,凡是沒有特殊聲明的,越靠上的要求優先級越高。
注意,每個海域下的「關於此海域」章節絕大部分翻譯自早期版本的日文維基,其內容可能早已過時,歡迎有能力的編輯協助進行重寫/重新翻譯日文維基對應內容。
另請注意,在編寫海圖信息時請不要使用不必要的黑幕與刪除線。


本海域特徵
- 本次活動為中型4圖作戰,其後篇為冬季活動。
- 本次作戰首次引入了「7艦編成」的「遊擊部隊」,對應在雷伊泰灣海戰(註) 中以山城為首合計7艘的「第一遊擊部隊第三部隊」,即「西村艦隊」。可於通常艦隊的第三艦隊中進行編成,但「遊擊部隊」不能夠進行演習或遠徵。「遊擊部隊」除了最終海域外亦有部份海域(E2)可以出擊。
- 除此之外亦同時實施新機製「單艦退避」,可於本次的最終海域(後段作戰)中使用。在攜帶新裝備「遊擊部隊 艦隊司令部」的情況下,「遊擊部隊」中有船大破的時候可以選擇單艦脫離:
- 與以往的聯合艦隊退避不同,並不需要有護衛驅逐艦
- 退避艦將會完全消耗油彈
- 每場戰鬥只能退避一艘艦船
- 退避中的艦亦有機會受到更大的傷害,但不會因此被轟沉。(損害が拡大す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が、同退避中の轟沈はありません。)
- 本次活動首次引入新陣型「警戒陣」,通常艦隊和遊擊部隊皆可使用。作用為配置在艦隊後半的船隻走到前面進行警戒,提昇迴避(驅逐艦的效果更為顯著),但在後方的艦隊主力則會減低火力。目前認為,該陣型的效果為四、五、六、七號位提升迴避;一、二、三號位砲擊火力顯著下降。
- 本次活動不論難度,皆可以獲得「艦隊司令部設施」和新道具「戰鬥詳報」作為報酬。(裝備「艦隊司令部施設」及び新実裝アイテム【戦闘詳報】は、共に今季秋イベの「丙」「乙」含む全作戦難易度で獲得可能となる予定です。)然而下一秒就拿去轉換,所以基本上沒有大澱的朋友還是要撈的,除非你不轉換那就可以留下來,只要你用潛艇損管流的話基本上可以無視道中勤退。
- 在甲難度及部份乙難度海圖中,確保航空優勢是非常重要的,多利用航空隊為我方創造優勢吧。(丙難度下無需注意太多)
- 最終作戰以夜戰為主,對應蘇裡高海峽海戰中西村企圖以夜間突擊來強行突破美軍的防線,然而艦隊接連受到美軍的魚雷攻擊,在美軍的火控系統下日軍無力反抗,最終美軍以極低的傷亡大獲全勝。
- 值得一提的是,蘇裡高海峽海戰中除了當時早已被擊潰的西村艦隊,還有遲來的「第二遊擊部隊」,即「志摩艦隊」,志摩看到西村艦隊留下來的慘敗光景後決定撤退,撤退時那智和當時已經著火的最上發生碰撞。碰撞人生直到最後還是碰撞
- 本海域中各種深海蒼蠅出現頻率極高,甚至要高於各種窩醬,有可能是捏她自雷伊泰灣海戰中美軍的航母編隊以護航航空母艦為主。
- 既然是前篇,就會有後篇
本海域可以獲得的艦船
新實裝艦船
復刻艦船
- 佔守級海防艦一號艦:佔守(E1、E4掉落)
- 佔守級海防艦二號艦:國後(E3掉落)
- 擇捉級海防艦一號艦:擇捉(E1、E4掉落)
- 擇捉級海防艦二號艦:松輪(E2、E3、E4掉落)
- 白露級驅逐艦八號艦:山風(E1掉落)
- 夕雲級驅逐艦十一號艦:藤波(E1、E2掉落)
- 雲龍級航空母艦一號艦:雲龍(E2掉落)
- 雲龍級航空母艦三號艦:葛城(E1掉落)
- 特設航空母艦:春日丸(E3掉落)
展開稀有艦掉落列表 |
---|
史實原型相關:雷伊泰灣海戰(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沖海戦)
以下引自雷伊泰灣海戰——維基百科
雷伊泰灣海戰,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菲律賓雷伊泰島附近的一次海戰。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雷伊泰灣海戰堪稱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戰和戰列艦海戰。從1944年10月20日持續至10月26日,在6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200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列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戰鬥。日軍雖居劣勢,但在馬裡亞納海戰戰役失利後,已失去塞班島島、馬裡亞那群島等防線,若再喪失菲律賓或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雷伊泰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台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展開戰略背景 |
---|
展開錫布延海戰 |
---|
展開蘇裡高海峽海戰 |
---|
展開恩加尼奧角海戰 |
---|
展開薩馬島海戰 |
---|
結局
雷伊泰灣海戰後,盟軍確保了美國第6軍團的登陸點,將日本的資源輸送本土命脈完全阻斷。在此後更艱苦的雷伊泰島戰役中美軍一直到1944年12月末才完全控制了該島。
這場海戰徹底消滅了日本海軍最後的力量,為1945年琉球群島的戰役奠下了基礎。日本此後唯一比較大的海軍行動是1945年4月的天號作戰(菊水特攻)和1945年4月7日的坊之岬海戰。
E1: 奄美群島近海/台灣近海
展開路線分歧 |
---|
展開敵編成—— 甲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乙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丙 作戰 |
---|
展開掉落 |
---|
展開關於此地圖 |
---|
E2: 台灣近海/呂宋島近海
難度 | ☆☆☆☆☆ ☆☆☆☆ | 海域MAP |
---|---|---|
作戰名 | 捷一號作戰,發動準備 | ![]() |
作戰內容 | 第二遊擊部隊的情報,證實了戰果屬於誤判,敵方機動部隊仍然健在。執行捷一號作戰,正面迎擊敵軍!作戰準備開始! | |
主要出現資源 | 無 | |
地圖血量槽 | 各難度TP值隨司令部等級變化:
甲:390~400TP 乙:360~370TP 丙:320~330TP | |
地圖擊破獎勵 | 共通:海防艦「佐渡」、給糧艦「間宮」×1
+甲作戰:應急修理女神、二式爆雷、試製東海、新型砲熕兵裝資材×2 +乙作戰:應急修理女神、二式爆雷、試製東海 +丙作戰:九五式爆雷 | |
編成限制 | 使用通常艦隊出擊,正規空母、裝甲空母不能編入艦隊。 「志摩艦隊」標籤 | |
備註 | 可以使用一隊陸航協助作戰。 可以使用遊擊部隊。 解謎後開啟第2出發點和Q點 |
展開路線分歧 |
---|
展開敵編成—— 甲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乙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丙 作戰 |
---|
展開掉落 |
---|
展開關於此地圖 |
---|
E3: 捷一號作戰 作戰海域
展開路線分歧 |
---|
展開敵編成—— 甲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乙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丙 作戰 |
---|
展開掉落 |
---|
展開關於此地圖 |
---|
E4: 【Final Operation】蘇裡高海峽近海
難度 | ☆☆☆☆☆☆☆ | 海域MAP |
---|---|---|
作戰名 | 向那海峽進發—— | ![]() |
作戰內容 | 前往敵軍登陸部隊的集結點雷伊泰灣,實施夾擊作戰!第一遊擊部隊第三部隊出擊!目標蘇裡高海峽! | |
主要出現資源 | 無 | |
地圖血量槽 | 第一次作戰階段(司令部等級決定)
甲:3400HP 乙:3100~3200HP 丙:2900~3200HP 第二次作戰階段(司令部等級決定) 甲:2100HP 乙:2000HP 丙:1800~1900HP | |
地圖擊破獎勵 | 共通:驅逐艦「涼月」、海峽章(活動後贈予)
+甲作戰:改修資材×10、戰鬥詳報×2、勳章×2、紫電改四、甲種勳章 +乙作戰:改修資材×8、勳章×2、紫電改四 +丙作戰:勳章×1 | |
新編成限制 | 遊擊部隊出擊: 「西村艦隊」標籤 | |
出擊點限制 | 通常艦隊出擊(3):(必須全隊擁有志摩艦隊標籤) 「志摩艦隊」標籤 聯合艦隊出擊(1): 「主力艦隊」標籤 遊擊部隊出擊(2): 「西村艦隊」標籤 | |
基地航空隊使用限制 | 出擊數目:兩隊 防空行動:可以 戰鬥行動半徑:Z8為1;Y·Z6·Z9·ZZ3為2;Z2為3;V·Z1為4;N·S·U為5;M為6;I為7;G為8 | |
備註 | 允許基地航空隊的使用,開放第三基地航空隊 潛水艇戰鬥點(包括夜戰點)不消耗彈藥(燃料消耗為8%) |
展開路線分歧 |
---|
展開敵編成—— 甲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乙 作戰 |
---|
展開敵編成—— 丙 作戰 |
---|
展開掉落 |
---|
以下為經測試得出的新航路開啟條件,可能與實際情況有出入,請務必在查找多方資料完全確定後謹慎出擊!通常艦隊出擊點為上方,左中為聯合艦隊,左下為西村艦隊(第三艦隊出擊限定)
如果您攻略時發現開路條件與本表不符,請點此編輯協助我們修改
第一階段解鎖 (開啟地圖Z1~Z9) |
難度 | 攻略建議 | 第二階段解鎖 (開啟地圖ZZ1~ZZ3) |
難度 | 攻略建議 |
---|---|---|---|---|---|
U點S勝 (有A勝就達成的報告) |
聯合艦隊水上打擊部隊出擊(栗田艦隊6艘以上保證出門走C,需要全高速並且BB+CV<6,不包括6,且二隊不能有BB,如果不滿足條件前者會走遍三個魚點,後者會從3出發點出發) | Z1空優 | 聯合艦隊水上打擊部隊出擊中CVL全部裝備艦戰 | ||
V點空優 | 通常艦隊出擊,攻略道中較難完成,可能需要額外編成罰站空母出擊一次 | Z2空優 | 聯合艦隊水上打擊部隊出擊中CVL全部裝備艦戰 | ||
N點空優 | 遊擊艦隊出擊,攻略道中較難完成,可能需要額外編成罰站空母出擊一次 | Z4點A勝 | 聯合艦隊水上打擊部隊出擊(建議配置︰3BB1CAV2CVL + 1CL2CA3DD/1CL1CA2DD2CLT,同上栗田艦隊6艘以上且全員高速) | ||
Y點A勝及以上 | 道中攻略完成,開啟新航路後配置變為潛水新姬 | Z6點S勝 | 聯合艦隊水上打擊部隊出擊並帶好對空CI | ||
基地航空隊空襲無傷 | 建議最後用SS攻略,陸航全轉為防空強刷無傷 | Z8點A勝 | 志摩艦隊出擊點(3點)出發,必定進入Z7 | ||
抵達X點 | 抵達一次,不限順序,完成後自動回港 | Z9點S勝 | 西村出發點,高索敵下Z9,低索敵下Z7,經測試索敵分歧線約為26(33式) | ||
基地航空隊空襲無傷 | 建議最後用SS攻略,陸航全轉為防空強刷無傷,或者將油鋁歸零並退避全部陸航強行無傷 完成上述全部條件,後自動開啟新航線 |
展開關於此地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