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鎮中心是《帝國時代II》中一個關鍵的經濟建築。在達到城堡時代後,玩家才可以自由建造多個城鎮中心,在此之前只能擁有一個。城鎮中心可用於訓練和強化村民、進行時代進階,並作為所有資源的收集投遞點。每座城鎮中心還能提供5點人口上限。
在常規的隨機地圖遊戲中,每位玩家初始都會擁有一座城鎮中心。在進入城堡時代之前,除非原有的城鎮中心被摧毀,否則不能建造新的城鎮中心;如果唯一的城鎮中心被摧毀,玩家則可以建造一座新的城鎮中心。如果玩家在遊戲開始時沒有初始城鎮中心(例如遊牧(Nomad)模式),則可以在城堡時代之前建造(以及在被摧毀後重建)一座城鎮中心。
城鎮中心最多可以容納15名村民駐紮,用以在遭受攻擊時避難。駐紮的村民可以將手中的資源立即投遞,並讓城鎮中心具備防禦(發射箭矢)的能力。這種方式可以幫助玩家在早期存活下來並抵禦襲擊。弓箭手也可以駐紮進城鎮中心以提供攻擊。任何非騎乘單位在駐紮後都可以恢復生命值——這在城堡時代之前尤為重要,因為那時尚未有修道院與僧侶來治療部隊。城鎮中心還具備警鐘功能(Town Bell),能使半徑23格內的所有村民自動撤入最近的避難所。
此外,城鎮中心不能被僧侶轉化。
城鎮中心是遊戲中使用最頻繁的建築物之一,開局就是每位玩家聚落的核心,同時也是唯一能訓練村民的建築——這些村民將成為帝國經濟的中堅力量。城鎮中心同時也是一座堅固的防禦性建築,通過駐紮單位,它可以在面對敵方攻擊時為玩家提供庇護。即使在後期,失去城鎮中心也會嚴重削弱玩家的經濟,因此它常常是敵方重點攻擊的目標。
與其他可以發射箭矢的建築不同,城鎮中心可以直接攻擊貼近其底邊的單位,而不需要研究「陷坑」(Murder Holes)技術。不過,它不會從鐵匠鋪的遠程攻擊科技中獲得額外射程,因此無法有效還擊擁有中等射程的敵方單位。
一旦進入城堡時代,建造更多的城鎮中心就變得至關重要。多個城鎮中心可以大幅提高村民產量,從而加快整體經濟發展。遊戲默認初始資源中包含200石料,在不花費石料的情況下,可以額外建造兩座城鎮中心,無需立即開採石礦。建造城鎮中心的村民在建築完成時也會自動投遞他們持有的資源。建議城鎮中心應靠近自然資源建造,以便村民可在遭受攻擊時快速駐紮。優先選擇金礦或石礦附近的位置,因為這兩種資源稀缺,礦工容易成為敵方騷擾的目標。
城鎮中心必須建造在一塊4×4格、地形高度一致的平地上,它是遊戲中唯一必須在平整地形上建造的常規建築。城鎮中心擁有較高的建築護甲,但如果敵方擁有大量強力單位(如騎士)圍攻,依然有可能被摧毀。城鎮中心可以從大學的科技中受益,尤其是「起重機」(Treadmill Crane),而通過鐵匠鋪的「羽箭」(Fletching)系列升級還可以增強其箭矢傷害。
在一種名為「城鎮保衛戰」(Sudden Death)的遊戲模式中,玩家只能擁有起始城鎮中心,一旦失去它就會立即被判定為失敗。因此在該模式下,玩家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城鎮中心。
所謂的「城鎮中心快攻」(Town Center Rush),是一種在遊戲早期主動拆除己方初始城鎮中心,並在敵方基地附近重建的策略。駐紮了村民的城鎮中心相當於一座巨大的箭塔,會極大幹擾對手的早期經濟發展。而己方留守在基地的村民則可以安穩發展經濟。
這種戰術在對手剛剛點擊升入封建時代且尚未研究「織布技術」(Loom)時尤其致命。對手往往在資源不足的狀態下被困住,既無法獲取資源,也無法研究織布,如果城鎮中心被摧毀,那麼其所有時代進度都將被重置。
在當前版本中,能夠執行「城鎮中心快攻」(TC Rush)策略的文明已非常有限,以下是較具代表性的幾個文明:
拜占庭(Byzantines):拜占庭是這一戰術中經常被低估的選擇。他們在黑暗時代就擁有+10%建築生命值,使其在TC對拼中佔據上風;進入封建時代後,這一加成為+20%,同時還免費獲得「哨戒」(Town Watch)技術,這對於執行此類戰略尤為重要(例如偵查視野和敵方建築佈局)。 庫曼(Cumans):庫曼無法執行傳統意義上的TC Rush,但在封建時代,他們擁有建造第二座城鎮中心的獨特能力。他們可以將這座新城鎮中心建在敵方關鍵資源點附近,從而形成施壓。不過,新建的城鎮中心建造速度較慢,若位於敵人城鎮中心射程內,有可能在建成前就被摧毀。幸運的是,庫曼能較早使用衝車(Battering Ram),這在破壞敵方建築時具有一定優勢。
應對城鎮中心快攻最好的方法就是——無視它。 研究「織布技術」(Loom)並避免讓村民靠近敵方城鎮中心是首要任務。修理城鎮中心通常會消耗比對方建造時更多的木材成本,尤其是當對方是波斯文明時(波斯建築更耐打)。因此,更優的應對方式是持續生產村民,因為執行TC Rush的對手經濟發展會更慢。
一旦初始城鎮中心被摧毀,就應立即在關鍵位置(如靠近金礦和樹林的地方)重建新城鎮中心,同時升入下一時代。
在《帝國時代 II》的早期版本《國王時代》(The Age of Kings,俗稱「紅帽子」)中,城鎮中心快攻策略曾極為流行。當時的城鎮中心具備以下優勢:
其中,條頓人的城鎮中心擁有額外+5射程和+2攻擊力。在當時的機制下,玩家可以將自己的城鎮中心部署在能攻擊敵方TC、但自身不在敵人射程內的位置,從而無傷壓制。這種情況過於不平衡,導致許多對戰房間都會在標題裡標明「No Teutons」,甚至直接踢出選擇條頓的玩家,這對那些真正喜歡條頓其他優點的玩家來說相當不公平。
在資料片《征服者》(The Conquerors,俗稱「藍帽子」)中,城鎮中心快攻策略受到了多項削弱,以平衡遊戲性:
有一些文明可以採用非傳統的「城鎮中心前置建造」策略(Town Center Drop)。這是一種偏向後期運營的戰術,目的在於奪取地圖控制權,而不是早期壓制對手。
以下是適合執行該戰術的幾個文明:
他們的特殊科技「蠻王」(Tigui)讓所有城鎮中心始終射出+8支箭矢,哪怕內部無人駐紮。相比條頓的加成,這種效果更強力:條頓需靠駐紮單位觸發箭矢,而馬里人則始終自動開火;條頓最多可發出15箭,馬里人可高達18箭(8基礎 + 10駐軍)。此外,他們的木材成本減免也是額外優勢,有利於大規模建設城鎮中心。
修理一座城鎮中心不需要花費石料,但所需木材卻是建造一座新城鎮中心所需木材的兩倍。
也就是說,修理一座幾乎被摧毀的城鎮中心需要花費 550 木材,而建造一座新的僅需 275 木材 + 100 石料。這與遊戲中大多數建築的修理機制不同——通常修理成本僅為建造成本的一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遊戲更新 61321 版本之前,如果玩家沒有任何石料,即使修理不需要石頭,也無法開始修理操作。
| “ | 每個鄉鎮都有一個行政中心,是政府權力和領導權力的所在地,在黑暗時代可能是當地領導人的居所,後期則是可能發展成市政廳或是當地主人的莊園,城鎮中心是堆積重要物資和過剩糧食的敵方,城鎮中心的損壞意味著這個城鎮的行政能力遭到了破壞,如果無法恢復,城鎮和村落將會停止運作 | ” |
| ——《帝國時代 II:國王時代》說明書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