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渲染(英語:Cel-shading)又稱三渲二,是一種將三維動畫模型與仿二維渲染手法結合來表現畫面的手法,常用於遊戲與動畫中。
隨著21世紀初期計算機動畫技術的發展與CG技術的不斷完善,為了一定程度上降低動畫製作的門檻,動畫製作師們開始嘗試通過將三維模型進行去真實化渲染來模仿二維動畫,進而這種製作方式由於成品酷似賽璐珞繪製出的動畫成品,因而被命名為「Cel-shading」(Celluloid Shading)。就這樣,卡通渲染誕生了。
1997年的《洛克人傳奇》遊戲已經開始運用這種繪製手法,但2000年發售在Dreamcast上的遊戲《Jet Set Radio》一般被視作利用這種方式製作動畫的先驅。而在動畫界,在1999年的《機獸新世紀》成為首部使用卡通渲染技術的日本動畫作品後,很多知名的動畫作品(例如《機動戰士高達SEED》與《K-ON!》)都有利用這一手法來提升製作效率,而2013年的《蒼藍鋼鐵的琶音》則是日本第一部完全使用卡通渲染模式來製作的TV動畫作品。在這部動畫之後,諸如《寶石之國》、《BanG Dream!》[1]等作品都成為了卡通渲染動畫作品的代表作。
在發展了一段時間後,如今較為成熟的卡通渲染主要有兩種比較鮮明的流派:日式卡通渲染和歐美卡通渲染。這種分類在遊戲上表現得最為顯著。一般來說,日式卡通渲染通常會更注重人物模型的精細化,在著色上多使用大片色塊;而歐美卡通渲染則在長期發展後被賦予了toon-shading這個新的名稱,更注重陰影和高光的處理,著色上也顯得更為連續。不過,無論是什麼流派的卡通渲染,其本質上需要使用的技術手段都是一致的,只是過程上的不同決定了其呈現效果上的多樣性。
對於卡通渲染動畫而言基本的步驟如下[2]:
這樣便渲染出了卡通風格的三維人物模型,之後再將卡通渲染出的動作白描線稿後期合成便可以了。
(這一部分僅收錄全片使用卡通渲染手法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