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enstein | |
![]() Bethesda以後的《德軍總部》Logo | |
原名 | Wolfenstein |
常用譯名 | 德軍總部、狼穴 |
類型 | 潛行類遊戲→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 |
開發 | Muse Software(1981–1984) id Software(1992) Gray Matter Studios(2001) Raven Software(2009) MachineGames(2014-) Arkane Studios(2019) |
發行 | Muse Software(1981–1984) Apogee Software(1992) FormGen(1992) 動視(2001-2009) Bethesda Softworks(2014-) |
設計師 | Silas Warner |
初代 | 《德軍總部》 (1981年9月) |
最新作 | 《德軍總部:新血脈》 (2019年7月26日) |
相關作品 | 《毀滅戰士系列》 |
《德軍總部》系列(英語:Wolfenstein)是一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題材電子遊戲系列,最初為潛行類遊戲,由Muse Software開發,id Software在1992年買下了該系列的版權並開發了《德軍總部3D》——這一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鼻祖——並在之後推出了資料片《命運之矛》,此後便一直將該系列IP授權給其他工作室開發至今。現時《德軍總部》系列的開發商為MachineGames,題材也轉變為以納粹德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架空歷史。(當然,吃飯睡覺打納粹)
《阿美利卡抗德奇俠和他的遊擊傳奇小分隊》
此處以MachineGames的故事線為主。
該系列有趣的遊戲難度選擇描述即起源於ID製作的《德軍總部3D》(Can I play,Daddy?),這一有趣的特性被後來ID製作的毀滅戰士系列,以及MachineGames製作的德軍總部重啟系列繼承。
由於德奧兩國的法律規定禁止任何與納粹有關的標誌(尤其是萬字符),但為了遵循德奧兩國的法律規定,將納粹德國的旗幟的萬字符更換成德軍總部Logo(新秩序與舊血脈),之後在2017年新的巨像的宣傳片出現後就產生了變種版納粹德國國旗。還將納粹德國以「Regime」(政府)的方式稱呼。
在《德軍總部II:新巨像》進入金星的故事劇情中,德奧版的希特勒的鬍鬚被去除,但也產生了爭議。還將希特勒稱呼為「海勒先生」(Herr Hailer)、「總理大人」(Mein Kanzler)。
但在2018年後,德國政府宣佈放開德奧版遊戲中對納粹成分的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