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粘世界 | |||||
原名 | World of Goo | ||||
常用譯名 | 粘粘世界 | ||||
類型 | 益智 | ||||
平台 | Wii Windows OS X Linux iOS Android BlackBerry OS Nintendo Switch | ||||
分級 |
| ||||
開發 | 2D boy | ||||
發行 | 2D Boy | ||||
製作人 | |||||
音樂 | 凱勒·加布勒 | ||||
引擎 | DX9 | ||||
模式 | 單人 | ||||
發行時間 | Wii/Windows 2008年10月13日 OS X 2008年11月 2日 Linux 2009年 2月12日 iOS 2010年12月16日 Android 2011年11月28日 BlackBerry OS 2013年 1月21日 Nintendo Switch 2017年 3月25日 | ||||
相關作品 | 粘粘世界2 |
《粘粘世界》(英語:World of Goo)是由Tomorrow Corporation前身2D Boy[1]製作並發行的物理學建築益智遊戲,於2008年10月13日在Windows和WillWare平台上發售。
基本介紹
遊戲裡,玩家需要通過一個叫做
全遊共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
- 第1章 「粘粘球的山崗」(The Goo-Filled Hills)
- 第2章 「粘粘世界的小小姐」(Little Miss World of Goo)
- 第3章 「機器中的齒輪」(Cog in the Machine)
- 第4章 「信息高速公路」(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 終章 「世界的盡頭」(End of the World)只有短短四個關卡,前三關是整個遊戲中最難的關卡
絕大多數非章節末尾關卡可以選擇用跳過的方式來體驗接下來的遊戲進程。
凱勒·加布勒在2005年製作的《無盡粘粘塔》是這個遊戲的早期原型。也是「粘粘公司」玩法的來源
劇情簡介
展開 |
---|
設定簡介
粘粘球
遊戲中最主要的元素。形態、大小、顏色各異,每一種粘粘球都有不同的屬性。
- 主條目:粘粘世界/粘粘球一覽
標誌牌先生
在每一個關卡中,你都可以遇見一個標誌牌。點擊標誌牌,你就可以與標誌牌先生對話啦!
OCD
直譯過來就是「強迫症」。玩家在某一關卡中收集足夠數量多粘粘球,或在OCD所規定時間或步數內完成關卡即可獲得。得到OCD後,關卡上方會展示一面白色小旗。
- 最後一關沒有OCD,因為標誌牌先生拿走了它。
粘粘世界公司總部
在主菜單界面裡粘粘世界的左上角,相當於這個遊戲的沙盒。如果收集的粘粘球超出關卡所規定的球數,那麼多餘的粘粘球會被傳送到這裡。玩家可以在這裡自由搭建粘粘塔。該模式的粘粘球有300個數量的上限。
獲獎
年份 | 獎項 | 類別 | 結果 |
---|---|---|---|
2008 | GameSpot評選 | 最優秀卻沒人玩的遊戲 | 獲獎 |
IGN評選 | 年度Wii遊戲 | 獲獎 | |
最佳WiiWare遊戲 | 獲獎 | ||
最佳創新設計 | 獲獎 | ||
最佳新作 | 獲獎 | ||
最佳益智遊戲 | 獲獎 | ||
最佳美工設計 | 獲獎 | ||
美國獨立遊戲節 | 優秀技術獎 | 獲獎 | |
創新設計獎 | 獲獎 | ||
塞尤瑪斯·麥克納利獎(全場最佳獎) | 提名 |
相關圖片
|
注釋
- 移至 ↑ 即由羅恩·迦密和凱勒·加布勒二人組成的遊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