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賽事情報相對明朗之後進行編輯更新。編輯時請盡量附上來源。
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年度總決賽 | ||
基本資料 | ||
賽事名稱 | 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年度總決賽 | |
別稱 | KPL年度總決賽、年總 | |
賽事類型 | 俱樂部賽事、電子競技 | |
首屆賽事 | 2024KPL年度總決賽 | |
衛冕冠軍 | 成都AG超玩會 | |
最成功隊伍 | 成都AG超玩會(1次冠軍) | |
播放平台 | bilibili 、鬥魚直播、虎牙直播、快手、騰訊視頻、騰訊應用寶以及遊戲內賽事專區、王者營地等。 | |
當前賽事 | ||
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年度總決賽,是2024年新增設的、用於替代原世界冠軍盃的王者榮耀最高規格賽事,分為擂台賽、突圍賽、淘汰賽三個階段進行。冠軍戰隊將會獲得KPL年度總決賽最高榮譽——聖龍盃,FMVP選手將會獲得專屬定製的FMVP皮膚和FMVP皮膚簽名。同時,每屆KPL年度總決賽都將推出賽事專屬皮膚。
2024年1月13日,官方發布了年度賽事規劃,取消了世界冠軍盃並區分KPL和國際賽事以更好的吸引海外玩家參與,同時為KPL聯賽增加年度總決賽作為王者榮耀新的最高級別比賽,僅限KPL隊伍參加。
賽制
擂台賽階段:
擂台賽階段將根據年度晉級積分順序分為「大師組」和「精英組」,積分前六名的KPL年度六強將進入「大師組」,並採用」大師輪換」規則。
- 十二支戰隊將根據年度晉級積分順序分為兩組,前六名進入「大師組」,後六名進入「精英組」; 兩組隊伍分別完成BO5組外單循環比賽,即每一支來自「大師組」的隊伍都將分別與6支來自「精英組」的隊伍完成交手。
- 本次所有參賽隊伍選手大名單數量為8人,「大師組」所有戰隊在擂台賽階段新增「大師輪換」規則,即在每一場擂台賽階段的BO5比賽中,大師組戰隊8人大名單內的所有選手,需至少完成一小局的登場(「精英組」隊伍不受此規則限制);除夏季賽轉會期外,在年度總決賽開始前也將新增設租借窗,參賽隊伍可按規則從無緣年度總決賽的隊伍中租借選手參加正賽。
- 「大師組」排名前四隊伍與「精英組」排名第一隊伍將直接進入淘汰賽階段,「大師組」排名第五、第六名隊伍將與「精英組」第二名至第五名隊伍一同進入突圍賽階段,「精英組」第六名戰隊將被直接淘汰。
突圍賽階段:
6支戰隊將通過種子抽籤決走比賽對陣,大師組第五、第六名和精英組第二名三支隊伍將作為高位種子隊伍不會相遇,比賽將採用BO7單敗淘汰賽規則,獲勝的三支隊伍終將突出重圍進入淘汰賽賽段。
淘汰賽階段:
8支戰隊採用BO7雙敗淘汰賽規則,首輪比賽對陣通過隨機抽籤決定,最終晉級的兩支戰隊將對最後的年度總冠軍發起衝擊。
歷屆賽事
主條目:2024年KPL年度總決賽
2024年KPL年度總決賽為首屆年度總決賽,其中入圍的12支隊伍分為大師組和精英組。淘汰賽共8支隊伍參加,於10月2日開始舉行,11月16日結束。在決賽,成都AG超玩會4:2戰勝重慶狼隊,獲得年度總決賽第一個冠軍以及隊史第四冠。
賽事規則
隊伍陣容要求
在KPL年度總決賽整個比賽期間,每支隊伍都必須始終有1名隊伍經理、1個教練組(1-3人,含1名主教練)、1個賽訓組(1-5人,含教練組)、5名首發選手和3名替補選手。首發選手和替補選手共同組成"上場名單"。賽組委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兼任,並且有權拒絕名單不完整的隊伍參賽。
賽程賽制
KPL年度總決賽,分為擂台賽、突圍賽、淘汰賽三個階段。擂台賽階段將根據年度晉級積分順序分為「大師組」和「精英組」,積分前六名的隊伍進入大師組,積分後六名的隊伍進入精英組。
擂台賽
- 參賽隊伍:大師組隊伍6支;精英組隊伍6支。
- 賽制:全局BP的BO5組外單循環,勝者積1分,敗者不積分。
- 大師輪換:大師組的隊伍在每場比賽中,大名單內的所有選手,需至少完成1局的登場,精英組隊伍不受此規則限制。大師組的隊伍在每場比賽首次到達賽點後,若依然有未登場的選手,則必須立刻進行一次輪換以完成預定規則。
- 選邊權:每場比賽的首局選邊權將通過裁判拋硬幣決定,每局比賽的敗方擁有下局比賽的選邊權。
- 晉級規則:大師組第1、2、3、4名晉級第三輪淘汰賽,第5、6名晉級第二輪突圍賽;精英組第1名晉級第三輪淘汰賽,第2、3、4、5名晉級第二輪突圍賽。
突圍賽
- 參賽隊伍:大師組第5、6名(2支);精英組第2、3、4、5名(4支)。
- 對陣:由種子抽籤決定對陣,擂台賽積分排名順位高的隊伍擁有種子優勢,即大師組第5、6名和精英組第2名不會在該輪交手。
- 賽制:BO7單敗淘汰,全局BP,第7局巔峰對決。
- 選邊權:擂台賽積分排名順位高的隊伍擁有首局選邊權,每局比賽的敗方擁有下局比賽的選邊權。
淘汰賽
- 參賽隊伍:大師組第1、2、3、4名(4支);精英組第1名(1支);突圍賽中獲勝的隊伍(3支)。
- 對陣:隨機抽籤決定對陣。
- 賽制:BO7雙敗淘汰,全局BP,第7局巔峰對決。
- 選邊權:每場比賽的首局選邊權將通過裁判拋硬幣決定,每局比賽的敗方擁有下局比賽的選邊權。
決賽
- 參賽隊伍:淘汰賽勝者組冠軍;淘汰賽敗者組冠軍。
- 賽制:BO7單敗,全局BP,第7局巔峰對決。
- 選邊權:勝者組的冠軍擁有首局選邊權,每局比賽的敗方擁有下局比賽的選邊權。
同分加賽情況
如出現隊伍積分相同,則依據隊伍淨勝分來決定排名。如隊伍淨勝分相同,則排名相同的隊伍進行加賽。
若循環賽中若干支隊伍排名相同,則最終的排名均由加賽決出,且最終的排名不會再以循環賽中的積分排名作參考。
- 兩隊同排名:進行1場BO1,勝者為兩隊中的第1名,敗者為兩隊中的第2名。
- 三隊同排名:進行BO1單循環,根據裁判拋硬幣和剩餘晉級名額安排對陣順序,先勝2場的隊伍成為三隊中的第1名或者先敗2場的隊伍成為三隊中的第3名。若一輪單循環結束後三隊勝負關係依然循環,則再進行一輪BO1單循環,直到決出晉級名額。
- 四隊同排名:裁判會抽籤將四隊抽籤分成兩組分別進行1場BO1,兩組的勝者再進行一場BO1決出四隊中的第1、2名;敗者再進行一場BO1決出四隊中的第3、4名。
- 其他極端情況:詳見官網說明。所有加賽的對陣順序均由裁判拋硬幣或抽籤決定。所有加賽的首局選邊權均由裁判拋硬幣決定。
歷屆主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