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 大雄的創世日記 | |
![]() 日版海報 | |
常用譯名 | 哆啦A夢 大雄的創世日記 哆啦A夢 大雄的創世紀日記 Doraemon: Nobita's Diary on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
導演 | 芝山努 |
編劇 | 藤子·F·不二雄 |
原著 | 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 |
角色設計 | 川本徵平 |
音樂 | 菊池俊輔 |
製作公司 | 新銳動畫 |
製片商 | 小學館 朝日電視台 |
發行商 | 日本:東寶 |
片長 | 98分鐘 |
產地 | 日本 |
票房 | 12.8億日元 |
上映信息 | |
日本:1995年03月04日 | |
關聯作品 | |
《哆啦A夢 大雄的創世日記》是由藤子·F·不二雄執筆,於1994年9月號至1995年3月號《龍漫CORO-CORO》連載的超長篇哆啦A夢系列漫畫作品,以及根據這個漫畫作品於1995年3月4日在日本上映的電影作品。海外方面,電影版於2016年11月27日在印度迪斯尼頻道播出,片名被譯為《Nobita Ki Nayi Duniya》。
超長篇系列漫畫第15部,電影系列第16部。
以「無法進行暑假自由研究」為理由的大雄等人,決定用哆啦A夢的秘密道具「創世組合」創造新的宇宙,觀察地球型行星的歷史。
在新地球誕生的人類中,也有與大雄相似的人。大雄依靠與自己相似的人們,並且成為了那個世界的神來幫助他們。在近現代,與大雄相似的野美大秀決定出發南極的大洞窟探險。而他們所看到的,竟然是擴展到地球中空洞的昆蟲人文明。
昆蟲們主張,在這個新地球昆蟲應該自主進化,但是大雄有意的進化人類,而昆蟲則只能在地底隱居。於是昆蟲們決定向地上殖民,想要奪回地上的世界。
大雄用哆啦A夢的秘密道具製作了「新地球」。與現在的地球有非常相似的地形以及歷史。另外,亦有相當於東京的城市「京東」。在地上,由人類構築文明,不過,地底則存在空洞昆蟲人的文明。這個世界的太陽比真的稍微小一些,因此平均每隔30年會出現1次氣候異常。
在新地球的地底空洞中建立了文明。雖然形態像蜜蜂,但和人類接觸時卻能變身成與人類一模一樣,他們的文明遠遠超過人類。哆啦A夢和大雄在5億年前的使用進化退化放射線源時,昆蟲的祖先受到了進化之光照射,以此為契機,昆蟲同時和人類一起開始進化。在漫畫中有比人類小得多的身體,只有擬態的時候才會變為人類的尺寸,不過,在電影中非擬態時也是人類的尺寸。
由蜂進化而來的昆蟲人是主流派,但也有其他類似螳螂、鍬形蟲的昆蟲人。此外,在地底空洞中,沒有像地上世界那樣的草和花,而是長著地衣和巨大的蘑菇。
片頭曲(OP)
主題曲(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