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 | |
基本資料 | |
組織名稱 | Umbrella Corporation 保護傘公司 |
---|---|
組織別名 | 安布雷拉公司、傘公司 遮天公司[1] |
組織種類 | 跨國企業 |
成立時間 | 1968年 |
組織駐地 | 歐洲(總部) |
上級組織 | 保護傘製藥公司(前身) |
登場作品 | 《生化危機系列》 |
保護傘公司(又稱安布雷拉公司、傘公司)是Capcom旗下恐怖遊戲《生化危機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登場的一個架空的企業。
保護傘成立於1968年,最初只是一家製藥公司,後來在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為了一個大型跨國企業,其營業範圍涵蓋多個領域,旗下還設有多個子公司。
20世紀末期,世界局勢動盪之時,保護傘公司公然違反聯合國於1972年發布的《生物武器公約》[2],開始製作各種致命的病毒與生物武器(B.O.W.,全稱為Bio Organic Weapon)並將其銷售給世界各國的軍隊。
1998年9月,位於美國浣熊市的保護傘實驗基地「母巢」中發生了T病毒洩露事件,導致這個規模不小的城市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大部分居民都感染病毒變成了喪屍。由於感染規模實在過大,美國政府最終決定於10月1日在浣熊市投下帶有核彈頭的飛彈來徹底摧毀這座城市。此次事件後,美國政府勒令終止了保護傘公司的一切商業活動,使其最終在2003年宣告破產。
保護傘公司真正的目標與理想,不是靠病毒與B.O.W.壟斷市場和賺錢,而是一個只有公司高層人員才有權接觸到的秘密計畫——威斯克計畫(Project Wesker)。這個計畫由其提出者威斯克博士的名字命名,內容很簡單,即通過病毒來創造出一種「新物種」,也就是高層口中的「超級人類」(superhumans),並在未來幾代人的時間裡使這種新人類成為地球的新統治者。
保護傘公司的起源可追溯至20世紀初盛行於歐美社會的優生學思潮。其核心創始人奧斯威爾·E·斯賓塞伯爵、愛德華·阿什福德博士與詹姆斯·馬庫斯博士均具有病毒學研究背景,且均與優生學運動存在直接或間接聯繫。值得注意的是,該組織的雛形形成過程中還涉及馬庫斯門生布蘭登·貝利、比爾茲利伯爵父女及法國亨利家族成員的早期參與。
關鍵轉折發生於1966年,馬庫斯在非洲恩迪帕亞部落領地發現了傳說中的「太陽階梯」花卉。這種植物內蘊含的神秘病毒展現出改變宿主體質的特殊能力,但在美國進行的移植培育卻未能復現同等效果。為突破研究瓶頸,斯賓塞主導成立保護傘製藥公司,依託大西洋兩岸的研發體系推進「T病毒」項目。隨著1970年代末威廉·柏金博士的加入,研究重心發生戰略轉移——原本作為生物武器的T病毒被重新定位,轉而利用其突變特性製造具有持續活動能力的活體生物兵器。
關於企業標識的淵源,實則源自斯賓塞早年遊學東歐某國村莊時的特殊經歷。當地神秘教派領袖米蘭達使用的傘形標誌,後被斯賓塞改造為保護傘的企業圖騰。這種文化挪用現象深刻反映了保護傘公司理念中科學理性與神秘主義的矛盾結合。
1968年,保護傘創始人之一愛德華·阿什福德在一次實驗事故中被T病毒殺死,但這次事故本質上是由斯賓塞主導的權力鬥爭的產物。馬庫斯博士因將高管培訓生作為活體實驗對象引發眾怒,最終在1988年遭保護傘的安保部隊USS處決。阿什福德家族後裔亞歷山大·阿什福德因缺乏病毒學造詣被邊緣化,其女阿萊克西亞·阿什福德雖成功復甦家族聲望,卻因T-維羅妮卡病毒實驗事故銷聲匿跡。倖存者阿爾弗雷德·阿什福德僅獲基層管理職位,至此阿什福德派系徹底失勢。核心圈外的布蘭登·貝利博士被長期軟禁於非洲實驗室,直至1998年以「保密風險」為由遭清除。亨利與比茲利博士於90年代初相繼離世,其歐洲研究設施由二人的女兒克里斯汀與米萊娜接管,後者雖有奪權野心卻難成氣候。至此,保護傘管理層逐漸由斯賓塞一人掌控。
80年代,隨著有機生物兵器的研發進入新階段,此時保護傘已形成三大區域體系:美國分部坐鎮芝加哥,轄有阿克雷研究所及1991年啟用的NEST「母巢」實驗室,後者專注研發可實現死者組織再生的G病毒;歐洲分部則通過整合西歐資源抗衡美方主導權,其主導的「復仇女神計畫」成功開發出了智能寄生體以修復T病毒導致的宿主腦損傷,最終與美方「暴君項目」融合誕生了新型生物兵器「Nemesis-T Type」;1987年成立的日本株式會社則專攻生物機械融合技術。運輸網絡方面,保護傘組建了「Paraguas」(註)西班牙語中的「傘」船隊及南極中轉站,構建起覆蓋全球的生物武器投送體系。
1991年,蘇聯的解體為保護傘軍事擴張提供了契機。通過收編前蘇聯軍人及極端組織成員,保護傘組建了生化對策部隊(UBCS)及情報監控體系。1994年,愛德華之孫阿爾弗雷德在洛克福特島建立了反生物武器訓練營,同時俄裔指揮官謝爾蓋·弗拉基米爾上校的特殊基因樣本也助力美方突破暴君系列量產技術瓶頸。至1998年,保護傘已擁有包含UH-60黑鷹運輸機、AH-6小鳥直升機、CH-53海上種馬運輸機、AV-8鷂式戰鬥機、C-130大力神運輸機等尖端裝備在內的空中力量,地面部隊則標配MK18突擊步槍、MP5衝鋒鎗以及英制S10防毒面具,其情報網絡更是滲透至美軍高層,阿爾伯特·威斯克等保護傘潛伏者隨時預警美國重啟自己的生物武器計畫的動向。
儘管頻發實驗事故,保護傘仍能操控多國政府掩蓋真相。西非57號工廠洩漏事件中,UBCS部隊屠滅周邊城鎮卻被政府包庇;1993年阿克雷山區醫院活體實驗醜聞遭全面封殺,調查此事的記者於1996年被暗殺。
保護傘帝國的崩塌始於1998年內外交困的雙重危機。神秘特工艾達·王以商業間諜身份滲透進芝加哥總部,通過策反阿克雷實驗室新任主管約翰·克萊門斯博士,成功竊取G病毒核心數據。同年5月,馬庫斯博士遺留的「水蛭女王」實驗體引發阿克雷實驗室大規模洩露事故,致使該智能型生物兵器突破收容。這場災難不僅導致來到山區的徒步旅行者遭遇B.O.W.「地獄犬」襲擊,更迫使保護傘啟動「滅跡計畫」——指令潛伏在特別戰術與救援小組(S.T.A.R.S.)的臥底阿爾伯特·威斯克執行數據銷毀與人員滅口任務。然而威斯克早已預判公司頹勢,借假死脫身轉投競爭對手。
與此同時,保護傘核心科學家威廉·柏金也決意叛變公司。在向美軍移交病毒樣本前夕,他將T病毒倒入浣熊市汙水處理系統,引發醫療系統首例「食人症」報告。當漢克帶領USS小隊突襲威廉的實驗室奪取G病毒後,威廉藉助殘留的一支樣本完成突變,在屠殺USS隊員過程中導致病毒沿地下水系擴散至整個城市。九月中旬,受汙染的水庫使疫情呈指數級蔓延,全市近十萬居民陷入感染危機。
面對失控的局面,保護傘啟動「最終測試」:歐洲分部製造的生物兵器「復仇女神」奉命獵殺S.T.A.R.S.的殘存成員,美國分部則投放一系列「暴君」進行實戰評估。儘管UBCS部隊奉命展開所謂的「平民撤離」,實則淪為生物兵器的活體標靶。隨著聯邦軍隊和國民警衛隊於9月26日撤離封鎖,政客德雷克·C·西蒙斯推動的清洗計畫終獲總統批准。10月1日的核爆不僅抹平了整個浣熊市,更催生了多方勢力暗戰——保護傘及其競爭公司、美國軍方、恐怖組織與黑市集團各自劫獲G病毒樣本,所有事故證據都在蘑菇雲中化為烏有。這場以無數人命為代價的生物軍備競賽,最終以這種方式落下帷幕。
浣熊市核爆事件引發的政治海嘯徹底動搖了保護傘帝國的根基。美國國會緊急通過特別法案,不僅凍結了保護傘在美全部資產,更促成時任總統因決策失當引咎辭職。儘管倖存者艾麗莎·阿什克羅夫特等人的紀實報導引發輿論震動,但五角大樓通過設立「7600號反病毒與生物武器協議」巧妙轉移焦點——美國國防部主導組建了「反保護傘追蹤與調查小組」並賦予其跨境執法權,標誌著反生化恐怖主義正式被納入國家戰略體系。
高樓將傾之際,斯賓塞啟動「斷尾計畫」:非洲基地在1998年11月遭血洗封閉,研究員貝利等知情人被滅口;次月,洛克福特島訓練營遭H.C.F.部隊突襲,殘部攜帶T病毒逃至南極基地,卻最終在克里斯·雷德菲爾德引爆的自毀系統中灰飛煙滅。在一連串連環打擊下,保護傘全球網絡出現致命裂隙:希納島暴君量產基地因指揮官文森特·戈德曼的猜忌陷入病毒浩劫,整個設施被爆炸摧毀,最終僅三人倖存;歐洲巴黎實驗室遭叛徒墨菲斯·D·杜瓦爾劫持,他劫走了實驗室中的T病毒與T+G病毒樣本,並以向美國和中國發射散佈T病毒的飛彈要挾兩國政府交給他50億美元。中美雙方最終合作解決了這次危機。
隨著世界進入新世紀,保護傘的末日狂歡也愈演愈烈。2003年,位於高加索地區的一所化工廠已經成為其最後巢穴,謝爾蓋·弗拉基米爾上校在此重啟從阿克雷實驗室搶運的T-A.L.O.S.項目,而UMF-013超級計算機中儲存的核心研究數據則成為各方爭奪焦點。當病毒意外洩露導致周邊村莊淪陷時,威斯克與BSAA部隊的博弈揭開終章序幕——隨著T-A.L.O.S.與謝爾蓋上校在克里斯與吉爾的努力下葬身火海,保護傘的軍事遺產盡數湮滅,所有研究數據落入威斯克之手。
長達四年的跨國訴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法庭上,保護傘前研究員鈴木洋子與琳達·鮑德溫的證詞本已動搖陪審團,但威斯克暗中提交的絕密檔案成為致命一擊。2003年的終審判決不僅宣告保護傘公司徹底破產,更促使美俄兩國發起聯合通緝令追捕潛逃在外的奧斯威爾·E·斯賓塞。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保全國家顏面,這些鐵證始終被封存在五角大樓的黑色檔案庫。
樹倒猢猻散之際,保護傘日本分部在2004年3月的流拍清算,為這個橫跨半個世紀的生化帝國敲響了最後喪鐘。而UMF-013資料庫中流淌的罪惡基因,早已通過地下渠道注入新興組織的血脈——當威斯克在暗中露出冷笑時,新一輪的進化競賽已然悄然啟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