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Afa | |
基本資料 | |
本名 | KA-65雙刃多功能武裝直升姬 |
---|---|
別號 | 雙刃、鐵蜻蜓 |
髮色 | 藍髮 |
瞳色 | 藍瞳 |
萌點 | 軍人 |
出身地區 | 蘇聯 |
活動範圍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領土及其盟國領空 |
所屬團體 | 蘇維埃陸軍航空兵 |
個人狀態 | 現役 |
親屬或相關人 | |
姬友:米格戰姬 |
“ | ” | |
——雙刃直升姬 |
雙刃直升姬遊戲《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3》中蘇聯單位雙刃直升機的娘化形象。
雙刃直升機是蘇軍的直升機,主要用於實施對地火力壓制和近距離對地支援任務,兼具搭載人員和載具實施機降的任務。原型為蘇聯Mi-24/35「雌鹿(北約代號)」多功能武裝直升機
戰場偵察已經揭示了至少以下數點關於雙刃直升機的情報:
基本數據
科技需求:蘇聯機場(T2科技)
特殊能力:機降
是否兩棲:否
建造花費:$1200
建造時間:15秒
生命滿值:500
移動速度:150
碾壓等級:N/A
最大射程:150
最大視野:500
單發傷害:25×8/5×6
傷害類型:火箭/機砲
開火間隔:9.00秒/1.30秒
每秒傷害:22+23
濺射半徑:20/0
濺射遞減:0/0
壓制數值:10/8
壓制半徑:20/20
壓制時間:1秒/3秒
受傷害百分比
槍彈:200%
機砲:100%
狙擊:1%
肉搏:0%
火箭:100%
破片:100%
穿甲:200%
光譜:100%
磁暴:100%
高爆:75%
魚雷:100%
毒素:5%
蘇聯在戰場上的「零容忍」政策長久為國際社會所譴責,許多批評家嘲笑這是一種不道德的、殘忍的戰爭態度。而這種政策正是由蘇聯標誌性的卡-65「雙刃」武裝直升機廣泛推行的,因為它們懸於戰場之上,正是監察和處理臨陣脫逃者的最佳位置。在蘇聯軍務局近期的發布的數字中戰場脫逃行為已經降到了歷史低點的0%(數字取整結果),並對蘇聯人民在消滅國家的敵人中作出的堅定不移的奉獻表示了感謝。無論如何,預期雙刃直升機仍將會在蘇聯和盟軍持續的衝突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款結實、全副武裝的前線作戰直升機裝有可旋轉的雙聯重型機槍,翼下還掛載了四具集束火箭發射巢。此外,它的三旋翼設計(雙主旋翼加上一副尾槳)給了它在同類中鶴立雞群的穩定性。雙刃直升機的機槍可以眨眼之間射殺一整個步兵班,但是對裝甲車輛較為疲軟,不過集束火箭正是為此而存在的不是嗎。對雙刃的設計進行了深思熟慮的權衡,減輕了機身重量而使這款武直非常快速靈便,又有足夠力量運載起一隊特斯拉裝甲兵或者V4火箭發射車出入前線。
因為以上種種,蘇聯戰地指揮官經常戲稱雙刃「非常、非常夠毛子」,也就是說這直升機夠直接夠強硬。但即使是這樣,它也不是沒有弱點的,雙刃上面搭載的大量武器彈藥和精密儀器使它面對防空砲火時非常脆弱但是事實同樣作為武裝直升機,雙刃比VX要耐揍一倍,機體裝甲也不是說說的。在一次事件中,一整支吊運著一個鐵錘坦克排的雙刃直升機中隊遭到了一組盟軍阿波羅戰鬥機的伏擊和屠殺,這導致蘇聯的激烈反應——在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中對法蘭西、德意志和大不列顛重新開戰。
考慮到雙刃可能運載著貴重貨物,即便是實力雄厚的蘇聯,每損失一架雙刃都會對造成重大損失。這一點加上雙刃懸空監視戰局的能力,使這款直升機在蘇軍中的地位相當重要和權威。今時今日,雙刃直升機的副駕駛全部由蘇聯政委擔任,這些通曉蘇維埃教條的人在懲罰他們的敵人時不會有一絲手軟,也會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催促自己同胞前進。
單位語音 | |||
---|---|---|---|
場合 | 英文台詞 | 英文語音 | 俄文語音 |
出場 | Twinblade inspection complete! 雙刃武裝直升機,機體檢查完畢! |
||
We have full authority! 我們擁有最高權限! |
|||
選中 | Twinblade! 雙刃在此! |
||
In control! 管控嚴密! |
|||
We're watching! 監視中! |
|||
On full alert! 全體戒備! |
|||
This is our premises! 這是我們的轄區! |
|||
We enforce Soviet will! 我們執行蘇維埃的意志! |
|||
What shall it be?! 需要我幹啥?! |
|||
移動 | Where are those vermin? 害蟲在哪裡? |
||
Ahh yes! 啊,這就對了! |
|||
The orders are clear! 上面的命令很清楚! |
|||
Quickly pilot! 駕駛員,快點! |
|||
Yes, let's look over there! 好的,讓我們檢查一下那裡! |
|||
Moving now! 立刻前往! |
|||
Did you see something? 看到什麼了嗎? |
|||
Let's proceed! 我們繼續! |
|||
We go then! 稍後就到! |
|||
戰鬥中選中 | Don't let out of your them sight! 別讓他們脫離你的視線! |
||
Do not hold back! 別手軟! |
|||
They will not escape! 他們跑不了! |
|||
Remove this litter! 掃清這些垃圾! |
|||
Put them down! 放倒他們! |
|||
They deserve no quarter! 不留活口! |
|||
攻擊 | Clean up this place! 掃乾淨這裡! |
||
Fire! 開火! |
|||
That one, there! 那個!就在那裡! |
|||
Say goodbye, maggots! 說再見吧,蛆蟲! |
|||
Eliminate them! 消滅他們! |
|||
Pathetic scum! 可憐的人渣們! |
|||
移動攻擊 | What do have here? 讓我們看看這兒都有些什麼? |
||
We've spotted them! 發現他們了! |
|||
Ahh, found them! 啊哈!發現他們了! |
|||
There! 在那兒! |
|||
We'll make example on that it one! 就用那玩意當例子吧!(殺雞儆猴?逃兵的下場嗎……) |
|||
Overtake them! 全速超到他們前面去! |
|||
Ready all weapons! 全裝攻擊準備!(確實,火箭彈和機砲是兩個駕駛員分別控制的) |
|||
You may fire when ready! 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火!(同上,在等駕駛員調整火箭彈) |
|||
撤退 | We must fall back! 我們必須後撤了! |
||
As necessary! 必要的時候就得撤退! |
|||
That's enough! 這樣就夠了! |
|||
被攻擊選中 | This insolence will be noted! 這種目無軍紀的行為會被記下來的! |
||
They're trying shoot us to down! 他們準備擊落我們! |
|||
This little uprising must be quelled! 這點暴動還是得平息的! |
|||
How dare they attack me! 他們居然敢攻擊我們! |
|||
We're taking fire! 我們遭到攻擊! |
|||
墜機時 | But I'm a Romanov… 可是我之前是羅曼諾夫的……醒醒,羅曼諾夫不在這條時間線上! |
||
I've been good… 之前挺過來了…… |
|||
DON'T LAUGH AT ME! 禁止嘲諷! |
|||
Ahhh… 啊~~ |
KA-65雙刃直升機的生活原型為Mi-24、Ka-50、Ka-60等幾種直升機,其中機體借鑑了Mi-24的外形,機體名稱、雙旋翼和涵道式尾槳則分別改動自於Ka-50和Ka-60儘管卡-50是共軸雙旋翼,而雙刃是雙軸雙旋翼;另外,雙旋翼設計時,由於發動機產生的力矩相互抵消,因此事實上不再需要尾槳穩定機頭指向了,雙刃的涵道式尾槳純屬畫蛇添足——可是你看那尾槳的確是不會轉的嘛~。
米-24是蘇維埃陸軍航空兵的標誌性兵種,強大的空中支援。
不難想像那雙旋翼意味著更龐大的機體[1],更多的燃油搭載,更厚實且佈局更加完美的裝甲(甚至由於重量問題在Mi-24M上被否決的裝甲座艙方案都可能在更大一號的雙刃上實現),更多的彈藥攜帶量以及更高的生存力和安全性(同為武裝直升機的VX直升機遠比雙刃脆弱)。
雙刃的機槍是對點攻擊,火箭的濺射半徑也不大,再加上地面防空單位對雙刃的威脅很大(如航速快、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的牛蛙和水翼船),因此想要雙刃充分發揮其威力,應考慮充分利用其機動性優勢,並對各種防空建築的射程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如果沒有決定性的優勢,不建議雙刃硬拼地面防空火力。雙刃是唯一一種可以倒車的直升機,用好倒車可以更好地生存。注意,雙刃發射的火箭彈飛行速度慢,在實戰中對高移速單位效果不佳;且火箭彈為濺射傷害,操作不當可能誤傷地面的友軍或己方建築,應當謹慎操作。
在資料片《起義時刻》中,雙刃直升機於指揮官挑戰「捲入戰火」中解鎖。快速完成本挑戰可考慮選蘇軍,使用開啟侵略模式的BUG錘嘗試。 或者使用盟軍軍備速冷凍解決西北方盟軍所有出兵建築(留一個電廠)然後再用冷凍維和配合標槍拿下東南方蘇軍基地後摧毀盟軍最後一個電廠完成本挑戰,這種方式一般6-8分鐘即可解決戰鬥。
|
https://cnc.gamepedia.com/Twinblade
https://cnc.gamepedia.com/Twinblade/Profile
http://esports.17173.com/ra3/unit/su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