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此頁面中存在需要長期更新的內容及資料列表,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另請編輯者注意:請不要在人物歷程等相關內容中懸掛此模板。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模板說明文檔。
| “ |
通過多彩的內容,開創屬於新時代的娛樂
|
” |
| ——來自Bushiroad中文官方網站
|
Bushiroad(中文:武士道;日文:ブシロード)是日本集換式卡牌公司,主負責集換式卡牌遊戲的企劃與販售,同時旗下也有音樂部門、出版與媒體部門以及專業摔角事務所,創立於2007年,創始人為木谷高明。
簡介
- 公司成立於2007年5月。創始人木谷高明為Broccoli創立者以及初任代表取締役社長,締造過《鈴鐺貓娘》《銀河天使》等企劃,由於在Broccoli期間經營不善把前面兩個大人氣企劃玩垮,被迫辭去領導職務,出走創立Bushiroad。
- 公司名稱來源於木谷在Broccoli時所主導的一個企劃《熱風海陸Bushiroad》,但由於原作者吉田直突然病故,企劃被迫終止。木谷立志要完成這個企劃,經原作者雙親同意,公司便命名為Bushiroad。
- 公司業務以集換式卡牌為主,同時還進行多媒體企劃運營、智慧型手機遊戲運營、動畫投資、體育競技與娛樂運營等多項業務。
- 除公司本部外,其子公司還包括負責音樂事業的Bushiroad Music,負責出版事業的Bushiroad Media,負責周邊商品事業的Bushiroad Creative,負責網際網路廣播與聲優管理的株式會社響,職業摔角聯盟新日本職業摔角與格鬥賽事運營公司Kixroad。
- 除日本本土以外,Bushiroad還分別在新加坡、美國以及德國設立三家海外分公司,分別負責亞洲、美洲與歐洲的事務。
- 2017年10月,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創始人木谷高明主動辭任代表取締役社長職務,親身前往最前線指揮公司發展。
- 2022年7月1日,木谷高明重新擔任代表取締役社長。
沿革
- 2007年5月18日,株式會社Broccoli創業者木谷高明創立以集換式卡牌開發、銷售為中心的株式會社Bushiroad。
- 2009年3月6日,第一家子公司株式會社響創立,宣告Bushiroad開始加入網際網路廣播以及聲優管理行業。
- 2010年11月,第一家海外分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命名為Bushiroad South East Asia Pte., Ltd(現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負責海外事務。
- 2011年12月27日,佔有Bushiroad完全股權的木谷高明資產管理公司株式會社Naka企畫,更名為株式會社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
- 2012年1月31日,株式會社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收購新日本職業摔角聯盟株式會社,同年7月共同創立Bushiroad Club用於聯盟選手管理。
- 2012年5月,美國分公司Bushiroad USA Inc.設立。
- 2012年10月1日,株式會社響音樂(現株式會社Bushiroad Music)設立,開始參與音樂事業。
- 2012年12月6日,移動遊戲廠牌Bushiroad Mobile(簡稱Bushimo)成立。
- 2013年6月1日,開始進行廣告代理店業務,株式會社響更名為株式會社Bushiroad Media。
- 同年,株式會社Bushiroad與株式會社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合併,合併為株式會社Bushiroad,下設會社合併為Bushiroad Group。
- 2014年10月,歐洲分公司Bushiroad Europe GmbH在德國設立。
- 2015年2月27日,專門出售Bushiroad TCG的零售會社株式會社ALcarD成立。
- 2016年5月,收購株式會社ALcarD。
- 2016年7月,株式會社ALcarD更名為株式會社Bushiroad Creative。
- 2016年8月,格鬥比賽運營公司株式會社Kixroad設立。
- 2016年9月29日,株式會社響重新設立。
- 2017年8月,Bushiroad South East Asia更名為Bushiroad International。
- 2017年10月20日,創始人木谷高明主動辭任代表取締役社長職務,株式會社Bushiroad數字內容部本部長、廣報宣傳部長及株式會社Bushiroad Music代表取締役社長。新社長為橋本義賢。
- 2019年12月1日,株式會社Kixroad更名為Bushiroad Fight。
- 2020年2月,將株式會社Sopratico和劇團飛行船打包收購,劃為Bushiroad的子公司。
- 2020年6月19日,木谷高明就任株式會社Bushiroad代表取締役會長。
- 2020年9月,收購株式會社gamebiz。
- 2021年11月4日,Bushiroad Europe GmbH解散。
- 2022年7月1日,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Bushiroad Media解散。木谷高明重新擔任Bushiroad代表取締役社長。
- 2023年1月9日,成立全新遊戲廠牌Bushiroad Games,與原移動遊戲廠牌Bushimo合併。
- 2023年7月,成立株式會社Bushiroad Works,以接替合併解散的Bushiroad Media。
- 2024年1月18日,在秋葉原開設專屬展演空間「Bushiroad Base」。[1]
- 2024年4月22日,Bushiroad Fight被新日本職業摔角收購。
- 2024年6月28日,Bushiroad Fight更名為株式會社STARDOM。
- 2024年9月,Bushiroad Asia在韓國成立。
- 2025年1月1日,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被Bushiroad Music吸收合併。
- 2025年6月1日,Bushiroad Creative將Bushiroad WELL-BE吸收合併。
經營範圍
- 主要作品
- 集換式卡牌遊戲
- 手機遊戲
- 音樂(由Bushiroad Music運營)
- 周邊產品
- 線上商城Bushiroad EC SHOP[16]
- TCG相關商品供應
- 活動現場商品的開發與銷售
- 作品、角色相關商品的製造與銷售
- 商品銷售活動的策劃、開展與特別限定商品的製作
- 遊戲廳等場所盒蛋、遊玩獎品的製造
- 媒體
- 編輯出版漫畫、雜誌、書籍
- 策劃製作廣播、節目,管理所屬藝人
- 職業摔跤運動
集團公司
下設會社
- 2009年3月6日,株式會社響成立,負責網際網路廣播運營、聲優事務所運營、音樂出版事業、Event舉辦負責等。
- 2012年10月,株式會社響的音樂事業與網際網路廣播事業被HiBiKi Music接手。
- 2013年6月1日,株式會社響更名為Bushiroad Media,2015年聲優事務所響移交至HiBiKi Music。
- 2020年,Bushiroad Media將大部分業務轉移至株式會社響(二代)、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和母公司Bushiroad,今後專門從事編輯、出版圖書、出版雜誌《月刊Bushiroad》等業務。
- 2022年7月1日,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並解散。
響HiBiKi
- 主條目:響HiBiKi
- 2009年3月9日,株式會社響成立,同時事務所響HiBiKi成立。
- 2013年6月1日,響HiBiKi事務所事業交由HiBiKi Music管理,取消事務所單獨管理。
- 2016年9月29日,株式會社響(二代)成立,響HiBiKi移交株式會社響(二代),實行單獨管理。
- 2020年,Bushiroad Media將業務轉交株式會社響(二代)後,商號更名為Bushiroad Move,實行共同管理。
 |
|---|
| | 所屬聲優 | | | | 相關公司 | |
|
Bushiroad Music
- 2012年10月HiBiKi Music成立,主要接手原株式會社響負責的音樂業務與的網際網路廣播事業工作。
- 2013年6月1日,響HiBiKi事務所事業交由HiBiKi Music管理。
- 2014年8月1日,HiBiKi Music更名為Bushiroad Music。
- 自Bushiroad Live 2015之後,Bushiroad旗下大型LIVE大多屬於自家音樂部門主辦。
- 2016年9月29日,響HiBiKi移交株式會社響(二代)
- 2020年4月1日,Bushiroad Music的音樂著作權業務轉移至新成立的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
- 2024年7月1日,吸收株式會社Argonavis。
- 2024年7月24日,設立創作者廠牌BM-ECHOES,並投入運營。
- 2025年1月1日,吸收原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的音樂著作權業務。
|
|---|
| 發行過曲目的 藝人及組合 | | 女性 | | | | 男性 | | | | 組合 | | BanG Dream! | | | | D4DJ | | | | from ARGONAVIS | | | | 世界計畫 | | | | 少女歌劇 | | | | 其他 | |
|
| | | 相關會社 | | | | 發行曲目相關作品 | | | | 相關人士 | |
|
BM-ECHOES
- 2024年7月24日,設立的創作者廠牌BM-ECHOES,旨在推動各類藝術家和創作者的活動[17]。
Bushiroad Mobile
- 主條目:Bushiroad Games
- 2012年12月6日, Bushiroad成立新移動遊戲廠牌Bushiroad Mobile,簡稱Bushimo。
- 2023年1月9日,與Bushiroad Games合併。
Bushiroad Games
- 2023年1月9日,宣佈成立新遊戲廠牌Bushiroad Games,其整合了Bushimo的移動遊戲業務和於2021年3月收購的Front Wing Lab的PC遊戲業務。
 →  |
|---|
| | 相關會社 | Bushiroad(母公司)• ARTDINK • Opera House • Rocket Studio • Kaminari Games • FuRyu Corporation • HAMAKA • FrontWing Lab • LANCARSE • Racjin • HUNEX • Toydium • Headlock • EIGHTING • CIRCUS • Cherrymochi | | | 遊戲作品 | | 手機遊戲 | | | | 單機遊戲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 | | | | 2021年 | | | | 2022年 | | | | 2023年 | | | | 2024年 | | | | 2025年 | | | | 2026年 | | | | 時間未定 | |
|
|
|
Bushiroad Creative
- 2015年2月27日,專門負責Bushiroad商品集散的株式會社ALcarD在日本埼玉縣成立。
- 2016年5月,Bushiroad開始對該公司進行資金參與
- 2016年7月,株式會社ALcarD更名為Bushiroad Creative。
- 2016年9月,正式子公司化。
- 2021年7月,Bushiroad Creative吸收了Bushiroad的MD和EC業務。
- 2022年7月1日,Bushiroad Media與Bushiroad Creative合併。
- 2025年6月,將Bushiroad WELL-BE合併吸收。
株式會社STARDOM
- 2016年8月,格鬥比賽運營公司株式會社Kixroad設立。
- 2019年12月,購買職業女子摔角節目「Stardom」的表演權,改名Bushiroad Fight,當時舉辦有格鬥比賽「KNOCK OUT」和「Stardom」,並在日本多家電視台有專門節目。
- 2020年6月30日,「KNOCK OUT」格鬥賽事[18]轉交Def Fellow繼續運營。[19]
- 2024年4月22日,被新日本職業摔角正式收購併轉為旗下子公司。
- 2024年6月28日起,更名為株式會社STARDOM[20]。
Bushiroad Move
- 2016年9月29日,株式會社響再次單獨成立,將聲優事務所事業接手,主要經營和承接音頻製作、節目製作、活動策劃、廣告代理等業務,以及運營網絡電台節目、網際網路廣播HiBiKi Radio Station。
- 2020年2月1日,株式會社響吸收Bushiroad Media的部分業務並更名為Bushiroad Move。
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已解散)
- 2020年4月1日,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成立,接管Bushiroad Music原音樂的著作權管理、利用開發音樂著作、出版樂譜等業務。
- 2025年1月1日,Bushiroad Music Publishing與Bushiroad Music合併並解散
Bushiroad Works
- 主條目:Bushiroad Works
- 2023年7月成立,吸收並改進原Bushiroad Media的工作,主要負責創作智慧財產權(IP)、雜誌和書籍的出版、漫畫網站的企劃和運營。
收購會社
株式會社KINEMA CITRUS
- 主條目:KINEMA CITRUS
- KINEMA CITRUS是一家動畫製作公司,2019年7月起由Bushiroad與角川聯合運營。
株式會社gamebiz
- gamebiz是一家電腦遊戲及相關商業信息新聞網站gamebiz和動漫信息新聞網站。
- 2010年木村英彥開設個人新聞網站。
- 2011年1月,由Gloops投資成立Social Game Info Co., Ltd.並註冊成立
- 2020年9月,Bushiroad從COLOPL收購Social Game Info的全部股份,使其成為子公司。
- 2021年7月,將網站名稱從Social Game Info更改為gamebiz
- 2021年9月1日,將運營公司名稱更改為Game Biz Co., Ltd.
株式會社劇團飛行船
- 成立於1966年的老牌劇團,主要演出面向兒童的玩偶劇。
- 2015年出現經營危機,同年被Sopratico收購。
- 2020年2月,Bushiroad將Sopratico與劇團飛行船共同收購。
- 2021年,收購與重建東京上野學園的石橋紀念館,於2022年3月建設完畢,成立劇團同名劇場「飛行船劇場」。[21]
Bushiroad WELL-BE(已解散)
- Bushiroad WELL-BE主要經營娛樂場所的場地建設、食玩等業務。
- 2004年10月成立,原名株式會社Sopratico。
- 2015年,收購株式會社劇團飛行船。
- 2019年9月開始,與Bushiroad業務提攜。
- 2020年2月,Bushiroad取得該公司全部股份。
- 2022年4月,更名為Bushiroad WELL-BE。
- 2025年6月,被Bushiroad Creative吸收合併。
Frontwing Lab
- 主條目:FrontWing
- 2018年9月10日成立,是Frontwing成立的負責家用遊戲、動畫事業的子公司
- 2021年3月16日,Bushiroad收購其超過半數股權,將其作為子公司運營
- 2024年9月30日,脫離Bushiroad集團。
新日本職業摔角聯盟
- 新日本職業摔角(New Japan Pro-Wrestling)於1972年1月成立,由世界知名的摔角手安東尼奧·豬木創辦。
- 2012年由Bushiroad收購,子公司化,成為其集團公司的一員。在北美設有分公司New Japan Pro-wrestling of America, Inc.
- 2024年4月22日,收購Bushiroad Fight。
Bushiroad海外分公司
-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
- 公司位於新加坡,負責亞洲以及太平洋地區英文版TCG卡牌的主要業務。
- 2024年4月,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 收購Gorin Technical Industry (Malaysia) Sdn. Bhd.的股份,將Gorin Technical Industry (Malaysia) Sdn. Bhd.變為Bushiroad Inc.的孫公司。
- Bushiroad USA Inc.
- 公司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負責北美地區英文版TCG卡牌的主要業務,同時在墨西哥設有辦公室。
- Bushiroad Europe GmbH(已解散)
- 公司位於德國,負責歐洲地區英文版TCG卡牌的主要業務,2021年11月4日,Bushiroad Europe GmbH解散。
- Bushiroad Asia Inc.
現如今Bushiroad海外分公司主負責英文版TCG卡牌業務,日文版卡牌業務(包括海外)由日本總部公司負責。
歷任社長
Bushiroad Group
Bushiroad海外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
|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
|
| 序號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Bushiroad South East Asia Pte Ltd時期(2010年11月12日 - 2017年8月)
|
| 1
|
木谷高明 |
2010年11月12日 - 2017年8月 |
|
| Bushiroad International Pte. Ltd.時期(2017年8月 - 至今)
|
| 2
|
中山淳雄 |
2017年8月 - 2019年4月 |
|
| 3
|
服部大輔 |
2019年4月 - 2021年8月 |
|
| 4
|
平良俊一 |
2021年8月 - 至今 |
|
Bushiroad USA Inc.
| Bushiroad USA Inc.
|
| 序號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1
|
手塚要 |
2012年5月18日 - 至今
|
Bushiroad Asia Inc.
| Bushiroad Asia Inc.
|
| 序號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1
|
樸性俊 |
2024年9月 - 至今 |
|
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
| 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
|
| 序號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有限會社NAKA企畫時期
|
| 1
|
木谷高明 |
2002年10月1日 - 2011年12月26日 |
由木谷高明在Broccoli時期成立
|
| Bushiroad Group Publishing時期
|
| 2
|
木谷高明 |
2011年12月27日 - 2013年 |
2013年與株式會社Bushiroad合併 下設會社併入Bushiroad Group
|
| 遊戲製作公司、工作室 |
|---|
| | 亞洲 | | | | 美洲 | | | | 歐洲 | | 英國 | | | | 法國 | | | | 德國 | | | | 奧地利 | | | | 荷蘭 | | | | 瑞典 | | | | 芬蘭 | | | | 丹麥 | | | | 波蘭 | | | | 捷克 | | | | 烏克蘭 | | | | 俄羅斯 | | | | 西班牙 | | | | 其他 | |
| | | 大洋洲 | | | | 非洲 | | | | 其他 | |
|
注釋
- ↑ 官方新聞稿
- ↑ 2024年6月20日轉交營運權給DONUTS。(企劃官網訊息)
- ↑ 2023年1月起已退出該企劃運營
- ↑ 隨著遊戲於2022年10月28日停服,該企劃已經結束。停服推文
- ↑ 2021年8月4日TCG展開結束,轉移至ReBIRTH for you
- ↑ 2021年11月後TCG展開結束,轉移至LoveLive! Series Official Card Game
- ↑ 2018年2月28日後TCG展開結束
- ↑ 該遊戲已於2023年3月31日15時00分終止線上運營。
- ↑ 2020年8月25日移交回開發方UniqueWave運營
- ↑ 該遊戲已於北京時間2024年9月30日15時00分終止線上運營。サービス終了のお知らせ
- ↑ 該遊戲已於2023年6月30日15時00分終止線上運營。
- ↑ 2022年6月23日退出運營,現由Pokelabo(開發方)和Shaft運營
關於今後的服務運營體制
- ↑ 配合企劃經營權轉移,2024年8月13日起,全版本於所有平台改由原開發者DONUTS接手發行權。
- ↑ 該遊戲日服於2022年1月31日終止線上運營。
- ↑ 該遊戲日服於2024年3月31日14時00分終止線上運營。
- ↑ Bushiroad EC SHOP使用條款
- ↑ クリエイターレーベル発足のお知らせ
- ↑ 官方推特
- ↑ Bout Review 的報導
- ↑ 官方英文新聞稿
- ↑ GameBiz 的新聞稿
- ↑ 2023年9月,朝倉成巳就任Bushiroad Move代表取締役社長之後改表記為「代表取締役社長:朝倉成巳,聲優事務所所長:中尾祐子」
- ↑ 2025年10月,大貫佑介就任Bushiroad Move代表取締役社長之後改表記為「代表取締役社長:大貫佑介,聲優事務所所長:久保佐喜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