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吉卜力工作室系列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龍貓》(日語:となりのトトロ)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與德間書店於1988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由宮崎駿擔任導演。
原作介紹
1988年4月16日上映的宮崎駿作品,與高畑勛的《螢火蟲之墓》同日上映。
講述了一對因為母親生病而搬家到鄉下的小姐妹,與神秘的生物「龍貓」相遇的奇妙經歷。
日本德間集團曾為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週年,在90年代將《龍貓》贈予中國,由長春長春電影製片廠譯為《鄰居託託羅》,但當時由於複雜的原因,上映較少,反響不大。後來,《龍貓》的數碼修復版於上映30週年之際引進中國大陸[2],於2018年12月14日在大陸上映。
劇情簡介
小月的母親生病住院了,父親帶著她與四歲的妹妹小梅到鄉間的居住。她們對那裡的環境都感到十分新奇,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她們遇到了很多小精靈,她們來到屬於她們的環境中,看到了她們世界中很多的奇怪事物,更與一隻大大胖胖的龍貓成為了朋友。
龍貓與小精靈們利用他們的神奇力量,為小月與妹妹帶來了很多神奇的景觀,令她們大開眼界。
妹妹小梅常常掛念生病中的母親,嚷著要姐姐帶著她去看母親,但小月拒絕了。
小梅竟然自己前往,不料途中迷路了,小月只好尋找她的龍貓及小精靈朋友們幫助。[3]
角色介紹
- 草壁五月(小月)
- 故事的主角,草壁家的長女,就讀於小學四年級的十歲女孩。
- 因媽媽生病住院而承擔了家中大部分的家務,並照顧著妹妹小梅。
- 草壁梅(小梅)
- 故事的另一個主角,小月四歲的妹妹,冒失淘氣,性格活潑,善於觀察有趣的事物。
- 草壁達郎
- 小月和小梅的爸爸,32歲,大學考古學教授。
- 平時在家忙於寫論文,也非常喜歡和兩個女兒一起玩鬧。
- 草壁靖子
- 小月和小梅的母親,因生病而暫時住院中。
- 龍貓
- 按設定為1302歲[4],灰綠色的精靈,森林的守護者,以橡子為食物。
- 大龍貓至少有三米高,一般說龍貓就是指的最大的這一隻。
- 中龍貓
- 679歲,身體呈藍色,大約六十公分高。
- 小龍貓
- 109歲,身體呈白色,是三隻龍貓中最小隻的,大約20公分高。可以隨時隱形。
- 貓巴士
- 龍貓的交通工具,有12隻腳,額頭上有像公車的提示牌。與龍貓一樣,一般人無法看見它。
- 煤黑子
- 居住在無人的家中或森林,外型如栗子般的灰塵小妖怪。(後來在《千與千尋》中再度串場。)
- 大垣勘太
- 住在草壁家附近的小男孩,喜歡小月,卻又很容易害羞,常做出一些不坦率的行為。
傲嬌?
- 勘太的奶奶
- 勘太的奶奶,在草壁一家剛搬來鄉下時就給予幫助。(後來在《紅豬》中再度串場。)
- 滿子
- 小月的同班同學。
STAFF
- 原作、編劇、導演:宮崎駿
- 製作人:原徹
- 執行監製:德間康快
- 企劃:山下辰巳、尾形英夫
- 原創音樂:久石讓
- 美術指導:男鹿和雄
- 作畫:佐藤好春
- 原畫:丹內司、大塚伸治、篠原徵子、遠藤正明、河口俊夫、田中誠、金田伊功、近藤勝也、二木真希子、山川浩臣、田川英子
- 原畫協助:MAD House、新川信正、岡村豐、工藤正明
- 動畫:坂野方子、諸橋伸司、大谷久美子、橫田喜代子、田中立子、松井理和子、服部圭一郎、水谷貴代、椎名律子、遠藤ゆか、尾崎和孝、手島晶子、巖柳惠美子、宮崎なぎさ、前田由加里、竹繩尚子、岡部和美、新留理惠、岡田正和、山懸亞紀、日暮恭子、渡邊惠子、福富和子
- 動畫檢查:立木康子、館野仁美
- 色彩指定:水田信子
- 色彩設計:保田道世
- 色彩檢查:本橋政江
- 攝影指導:白井久男、黑田洋一
- 剪接:瀨山武司
- 調整:井上秀司
- 音響監督:斯波重治
- 音響監督助手:淺梨なおこ
- 錄音:住谷真、福島弘治、大谷六良
- 音響後期製作:Omnibus Promotion
- 錄音室:東京電視中心
- 音效效果:佐藤一俊
- 音樂製作:三浦光起、渡邊隆史、株式會社德間Japan Communications Co.
- 底片沖印:東京現像所
- 製作助理:田中榮子
- 製作進行:木原浩勝、川端運俊之
- 演出助手:遠藤徹哉
- 特效:谷藤薰兒
- 效果助手:小野弘典
- 台詞編集:依田章良
- 製作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
- 片名抬頭:高具Atria
- AnimeToRoToRo人員:伊藤廣治、石井明子、川村忠輝
- Studio Fantasia人員:吉田肇、長野順一、大田正之、北村直樹、山本剛
- 協力:德間書店Animage編集部、博報堂
- 龍貓製作委員會:鈴木敏夫、龜山修、加藤博之、金子彰、粘谷昌宏、白石彥五郎、田所稔、小鷹久義、大塚勤、小林智子、佐佐木崇夫、橫尾道男、朝生茂、坪池義雄、吉田哲彥
CAST
日文配音版
中國大陸配音版
公映版 / 高清重映版
台灣地區配音版
- 草壁五月(小月):傅其慧
- 草壁梅(小梅):陳若甄
- 草壁達郎(爸爸):康殿宏
- 勘太的奶奶(婆婆):崔幗夫
- 勘太的母親:陳季霞
- 勘太的父親:陳幼文
主題歌
片頭曲(OP)
- さんぽ
- 歌:井上杏美
- 作詞:中川李枝子,作曲、編曲:久石讓
片尾曲(ED)
印象曲
- 風のとおり道
- 歌:杉並兒童合唱團
- 作詞:宮崎駿,作曲、編曲:久石讓
- すすわたり
- 歌:杉並兒童合唱團
- 作詞:中川李枝子,作曲、編曲:久石讓
- おかあさん
- 歌:井上杏美
- 作詞:中川李枝子,作曲、編曲:久石讓
- まいご
- 歌:井上杏美
- 作詞:中川李枝子,作曲、編曲:久石讓
- ねこバス
- ふしぎ しりとりうた
- 歌:森公美子
- 作詞:中川李枝子,作曲、編曲:久石讓
- ドンドコまつり
- 歌:井上杏美
- 作詞:W.CITY製作部,作曲、編曲:久石讓
- 小さな寫真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日本 |
1988年04月16日
|
中國大陸 |
1992年
|
美國 |
1993年05月07日
|
巴西 |
1995年03月08日
|
瑞典 |
1995年07月09日
|
芬蘭 |
1995年10月21日
|
西班牙 |
1995年
|
法國 |
1999年12月08日
|
韓國 |
2001年07月27日
|
瑞士 |
2002年08月28日
|
台灣地區 |
2002年11月14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07月08日
|
英國 |
2006年03月27日
|
希臘 |
2007年01月19日
|
挪威 |
2007年03月30日
|
丹麥 |
2007年03月30日
|
德國 |
2007年05月04日
|
土耳其 |
2007年07月06日
|
波蘭 |
2007年09月28日
|
俄羅斯 |
2008年03月20日
|
義大利 |
2009年09月18日
|
墨西哥 |
2010年05月15日
|
冰島 |
2011年09月25日
|
紐西蘭 |
2012年08月11日
|
智利 |
2013年06月19日
|
德國 |
2014年01月17日
|
以色列 |
2014年07月12日
|
中國大陸 |
2018年12月14日(重映)
|
票房
本片配給收入為5.88億日元,票房約為11.7億日元。
2018年在中國大陸上映,5天內票房超過1億元,是第九部在中國內地市場票房破億的日本動畫電影。在中國大陸最終取得了1億7368萬元人民幣的票房,在2018年中國大陸上映的日本電影中排名第二(次於《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
獲獎
- 1998年度第6屆日本動畫大賞:ATOM獎、最優秀作品獎、腳本部門最優秀獎、美術部門最優秀獎、主題歌部門最優秀獎
- 1998年第11屆《Animage》作品獎第1名
- 1988年度第12屆山路文子電影獎:最佳電影獎
- 1998年度第13屆報知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 1988年度第24屆電影藝術十大電影:日本電影第1名
- 1998年度第31屆藍絲帶獎:特別獎
- 1988年度電影旬報十大電影:日本十大電影第1名、讀者選出日本十大電影第1名、讀者選出日本電影導演獎
- 1988年度每日電影獎:日本電影大獎、大藤信郎賞
- 1988年度日本電影Japanpen:年度五大作品、日本繪畫部門第2名
- 1998年度昭和63年(第39回)藝術選獎文部大臣獎
- 1998年度昭和63年厚生省·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特別推薦
- 1988年度Cine-Front雜誌十大電影:日本十大電影第1名
- 1988年度全國電影協會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 1989年第10屆橫濱電影節:年度10大優秀電影第2名
- 1989年第20屆星雲獎多媒體部門
- 2010年英國《Empire》雜誌評選:世界前100大電影第41名
- 第3屆AVA國際映像Softair:影像部門動畫獎
- 第29屆優秀電影鑑賞會會員選出十大電影:日本電影第4名
- 藝術選獎藝術作品賞
- 文化廳優秀電影製作獎勵金交付作品
- CityRoad週刊讀者票選1998年Best10:最佳日本電影第1名、最佳導演第3名
- 入圍土星獎最佳類型視訊獎
影響
- 作品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龍貓的形象在吉卜力工作室後續的作品中多次出現,吉卜力工作室的徽標也是龍貓的形象。
- 1994年12月31日發現的小行星10160被命名為Totoro,由來即是本作品。
- 龍貓也是毛絲鼠的別稱,因其外貌與龍貓相似而得名。
趣聞
- 宮崎駿的一生之敵:宮崎駿一直想創造出超越龍貓的角色,在宮老創作波妞的時候,鈴木敏夫如是說。
- 票房:龍貓與螢火蟲之墓同時上映後票房均十分慘澹。(酒香也怕巷子深)
關聯作品
- 小梅與小貓巴士
- 2002年起在吉卜力美術館展出的14分鐘短篇作品,為《龍貓》的後續外傳。[1]
日本1980年代動畫 |
---|
| | | 1980年 | | | 1981年 | | | 1982年 | | | 1983年 | | | 1984年 | | | 1985年 | | | 1986年 | | | 1987年 | | | 1988年 | | | 1989年 | |
|
注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