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嘞 這裡還少一張圖片? | ||||
基本資料 | ||||
key | val | {{#var: key}} | {{#var: val}} |
降魔是遊戲《櫻花大戰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一個設定。「降魔」指「降臨的魔界力量」或「降臨的魔物」,而並非「降服妖魔」之意,所以應該讀「jiàng mó」。
「降魔」是櫻花大戰中最主要的魔物設定,其概念源頭可追溯至十六世紀日本戰國時代。
當時,伊豆國田方領主、關東霸主北條氏綱企圖稱霸日本,在其領地大和的主城聖魔城,秘密組織108位陰陽師開展「降魔實驗」。該實驗旨在「讓魔降臨」,北條氏綱為達成目的,不惜施行「放神之儀」以解放魔界力量,還在城內秘密研發兵器靈子櫓積蓄能量。然而,實驗最終失敗,靈子櫓失控暴走,致使聖魔城及其周邊土地和居民遭受魔界汙染。
為防止事態惡化,北條氏綱與裡御三家聯合,動用五千名咒術師,藉助魔神器之力,將大和地區連同數萬居民沉入大海封印,形成現今的江戶川(東京灣),並以河川淨化之法[1]維持封印。施行淨化之法後,北條氏綱離奇失蹤。此段歷史被後世當權者掩蓋,在少數留存的文書中被稱為「黑歷史」。
儘管進行了封印,但大和地區無辜犧牲的數萬居民怨念深重,在當地魔力影響下,孕育出了名為「降魔」的生物。降魔是大和居民怨念與魔界力量結合的幻之生物,也是怨念與魔力融合的實體化形態。
1536年(天文四年),武藏國附近的小村落首次確認降魔出現,此後各地陸續有降魔出沒的消息。由於初期降魔活動規模小、目擊者難倖存,且受統治者信息封鎖,降魔長期被視為幻想中的魔物。數十年後,德川家臣蘆名天海發現降魔存在,並嘗試用咒術控制降魔為己所用。
1600年(慶長五年),在決定日本未來歸屬的關原之戰中,天海首次將降魔投入實戰,助力德川軍佔據上風。天海意識到降魔力量的可怕,出於維護德川幕府統治穩定的考慮,提出江戶(東京)靈力防衛對策:在上野的江戶鬼門所在地,建設關東天台宗[2]總山寬永寺以鎮護鬼門;同時建立江戶五色不動,將宗教統制力量注入江戶各神社和寺廟。這些舉措為江戶施加了多重封印,使得天海逝世後的300多年間,降魔活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1637年(寬永十四年),島原之亂爆發,幕府軍起初潰敗,天海再次動用降魔扭轉局勢,次年動亂得以平定。
1643年(寬永三十九年),蘆名天海離世。
1657年1月(明歷三年),因明歷大火,降魔大規模出現,這是史上首次有降魔出現的記載,最終由裡御三家使用魔神器平息,相關文獻為《百鬼妖怪襲來之圖》。
1804年(文政元年),在大江戶城(東京)地底發現巨大地下空洞,後被命名為「大江戶大空洞」。
1850年(嘉永三年),星龍計畫在大江戶大空洞啟動,當時未有人意識到該計畫會對帝都地脈造成破壞。
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維新後,東京快速發展,建設過程中天海所設封印逐漸遭到破壞,降魔開始顯現出沒徵兆。初期出現的多為少量小型降魔,對人類威脅較小,未引起政府重視,為後續降魔相關事件埋下隱患。
十九世紀末,因星龍計畫[3]破壞帝都地脈,封印減弱,太正初年大量降魔出現,爆發了「第二次降魔戰爭」。
1918年(太正七年)1月,帝國陸軍對降魔部隊展開決戰。擁有「破邪之力」的真宮寺一馬以犧牲自己為代價,使用魔神器成功封印降魔,降魔戰爭終結。
1924年(太正十三年),叉丹利用前一年天海的六破星降魔陣進一步削弱封印,引發「第三次降魔戰爭」。
此後,黑鬼會與D.S.社使用的多為由降魔加工而成的降魔兵器,與原生降魔已無直接關聯。很多勢力憧憬降魔的力量,但皆無法徹底掌控,最終引火燒身。降魔也從一開始的純生物形態進化出了意識。分化為上位降魔和下位降魔。上位降魔已經具有接近於人類的智慧。
1930年(太正十九年),上位降魔的究極進化誕生了史無前例的「降魔皇」。降魔皇實力之強,直接導致了第四次降魔戰爭的爆發,為了對抗降魔皇,帝國、巴黎、紐約三大華擊團集合所有人的靈力,使用神器帝劍創造了帝都的鏡像時空位面「幻都」,相當於和降魔皇一同被「封印」於幻都。史稱「二都作戰」。
1940年(太正二十九年),世界各地再次出現降魔。第三屆世界華擊團大戰開幕式上出現了神似真宮寺櫻的上位降魔「夜叉」。最終雖然幾大華擊團粉碎了上位降魔妄圖復活降魔皇的陰謀,但和平的日子不知又會持續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