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條目記述的內容或行為,在現實中可能違反特定國家、地區的刑法,構成犯罪。
萌娘百科鄭重提醒您:請勿將本條目內任何內容用於您所在地區法律或人道主義精神所禁止的行為。萌娘百科以及條目編輯者對此
不承擔任何責任。
“ |
親になるのに資格試験が無い、というのが恐ろしい。 |
” |
——伊坂幸太郎,アイネクライネナハトムジーク
|
毒親(日語:毒親)是ACG次文化中的人物屬性。
簡介
毒親一詞最早源於1989年,美國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在其著作《Toxic Parents: Overcoming Their Hurtful Legacy and Reclaiming Your Life》中提出。書中,Toxic Parents是作者自創的概念,不是正式的學術用語,作者用來指代那些「支配孩子的人生,並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父母」。
1999年,隨著玉置悟翻譯的日語譯本在日本出版,毒親()這一譯語由此進入日本社會,並逐漸傳播開來。其後,日本的腦科學家、心理學家等專家紛紛對該概念進行不同解讀,並陸續出版了大量相關著作。
關於「毒親」的形象,專家們的描述各不相同:有的獨裁專制、過度干涉,有的過度保護或施加冷暴力,有的習慣言語攻擊甚至肢體暴力——形式各異,但其共通點是對孩子成長帶來嚴重負面影響,甚至讓子女終身難以擺脫。
若用中文的通俗表達,「毒親」大致可理解為「不合格的父母」。
生育權是普世價值認可的基本人權,意味著任何人都有權生育子女,它不像駕駛那樣需要門檻和執照。
此外,父母在養育子女過程中往往缺乏外部監督,幾乎完全依其個人意志行事。
然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父母的性格、品行、教育方式往往決定著孩子能否健全發展。
正如前面所說,任何人都有權生育子女,但由於每個人的素質良莠不齊,並不是所有原生家庭都是幸福的,也不是所有父母都適合為人父母。
俗話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若遇到人格健全、教子有方的父母,孩子將受益終生;反之,若生於扭曲、暴虐或無知的家庭,則可能深受其害,甚至影響未來人生。
投胎彩票(Lottery of Birth,親ガチャ)這一哲學概念表明,孩子的出生環境——包括原生家庭、父母的身份、家庭的財富狀況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都是孩子根本無法選擇的。出生本質上是一場依靠運氣的隨機事件,這決定了其不公平的本質。因此,孩子本就不應為自己的出生負責。
儘管如此,什麼樣的父母才算得上是合格,從未有統一量化的標準。由於成長環境不同以及個體差異,也不存在適用於所有人的養育方式。
個人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雖是重要因素,但並非決定性的唯一因素,社會環境等其他因素也同樣起著作用。
有些人傾向於把生活中的問題完全歸咎於原生家庭,這可能受到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的影響,其抱怨未必合理。因此,在評價他人的家庭問題和親子關係時,應綜合全面考慮各方面因素,避免輕率下結論。
類型
日本網絡文化中,毒親通常表現出以下幾個典型特徵和行為,其中一些甚至可能涉及違法。
- 過干涉:父母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決策和情感,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性。這種行為通常包括過多的決策幹預、情感控制、對生活瑣事的干涉以及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
- 過保護:父母過度關心和照顧孩子,限制其獨立性和自主發展。這種行為表現為過分關注孩子的安全、避免孩子遭遇挑戰、代替孩子做決策或解決問題,甚至幹預孩子的社交和情感生活。
- 專制·支配型教養方式(Authoritative Parenting):父母採取嚴厲的控制方式,強調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規則,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這種方式的父母通常較少與孩子溝通,傾向於命令式的管教,而不鼓勵孩子表達意見或自主思考。
- 冷暴力·育兒放棄:父母忽視或疏遠孩子,未能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基本關愛、照顧和支持,導致孩子發育遲緩、心理問題、社交障礙,行為偏差。
- 精神虐待:通過語言、行為或態度傷害孩子的自尊和心理健康,表現為侮辱、貶低、威脅、恐嚇、操控或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 身體虐待:通過暴力或過度體罰來控制或懲戒孩子,表現為打罵、推搡、捆綁或其他形式的身體傷害。
- 情緒不安定·缺乏共情:父母自身情緒波動大、自我認同感低,難以控制情緒,導致他們難以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感情需求。
-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也就是道德綁架:通過操控孩子的感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通過「你考慮過我有多辛苦嗎?」等語言讓孩子感到內疚或負罪,或將孩子的行為轉化為父母的受害理由。
- 精神心理上的病態:有些父母因精神心理上的問題,自身需要支持和保護,導致難以履行父母職責。極少數父母甚至可能具有反社會或自戀型人格特徵,會為了自身利益利用甚至拋棄子女。
具有此屬性的典型角色
此處僅列舉幾位具有本萌屬性的
典型人物作為示例。更多請查閱
分類:毒親。
此處列表只是列舉具有本萌屬性的
幾名典型人物(注)作為示例。
如果你想查找更多具有本萌屬性的人物,請查閱
分類:毒親。
請不要向本列表大量添加、羅列人物。當列表中人物過多時,請不要繼續添加新角色,而是僅在對應角色條目底部添加分類即可。
(真的是幼女企劃嗎?)
萌與萌屬性 |
---|
| | | | | 血緣關係、人際關係類 |
---|
| 【家庭 / 家族】 | | | 【學校 / 社會】 | | | 【戀人相關】 | | | 【人際組合】 | |
|
| | 相貌、體型特徵類 |
---|
| 【髮型】 | | | 【髮色】 | | | 【瞳色】 | | | 【眼型】 | | | 【眼、眉部】 | | | 【耳朵】 | | | 【臉部】 | | | 【口部】 | | | 【胸部】 | | | 【臂、手部】 | | | 【腰、腹、臀部】 | | | 【腿、腳部】 | | | 【附屬器官】 | | | 【皮膚】 | | | 【化妝】 | | | 【特殊】 | | | 【複合型】 | |
|
| | 服裝、飾品、著裝狀態類 |
---|
| 【服裝】 | 【整體風格】 | | | 【上裝】 | | | 【下裝】 | | | 【內衣】 | | | 【內褲(底褲)】 | | | 【泳裝】 | | | 【校服】 | |
| | 【帽子】 | | | 【眼鏡】 | | | 【上肢】 | | | 【襪子】 | | | 【鞋子】 | | | 【飾品】 | | | 【裸裝】 | | | 【特殊服飾】 | | | 【服飾搭配】 | |
|
| | 職業、身份、種族類 |
---|
| 【職業】 | 農業 | | | 工業 / 手工業 | | | 科技 / 教育 | | | 文藝 / 娛樂 | | | 體育 | | | 衛生 | | | 商務 / 經營 | | | 交通 / 運輸行業 | | | 服務業 | | | 政 / 軍 / 法 | | | 公共服務 | | | 宗教 | | | 綜合 / 其他 | | | 架空職業 | |
| | 【身份】 | 君主相關 | | | 豪貴相關 | | | 組織 / 團隊 | | | 軍事相關 | | | 違法相關 | | | 種族 / 地域 / 出身 | | | 架空相關 | | | 無業相關 | | | 形象相關 | | | 綜合 / 其他 | | | 作品中地位 | |
| | 【校內職業、身份】 | | | 【種族】 | |
|
| | 武器、道具類 |
---|
| 【日常用具】 | | | 【文具】 | | | 【勞動工具】 | | | 【一般武器】 | 冷兵器 | 【銳器】 | | | 【鈍器】 | | | 【遠程 / 暗器】 | | | 【防具 / 特殊】 | |
| | 槍械 | | | 魔法 / 法術兵器 | | | 其他兵器 | | | 武器特徵 | | | 武器搭配 | |
| | 【體育用品】 | | | 【音樂用品】 | 撥弦樂器 | | | 拉弦樂器 | | | 木管樂器 | | | 銅管樂器 | | | 自由簧樂器 | | | 鍵盤樂器 | | | 打擊樂器 | |
| | 【食物 / 飲品】 | | | 【輔助性工具、設備】 | | | 【其他道具】 | | | 注 | |
|
| | 語言、動作、表情類 |
---|
| 【語言 / 文字】 | | | 【行為動作】 | 綜合行為 | | | 超自然行為 | | | 思想行為 | | | 毛髮行為 | | | 頭部行為 | | | 軀幹行為 | | | 上肢行為 | | | 下肢行為 | | | 站立行為 | | | 運動行為 | | | 休息行為 | | | 互動行為 | |
| | 【肢體語言】 | | | 【禮節專題】 | | | 【表情】 | |
|
| | | | | | | | 更多擁有此萌屬性的人物 |
|
注釋與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