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日本傳統色 |
---|---|
其他表述 | 和色、和名の色、日本傳統色系 |
相關條目 | 顏色 |
日本傳統色(日語:日本の伝統色),是日本人總結的顏色命名體系,有多種版本。是日式ACG次文化的一種。
古代的日本人善於從各種日常之中獲得色彩的靈感,並以不同的視角賦予各種色彩獨一無二的地位,並更進一步應用於繪畫、工藝、織染,甚至文學與詩歌上。最終集合成一整套的「日本傳統色」(部分版本又稱「和色」)。但並沒有統一標準,目前有250色版、465色版、458色版等[1],其名稱在不同書籍中也不盡相同。簡單的說就是萬色皆可名,你名非我名
在日本的文化藝術中,隨處可見傳統色的影子。從平安時代的女性們身上,看見和服的典雅配色;從日式中,一窺白山綠水的調和色彩;在千年古城的堂奧裡,看見代表昔日風華的金燦色澤。從日本短暫的歷史中一路累積而來,形成了撫子色、藤色、櫻色、山吹色、鶯色、水色、菫色……等等。古時候的日本人,過著與自然緊密相連的生活,他們感受四季更迭,體會自然之美,久而久之,便學會了從自然截取色彩,然後把自然的顏色「穿」在了自己身上。
明治時代和一戰時期的「傳統色」,主要命名來源於植物,動物,自然現象等等,與印染工藝也有一定聯繫。在內田廣由紀所著的《和の色事典》中記載了部分傳統色的來源。比如
在日本ACG作品中,隨處可見「傳統色」的影子。比如《名偵探柯南》就多次用到,包括「緋色篇」的「緋色」,「紺碧之棺」的「紺碧」,「紺青之拳」的「紺青」,「唐紅的戀歌」的「唐紅」,漫畫File.1129~1133標題裡的「硃砂色」、「梔子黃」、「鉛灰色」、「薄墨色」和「茜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