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娘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貢獻者:
1249642580046.jpg
基本資料
本名 颱風
別號 颶風 氣旋風暴 旋風 etc.
出身地區 地球的海洋【東南太平洋以及北冰洋除外】
活動範圍 地球的海洋及沿海地區【東南太平洋以及北冰洋除外】
所屬團體 氣旋娘
親屬或相關人
木星大紅斑娘 龍捲風娘 溫帶氣旋娘 副熱帶氣旋娘 寒帶氣旋娘

颱風娘是大氣現象及自然災害颱風的擬人化萌娘。

颱風娘簡介

颱風娘是一種黑化的大氣現象,能產生難以估計的自然災害。據傳她們是由天氣娘大氣娘那裡召喚來的。

颱風娘在沒有完全成長前,稱為熱帶擾動娘,而熱帶氣旋娘主要出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

而東南太平洋因為特殊原因,沒有熱帶氣旋娘出生。

根據熱帶氣旋娘出生地的不同,成長後的叫法也不同。

出生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娘成長後一般被稱為颱風娘;出生於東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熱帶氣旋娘成長後一般稱為颶風娘;出生於北印度洋的熱帶氣旋娘成長後一般稱為氣旋風暴娘;而在南半球出生的一般稱之為旋風娘。

颱風娘從誕生之始就開始黑化,越來越暴力。

有些傲嬌的颱風娘需要登錄複數個陸地後才肯消失,使得大眾頗為苦惱。較經典一個例子是2009年第7號颱風天鵝娘,TA在當年8月3日出生,直至8月9日才消失。其詭異的路徑讓天氣預報員和受影響民眾都為之抓狂。

400px-01200000026582136353803566505.png
當年天鵝颱風孃的路徑

並且有一定幾率會同時出現複數個颱風娘,最高記錄是在西北太平洋一次性出現了5個颱風娘。

如1960年8月23日的五台共舞。14號卡門娘(Camen)、15號貝絲娘(Bess)、16號艾琳娘(Elaine)、17號黛拉娘(Della)、18號費依娘(Faye)。 共舞數據來自於兔子中央氣象台娘哦~


結構

一個成熟的颱風娘,一般有三個結構

風眼

風眼是位於熱帶氣旋旋轉中心的相對平靜區域。風眼內可能無雲或由低雲和中雲填充,是熱帶氣旋近海面氣壓的最低點。風眼內的風速顯著低於外圍區域,通常不超過24 km/h,很少或無雨,其內部盛行下沉氣流,靠近眼牆的邊緣區域為氣旋性渦度的上升氣流。風眼內部和上方大氣的位勢溫度要高於其周圍環境 風眼尺寸的常見取值在35KM左右,隨著高度升高而增長,且北半球熱帶氣旋的風眼直徑通常小於南半球熱帶氣旋。熱帶氣旋的強度對風眼直徑敏感,給定相同的熱力和動力學條件,風眼直徑小的熱帶氣旋具有更高的最大潛在強度 隨著熱帶氣旋生命階段的變化,風眼的幾何特徵會發生改變。快速增強的颱風娘擁有小、清晰且高度對稱的風眼,有時被稱為針眼、成熟期熱帶氣旋擁有對稱的圓形風眼,且風眼被連續的眼牆包圍,在衛星微波底層掃描上可以看到有完整的整圈的眼牆。不完全的熱帶氣旋具有不規則的風眼,例如眼牆不閉合、形態不對稱或殘片狀的風眼。風眼的動態變化在熱帶氣旋的業務天氣預報中可作為參考。

眼牆

眼牆是圍繞颱風娘風眼形成的塔狀直展雲系,高度可由海平面伸展至流層頂,對熱帶海域而言,該高度約為15 km。眼牆內包含旺盛的對流活動並在對流層中層形成潛熱釋放。眼牆也是熱帶氣旋內風速和單位降水率最大的區域,對眼牆的最大風速進行觀測可以估計熱帶氣旋的強度 一個成熟的、強烈的颱風孃的眼牆在衛星底層掃描圖上會有完整一圈的眼牆回波。

400px-1616MERANT%E5%BA%95%E5%B1%82.png
莫蘭蒂孃的底層掃描,實在太強了

關於眼壁置換

當一個颱風娘足夠強大時(通常需要鷹醬打出C2以上的分數)一般會發生眼壁置換。強大的颱風娘抽吸力很大,會增大颱風娘喝下的水汽量與冷凝量,又反過來進一步增強颱風孃的抽吸力。但大海麻麻的水汽的蒸發速率是有限的,抽久了就沒水可抽,反而會抽進幹空氣娘,從而讓颱風孃的冷凝量和自身強度打折,相應的眼牆將因此張開。從新眼張開的高度到原眼的高度之間是一個已經脫離了颱風娘管控之中的渦旋。由於慣性的作用,這個渦旋一般會維持一段時間,然後後自行消散。這個渦旋的中空部分就是人們經常看到的所謂的『內眼』。 對於一個颱風娘來說,眼壁置換是有可能失敗的,但如果成功將有利於在機構娘那裡拿到一個好看的評價。 (成功的標誌:內眼減弱並併入外眼,或直接減弱消亡) (失敗的標誌:外眼牆減弱同時內眼擴大或內外眼同時減弱) (更奇葩的情況:眼壁置換失敗之後,內側的眼壁消失,外部眼壁卻沒有及時收縮到中心區,CDO被排斥在周邊地區,中心無法形成新的對流,於是就留下了一個超級大風眼)

出生

出生方式一般有4種

熱帶洋麵出生

在海洋媽媽那裡,大量的水汽因為高溫被蒸發到空中,於是在那裡形成的一個低壓娘,這就是颱風孃的前身。後來周圍不斷向內流動的空氣也因為高溫而上升。。。隨著氣壓的降低氣壓和地轉偏向力對颱風娘的影響越來越大,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這就是熱帶擾動娘。只要氣溫和水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擾動娘就會慢慢成長,最後成長為颱風娘。

溫帶氣旋娘變性

在遙遠的北方有一隻小小的出生在北方寒冷陸地或海洋上的溫帶氣旋娘,她從小就嚮往赤道赤道附近的溫暖海洋。於是有一天,她終於掙脫開媽媽西風槽孃的手,獨自一人向南邊走去。在那裡,海水溫暖了她寒冷的內心冷鋒娘消失,暖鋒前推與前方暖空氣對接。高空冷中心變為暖中心與地面中心重合最後這個溫帶氣旋娘成功的激活了CISK機制,正式成為了颱風娘!

   颱風白海豚娘就是溫帶氣旋轉變的颱風娘(儘管最後被媽媽西風槽娘發現並被抓回西風槽重新變為溫帶氣旋娘)

東風波娘發展

東風波娘出生在低緯度熱帶地區,出生時屬性可為冷性也可為暖心。在天氣分析圖為倒槽狀,即倒V型。剛出生時的東風波娘為正壓機制。在暖濕氣流不斷上升冷凝的過程中,讓東風波娘的系統擾動位能不斷增加,轉換為擾動動能。

西太平洋東風波娘概述

大部分西太平洋東風波娘出生於西太平洋東部,體格很大,波長約有2000KM,且可以向上擴展到300百帕的位勢高度。在850Hpa位勢上,經向風力可以達到5-10m/S(咳咳,東風波就先說到這裡,現在是颱風娘時間)

一般情況下,東風波娘成為颱風孃的機率很低。只有一至二成的成功率。

大西洋東風波娘概述

大西洋東風波娘體格約2000-4000KM。最大強度出現於700~500百帕等壓面之間。波的軸線隨高度向東傾斜,波軸後方的東南氣流中,有低空氣流輻合,而且有上升運動,常出現壞天氣;在波軸前方的東北氣流中,有低空氣流輻散,而且有下沉氣流,天氣晴朗.

她們大部分出生於非洲大陸,哦~多麼讓人絕望的地方,但她們並沒有命運屈服!既然沒法去歐洲,那麼就去美洲吧,反正臉也會白一點。於是啊,她們以每天5-7個經度的速度日日夜夜的向著美洲大陸(充滿了單抽出金色傳說的地方)前進。

背風低壓發展

背風低壓娘處於溫暖的水域,擁有極為優良的大氣條件。激活CISK機製成為熱帶擾動娘,最後成長為颱風娘。

關於CISK機制

CISK機制全稱第二類條件不穩定,指的是天氣尺度的低壓擾動和小尺度積雲對流間的相互促進,通過這種正反饋作用,使得天氣尺度的低壓擾動不穩定發展,同時積雲對流也得到加強。查尼和伊萊亞森(Eliassen)提出CISK理論,並基於此理論對颱風的發生髮展給予了動力學解釋。 一個熱帶擾動娘,通過上部摩擦層的摩擦輻合,即通過埃克曼抽吸作用,使潮濕空氣強迫抬升,水汽不斷冷凝引起積雲對流發展。與此同時積雲對流發展過程中凝結潛熱大量釋放而加熱大氣,使低壓中心上空氣溫升高,地面氣壓下降,出現指向中心的流入氣流。由於絕對角動量守恆原則,低壓的切向風速也將隨之增大,亦即低壓環流加強。天氣尺度低壓環流加強的結果,埃克曼抽吸更厲害,積雲對流更旺,凝結加熱更強。……如此循環,造成積雲對流與低壓環流間的正反饋,使低壓不穩定發展,最後可形成颱風一類強熱帶氣旋。

敵人

很強的垂直風切變娘

和水平風切變娘完全不一樣,垂直風切變娘可以說是颱風孃的死敵,能力不強的颱風娘會被能力較強的垂直風切變娘直接抑制成長甚至是導致身體縮水。當然如果是像帕特里夏娘和海燕娘這樣的砲姐、奈亞子戰鬥力的颱風娘,她們自帶的高空反氣旋娘也是可以抵抗一些不強的垂直風切變娘。當然,如果遇上了泛白了的垂直風切變娘,海燕娘和帕特里夏娘也得乖乖的被撕♀開水汽衣服。地面上升的濕熱空氣因為的垂直風切變娘而被吹散,使其潛熱無法集中釋放,從而扼制了颱風娘向上發展與身體結構的建立。

最知名的案例當然是2019年北冕那史無前例的超級CCC惹(北冕座超新星)!

原因

就像一個人左手被人向左拉,右腳被人向右拉一樣。颱風娘會難受,同時垂直風切變娘會把颱風孃的高空結構與低空結構吹散開,導致衣服(雲系)被吹開,並使其潛熱無法集中釋放,從而扼制了颱風娘向上發展與身體結構的建立。甚至是導致颱風娘身體的縮水(霧

乾冷空氣

這對颱風娘說可以是既是敵人又是隊友的存在了。她有時能幫助颱風娘鞏固江山;有時也能在背後捅颱風娘一刀。

原因

較弱乾冷空氣娘會進入颱風娘身體的中高層,而由於熱力不穩定條件增強,客觀上利於颱風娘的發展。但是,如果乾冷空氣娘的勢力過於強大,那麼她們會侵入颱風娘的每一個地方,將其的水汽衣物全部侵蝕。導致颱風娘變成「幹颱風娘」。比如2015年的燦鴻娘和2011年的梅乾菜「梅花娘」。

陸地娘

颱風娘推倒登陸陸地娘時,陸地孃的反抗摩擦力會不斷的消耗台鳳孃的能量,同時高山也會破壞颱風孃的結構,會進一步的加速颱風孃的減弱。

根據JTWC,2020年王者天鵝娘170kts登陸,出海時僅剩30kts(慘)

李氏力場

這疑似是誠哥自帶的一種防止颱風娘在珠三上岸的特殊力場(壞笑)雖然有時也會失效。。。

八號喇?誠哥叫你記得聽朝準時返工呀

走位

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娘

正常走位

西北太平洋颱風娘的走位在正常的情況下有三種。

平西型走位

颱風娘在菲傭東側的海洋媽媽那裡出生後,周圍沒有足夠大的引導氣流能引導颱風娘的路徑。此時,颱風娘自能靠自己去探索寬闊的海洋,於是她用了自己的內力讓自己移動。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的內力是向西北的,但是由於副熱帶高壓娘的影響,引導氣流會讓颱風娘一直往西走,直到接近廣西娘、海南娘和廣東娘。 這種走位一般在初春和深秋常見。

抗日型走位

颱風娘在菲傭東側的海洋媽媽那裡出生後,先往西北方向走,被副熱帶高壓牽引逐漸往北走。最後颱風被西風槽娘拉走,朝棒子半島和腳盆方向前進,在那裡進行了變性手術>。【由熱帶氣旋娘變為溫帶氣旋娘副熱帶氣旋娘!迎來新的台生!】(霧 這種走位在夏天和秋天常見。

西北型走位

颱風娘在菲傭東部的海洋媽媽那出生後,會被一股朝著西北方向的南風所引導。颱風娘在這股深厚氣流的引導下,從菲傭以東洋洋媽媽出生後開始,向西北方向移動,經巴士海峽娘登陸兔子台灣娘,再穿過台灣海峽娘向廣東娘東部或者福建娘沿海靠近,在台灣娘、福建娘、廣東娘等一帶沿海登陸。如果颱風娘的出生緯度較高,就會穿過琉球群島蘿莉,在兔子浙江娘、上海娘、江蘇娘一帶沿海登陸,甚至到達山東娘、遼寧娘一帶。沿此路徑移動的颱風娘對兔子台灣娘、廣東娘東部和福建娘影響最大。 這類颱風多見於7月下半月到9月的上半月。


藤原效應(雙颱風效應)時的走位

既然是地球之癌搞的效應,那麼讓地球上的颱風搞搞事情自然就不是難事啦

颱風娘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會搞百合。當然,百合的類型也不一樣。

1:當雙方都是強攻的颱風娘的時候,她們會相互的進行影響~兩隻能力旗鼓相當的颱風娘相遇時,兩者會以同一個中心互旋。到了其中一隻颱風娘 被其他天氣系統娘影響或無法擋另一隻颱風娘的攻勢的時候才會脫離相互對攻的情況。如2009年的莫拉克娘和天鵝娘。

2:當其中一隻是強攻,其中一隻是弱受時,強攻會因為內心極強的佔有慾而支配弱受颱風娘的路徑,使弱受颱風娘沿著強攻颱風娘如2002年的風神和鳳凰,以及1988年的Kit娘和Mamie娘。

3:當然,有些颱風娘攻的非常徹底,內心的控制慾非常的強。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支配其的行動權了。這些颱風娘更想說:「我全都要!」非常攻的那隻颱風娘會把弱受颱風娘吃♀掉!令她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份。當然,這得要在沒人看得到管的地方才能進行比如桑美娘和寶霞娘

其實桑美和寶霞不是標準的台吃台,而是寶霞登陸減弱之後桑美吸收了其對流雲系。同年的悟空和清松是更為標準的台吃台案例(悟空吃清松)。網絡上最出名的案例是2011年的馬鞍和蠍虎,其中蠍虎在被CMA編號6小時之後便被停編,巔峰強度也只給了18m/s。JTWC更是隻給了30kts

4:兩隻有的時候會糾纏在一起,不分勝負或者雙方敗北。比如說1994年的Pat和Ruth這一案例,Pat在Ruth生成並與其互旋之後快速減弱並與Ruth合為一體,最終合成的Pat也沒能夠有明顯的再增強;1989年Nancy和Owen(這一對更傾向於CP了)在相近的時候生成,兩者在生命的全程都未遠離而一直在藤原,副作用便是兩隻都生成在超強颱風的生成位置卻只有普通颱風的強度

5:有的時候雙方態度都很不清晰,就產生了一系列的奇怪路徑。寶島四大怪台——1986年颱風Wayne,1991年颱風Nat,2001年颱風百合,2012年颱風天秤都有著因為藤原效應而產生的奇怪路徑

有些雙颱風娘甚至多颱風娘組合被認為是極為經典的CP,如2009年的芭瑪和茉莉,2009年、2015年、2020年三屆的天鵝和莫拉克-艾莎尼,2019年的利奇馬和羅莎,2021年的煙花和查帕卡(還分別是芭瑪和茉莉的替補選手),另外還有2010年、2021年兩屆的獅子山和圓規還有南川,時隔11年能夠再度三旋共舞實屬大巧~

除了和颱風藤原以外,颱風也可以與冷渦發生藤原效應。2000年颱風桑美(和上面的那個桑美不是同一隻),2018年颱風雲雀的奇怪路徑均為此類型的藤原效應導致。有的時候颱風比較弱或者冷渦較強,颱風就會被冷渦毀掉結構,可能會直接轉換為副熱帶氣旋。如1989年颱風Ken與東海的一個冷渦藤原之後轉為副熱帶氣旋;2021年颱風尼伯特被冷渦吞噬轉化為不明性質低壓(但他仍然是登陸腳盆宮城縣的最強颱風)因為宮城縣的海岸線是西南-東北走向,颱風極其不易在這個位置直接登陸

被兩個甚至更多個怪姐姐卡住時的走位

由於高壓娘相對於低壓娘也是個攻,於是,很不幸的,颱風娘不得不被高壓娘(一般是副高娘)牽著走。但是,在天氣系統孃的世界裡也是會有韓劇那樣狗血的劇情的。高壓娘A和高壓娘B同時看到了颱風娘並對他產生了興♀趣~而此時颱風娘很不幸的走到了兩個高壓孃的跟前! 於是。。。 「我的我的!」「是我的!」「是我先看到的!」「是我先抓住她的。」之類的吵架聲此起彼伏。 但是呢,天氣系統孃的世界是個注重實力的世界。吵架是沒用的!實力決定一切!於是乎,兩個高壓娘圍繞著颱風孃的婚配問題展開了一場決鬥。雙方都拚命將自己與背景環境的氣壓差弄到最大。此時颱風在兩個高壓中間,兩個順時針氣流在此相互抵消,導致颱風娘失去明顯的引導氣流而原地打轉。這時候兩個高壓娘都會試圖將颱風娘拉向自己的這一邊。而颱風娘則會猶豫著選擇哪一個(果然是受啊www),此刻,當然是越攻的越有可能和颱風娘在一起♀啦!


分級標準

如何衡量颱風娘有多強呢?西太麻麻周圍的這幾個機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監測我們颱風孃的結構與狀態,然後給她們打出一個分數,這個分數也就是颱風孃的強度啦!那不同得分的颱風娘還有不同的等級呢~看看西太這幾個機構是怎麼給颱風娘劃檔次的↓

兔子(CMA)

在兔子這裡,熱帶氣旋娘被劃分成6個級別,採用兩分鐘平均風速(名義上是兩分鐘但實際上似乎是十分鐘)作為持續風速給颱風娘進行打分。

超強颱風 【SuperTY】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 米/秒 16級或以上 這個強度可以把車娘和貨櫃娘吹上天 德沃夏克分析法一般需要達到T6.0及以上

強颱風 【STY】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1.5-50.9 米/秒 14-15 級 這個強度可以把樹娘吹倒 德沃夏克分析法一般需要達到T5.0-6.0

颱風 【TY】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1.4 米/秒 12-13 級 這個強度可以把瘦子吹飛 德沃夏克分析法一般需要達到T4.0-5.0

強熱帶風暴 【S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 米/秒 10-11 級 這個強度可以讓人站不穩 德沃夏克分析法一般需要達到T3.0-4.0

熱帶風暴 【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24.4 米/秒 8-9 級 這個強度可以把貓娘吹飛 德沃夏克分析法一般需要達到T2.5-3.0

熱帶低壓 【TD】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 米/秒 6-7 級 這個強度可以吹斷樹枝娘

現兔子紫荊花(HKO)和兔子蓮花(SMG)同樣把熱帶氣旋娘分為這6個等級,但以十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標準,與兔子中央的兩分鐘平均風速略微不同。(但紫荊花的十分鐘似乎是正宗的十分鐘,和兔子中央的二分鐘相當,而蓮花的十分鐘是腳盆式十分鐘)

腳盆(JMA)

在腳盆這裡,熱帶氣旋娘被分為4個等級,其中「颱風」等級又被細分為3個強度檔次,採用十分鐘平均風速(名義上是十分鐘但實際上似乎遠不止十分鐘)作為持續風速給颱風娘進行打分,同一強度的絕對分值小於兔子(一般當熱帶氣旋孃的強度達到颱風級別以上時)

颱風 【TY】 猛烈(Violent)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3.9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7級以上超強颱風(即T7.0以上)

非常強(Very Strong)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3.6-53.6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5級強颱風至17級超強颱風(即T5.5-6.5)

強(Strong)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8-43.3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2級颱風至14級強颱風(即T4.0-5.0)

強熱帶風暴 【S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 米/秒 這個強度和兔子的強熱帶風暴一致

熱帶風暴 【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24.4 米/秒 這個強度和兔子的熱帶風暴一致

熱帶低壓 【TD】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 米/秒 這個強度和兔子的熱帶低壓一致

但腳盆在國際上使用kts為主而不是m/s作為給分的單位。

鷹醬(JTWC)

在鷹醬這裡,颱風娘和印度洋與南半球熱帶氣旋孃的分級使用鷹醬給自家門口颶風娘分級的薩菲爾-辛普森等級,採用一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同一強度的絕對分值大於兔子與腳盆(一般當熱帶氣旋孃的強度達到颱風級別以上時)。鷹醬設立「超級颱風」作為非官方的分級其門檻將薩-辛等級中的四級分為了兩部分

超級颱風 【ST/STY】

五級(C5)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69.9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7級以上超強颱風(一般為T7.0及以上)

四級(C4)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65.4-69.8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7級超強颱風(一般為T6.5-7.0)

颱風 【TY】

四級(C4)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8.6-65.2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6級超強颱風(一般為T6.0-6.5)

三級(C3)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9.3-58.5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5級強颱風或超強颱風(一般為T5.5-6.0)

二級(C2)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2.6-49.2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3級颱風至14級強颱風(一般為T4.5-5.0)

一級(C1)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2.5 米/秒 這個強度對應兔子的12級至13級颱風或強颱風(一般為T4.0-4.5)

熱帶風暴 【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32.6 米/秒 這個強度包括了兔子的熱帶風暴與強熱帶風暴兩個等級

熱帶低壓 【TD】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 米/秒 這個強度和兔子的熱帶低壓一致

但鷹醬在國際上也是使用kts為主而不是m/s作為給分的單位。

對於自家的颶風娘,鷹醬會把三級以上的稱為「Major Hurricane」,即強颶風,因此蜂蜜習慣把各洋區三級以上的強勁熱帶氣旋娘都被稱為「MH」

所謂「MH」門檻在實際換算中恰好相當於腳盆的「非常強」,「C5」門檻恰好相當於腳盆的「猛烈」


其他機構娘

棒子(KMA)

棒子和腳盆的熱帶氣旋娘劃分方式差不太多,其「颱風」等級也被細分為3個強度檔次,各等級門檻也基本與腳盆無異(但部分名稱和腳盆有所不同),也採用(腳盆式)十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進行打分。

颱風 【TY】 超級強(Super Strong)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4 米/秒 這個強度也是對應兔子的17級以上超強颱風

非常強(Very Strong)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4-54(不含) 米/秒 這個強度也是對應兔子的15級強颱風至17級超強颱風

強(Strong)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3-44(不含) 米/秒 這個強度也是對應兔子的12級至13級颱風至14級強颱風

強熱帶風暴 【STS】 中(Normal)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5-33(不含) 米/秒

熱帶風暴 【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5(不含) 米/秒

熱帶低壓 【TD】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 米/秒

菲傭(PAGASA)

在菲傭這裡,熱帶氣旋娘被劃分為5個等級(但原來只有四個等級),也採用(腳盆式)十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

超強颱風 【STY】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85 千米/時

颱風 【TY】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18-184 千米/時

強熱帶風暴 【S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89-117 千米/時

熱帶風暴 【TS】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60-88 千米/時

熱帶低壓 【TD】 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0-60 千米/時

「超強颱風」一級是菲傭在2013年被海燕娘暴揍一頓後新設的,當時的門檻是220千米/時,但此後僅在2016年海馬娘和2020年天鵝娘使用了2次,形同虛設,每年在菲傭大殺四方而被關小黑屋的颱風娘依舊那麼多,而還是沒幾個獲得這個評價,直到2021年雷伊娘創下僅次於海燕孃的超級破壞之後菲傭才把門檻降到了185千米/時。

原來菲傭的「超強颱風」按照鷹醬的標準需要將近165-170kts的一分鐘風速(這種往往要好幾年才能真正出一個),但新標準只需要鷹醬的130kts左右,恰好相當於鷹醬自家「超級颱風」的門檻。


機構冥場面

根據百度颱風吧等民間氣象論壇,當機構定強被認為明顯有失偏頗(特別是低估)或出現其他不合理操作時,蜂蜜們會戲稱機構「SL」,比如「CMASL」「JMASL」「JTWCSL」等

氣旋能量指數

如何綜合評價一個颱風娘生命全程的表現呢?這時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氣旋能量指數~這玩意俗稱為「ACE」,是鷹醬為每一個颱風娘量身打造的一種打分模式,用於評判颱風娘或風季的強度與持久度(注意:一般使用的都是鷹醬的評價)。計算方法是每一正式報點(UTC的0時、6時、12時、18時,即北京時間8時、14時、20時、次日2時)的鷹醬評價風速(單位:kts)的平方除以10000,而後所有報點累加起來,即是這一個颱風娘得到的ACE「分數」。但是隻有鷹醬認為熱帶性質足夠純正且風速達標的才能夠計入累加哦~也就是隻有35kts以上的TS、TY、ST、HU正式報點才能計算ACE,其他DB、WV、MD、SS、EX等還有兩個正式報點正中間的非正式報點都不能計入總ACE。

優點:ACE能較好的反應一個颱風孃的強度與持久性。

缺點:一些爆發增強的短命颱風娘可能ACE值較低,而一些稍弱但持久的颱風娘反而可能ACE較高。

2021年尼伯特娘因為被鷹醬檢查出性質不純而清零了所有的ACE,上一世世紀超台這一世竟淪落為一SS,悲~

颱風孃的命名

每個颱風娘都有一個可愛的名字,這些名字是由一個叫颱風娘製作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組織命名的。 當然由於颱風娘成員眾多,所以有些颱風孃的名字叫法怪異,也實屬無奈。其實有一些名字是可以更好聽的,只是兔子的氣象局的翻譯很有個性所以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名字,如「天鵝」的替補名「簡拉維」,大概是想表示連翹不是棒子的專屬吧

如果一個颱風娘用了這個名字後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或者這個名字本身有問題,颱風娘製作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是會把這個名字永遠關小黑屋(除名)滴哦,之後還會選出新名字來代替原來的名字喔!但至於是否請求關小黑屋還要看災區的氣象機構是否會向颱風娘製作委員會上報哦,而且只有災區可以請求關小黑屋,別人是不能代請滴哦。特別說明:請求將2009年的莫拉克娘關小黑屋的是兔子本娘而不是鷹醬(幫兔子不聽話的孩子4v娘代提)

被關小黑屋的名字可以很強,如2016年的莫蘭蒂娘,也可以很弱,如2020年的蓮花娘,搞破壞和拿人頭的水平與強度並沒有必然關係~

此外,除了颱風娘製作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給的名字之外,進入菲傭地盤(菲律賓責任區PAR)的颱風娘還會拿到菲傭給的當地名字~ 比如2021年雷伊娘拿到了菲傭給的名字「ODETTE」,因此也可以叫奧德特娘~ 而且這些名字稍在菲傭這兒只要殺傷力稍大一點(滿足拿下10億比索鈔票或300人頭兩者中的至少一項)就會被換掉。菲傭關自家名字小黑屋比國際名字更多更頻繁,但有時對一些強力破壞王也只會關自家名字,比如2008年風神娘——還差點有2021年的雷伊娘——不過事後還是算帳了。不過這似乎只是以前,從老杜開始幾乎所有關自家名字小黑屋的國際名字也都被關了。

最佳路徑

要是機構給颱風娘打的分數有問題該怎麼辦?別急,每個機構都會給颱風娘前後分別打兩次分,這第一次是在颱風娘活動著的時候,這第二次就是在颱風娘嗝屁之後一段時間對其進行重新分析,得到他們所認為的最終的合理的數據集,也就是最佳路徑,俗稱為「年鑑」,縮寫為BST。一般各機構會在一年風季結束後組織各路磚家叫獸對當年各颱風孃的生命全週期的活動數據進行覆核(也就是所謂的「二次閱卷」),並在各個報點訂正初報中的不合理數據(雖然訂正了也不一定合理甚至可能比原來更不合理),最終形成這年所有颱風孃的最佳路徑數據集。

最佳路徑可能改變颱風娘在初報中的巔峰強度,也可能提前或延後颱風娘升降格的時間,甚至改變颱風娘整一個生命時長。

各種颱風娘

莫拉克颱風娘

莫拉克出現於2009年8月,其名字來源於泰語「มรกต」,意為「綠寶石」,但是被很多新聞媒體誤傳為「頑皮的猴子」,這是「莫拉克」從未被使用的前任「翰文」的意思。

以下為台灣「鄉民」對莫拉克的擬人化。 (其實這個颱風孃的原型是莫拉菲而不是莫拉克)

原版莫拉克颱風娘

1249642580046.jpg

妹紅版莫拉克颱風娘

3e8758af0c6bded2faed5077.jpeg

另一颱風娘

  • 另一個颱風的娘化。

Bada94f3b76cc91e372acc70.png

颱風天兔娘

請參見颱風天兔

颱風菲特娘

請參見 颱風菲特

颱風貝碧嘉娘

請參見 颱風貝碧嘉

相關

外部連結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
0 人评价
0 人推荐
评论0
搜尋萌娘百科 (按"/"快速搜尋)
有新的未讀公告

阅读更多:颱風娘(http://mzh.moegirl.tw/%E9%A2%B1%E9%A2%A8%E5%A8%98 )
本文引自萌娘百科(http://mzh.moegirl.tw ),文字内容默认使用《知识共享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国大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