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嘞?! 這個道具本體不明,需要補上…… | |
基本資料 | |
道具名稱 | 陀螺 |
---|---|
道具別名 | 千千、 |
道具種類 | 玩具 |
道具用途 | 娛樂 |
相關作品 | 戰鬥陀螺 |
相關道具 | 悠悠球、空竹、指尖陀螺
|
陀螺(英語:spinning top;日語:獨楽)是一種古已有之的玩具,同時也是ACG作品中出現的道具。
陀螺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玩具之一,人們在伊拉克發掘出了近六千年前的陶製陀螺。[1]陀螺在多地獨立起源,從愛爾蘭到契丹,世界處處出現著陀螺的身影。埃及的圖坦卡蒙王陵墓中發現了近公元前1300年的木製陀螺[1],而打陀螺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中國[2]。
最基礎的陀螺利用手直接擰來提供一個最初的力,此類陀螺後面在頂部加了根棍來便於手捻,再之後又出現了倒過來利用棍端觸地的「蘑菇陀螺」。此外還有用長繩纏繞陀螺並甩出來提供力的形式,中國所熟知的打陀螺便是在此基礎上用鞭子繼續抽打陀螺來持續提供旋轉的力。在1852年陀螺儀發明後,除了在之後成為了機械中一種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本身也成為了一種小玩具。
陀螺的玩法有基本的比誰的陀螺轉得久,也有讓陀螺之間碰撞對戰來使其他陀螺停轉或飛出場地。此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也流行一種在手捻陀螺四周刻上不同字符來看停下時在哪一面的類似骰子的玩法。
1999年7月[3],TAKARA(現TAKARA TOMY)基於日本一種傳統的陀螺類型「貝陀螺」(ベーゴマ/貝獨楽)製作了一種現代化的陀螺玩具「戰鬥陀螺」(Beyblade)。貝陀螺發源於平安時代[4]的京都、大阪地區[5],是將海螺的頂部削平後再將沙土、鉛或黏土灌入其中所製成的陀螺,之後傳到江戶後也產生了不帶填充物的版本(同時因為江戶口音
為了對該玩具進行宣傳,1999年8月同名漫畫開始連載[3],2001年1月同名動畫開始播放[3],這使得其在全日本的小學生當中掀起了熱潮。當其傳到中國後,一些廠商對其進行了模仿,同樣在影視方面投資宣傳,讓此類新型陀螺在中國也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乃至現在許多人提到陀螺的第一印象便是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