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收錄我撰寫的ACG相關(本站無關)的雜談文章,並向User:Sivlovski/閒聊和站內其他同類頁面致敬。
本文初次撰寫於2022年7月27日 (三) 03:58 (CST)。(圖是大萌字的是TODO)
對ACG略有了解的朋友多少都知道柯南的「長不大」梗:著名的小孩偵探、「死神小學生」江戶川柯南同學,在漫畫和動畫裡經過了一千多話,卻還在上著小學一年級,期間不知道過了多少個新年、多少個情人節,卻好像只發生在一年內似的。

而對ACG有一定研究的朋友,則大多會用一個專門術語來描述這種現象:海螺小姐模式。《海螺小姐》作為一部從1946年連載到1974年的日本國民動畫,其作中人物在27年的時間跨度中年齡保持不變,後來便成為這一現象的代名詞。

海螺小姐模式是一種常出現於日常題材作品的現象。不同於劇情向作品,日常系以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為主要劇情,常以單元劇形式展開,通常沒有明顯的主線(甚至完全沒有主線),因此大多沒有必要且/或很難體現人物的年齡增長,或者如果年齡增大了反而會給敘事造成麻煩。上面提到的柯南儘管不屬於日常系,但其長篇連載、以單元劇為主、主線推進較慢的特點也使其形成了「人物不會長大」的現象。

當然,日常系作品也不都是一個套路,不是所有的日常番都沒有主線、都角色年齡不變、都在一年內多次過同一節日。事實上,不同的此類作品在處理時間線問題上有著許多有趣的不同表現,甚至有的作品還會特意由此製造笑點和情節。下面我就從我看過的日常番中簡述幾個例子,以期管中窺豹地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輕音少女》是一部經典的日常題材漫畫,其改編動畫在日本有著相當高的歷史影響(被戲稱為「強國源泉」)。
這部作品在劇情上並沒有採用海螺小姐模式。相反,唯、澪、律、紬這四位女主角在劇情中經歷了從高一到高三再到大學的過程(阿梓喵則是從高一到高二,再到學姐們畢業後的高三),原作漫畫也僅在四卷正篇+一卷大學篇+一卷高中篇後便宣告完結,並沒有很長的故事情節。

但與此同時,不同於很多音樂/體育社團題材作品中,主角所在社團訓練、參賽直至優勝的通常路線,「放學後茶會」的成員們除了有句「武道館」的口號之外,其實並沒有明確的「主線任務」;相反,作品將主要的筆墨放在描繪她們的日常生活上,少有重要事件、緊張劇情,多為穿插交替的單元劇情。在緩緩流逝的時光裡,在上課、喝茶、練習、考試、表演的日常中,少女們的成長和對音樂夢想的追求這條主線被暗中推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總共兩期的電視動畫中,《輕音少女》第一期是標準的12(+2)話季番,講了唯澪律紬四人高一到高二兩年的故事(梓在第二年才入學進而入部);第二期是24(+3)話的半年番,卻只講了唯澪律紬高三一年的故事,節奏也更緩慢了一些。關於這其中的劇情安排考慮,或許值得研究探討。
《LoveLive!》,以及此後發展出的「LoveLive!系列」(包括此後的《LoveLive!Sunshine!!》《LoveLive!虹咲學園學園偶像同好會》《LoveLive!Superstar!!》),是最著名的「2.5次元」偶像題材MediaMix(跨媒體作品)系列企劃之一。

把LoveLive!系列放到這裡討論其實有點牽強(是我夾私貨噠),畢竟LL系列各企劃的動畫並不是日常題材的動畫,它們都有非常明確的時間線,且基本上都有主線可循;目前已經完結的LL動畫和LLSS動畫中,隨著三年生的畢業,主角團們也都有各自的故事結局。
不過,作為以角色設定而非故事情節為核心賣點的跨媒體偶像企劃,LL系列的衍生作品並不只有動畫,其中不少四格/短篇漫畫、遊戲活動劇情等都體現了日常性質。並且,系列前三作的主角都橫跨高中一至三年級,這註定了團內大家在一起的情節只能發生在一年之內,而這就使得在衍生手遊等長期性的劇情中,海螺小姐模式的出現變得自然。
LL系列在時間線問題上的表現其實在不少類偶像企劃中都有所端倪,《BanG Dream!》裡的少女樂隊成員們同樣是年齡不變的高中生;偶像大師系列雖是職業偶像,但也少有年齡增長的設定;《賽馬娘 Pretty Derby》把有不同年代的現實原型的角色放在同一校園裡,時間線更是混亂……甚至於,對於任何一個由劇情向漫畫或小說改編成的圈錢遊戲,其日常活動中都多少會展現出一點海螺小姐的影子——畢竟原作的故事可以時間跨度很小,但遊戲總要運營好幾年的嘛。
前面提到,「一年內多次過同一節日」是海螺小姐模式的一個經典表現。事實上不僅是節日,對於其他一年一度(或者N度,總之次數很少且固定)的事情,比如學園祭、體育祭、修學旅行、期末考試及假期,以及能體現季節特徵的活動,如果這些活動在劇情中按照時間流逝而發生,卻不見角色年齡增長,都會令人感到一絲詭異。那麼,有可能讓角色和讀者一起不斷經歷春夏秋冬,卻既不是海螺小姐模式,也不是漫無止境的時間循環嗎?有,《悠哉日常大王》提供了一種答案。

首先請原諒我並沒有補過《悠哉日常大王》的原作漫畫。僅就動畫而言,悠哉有三季TV動畫+一部劇場版,其每一季TV動畫都完整地講了從春到冬一整年的故事,但是這三個春夏秋冬卻是同一年的故事。作者和製作組巧妙地安排每一季動畫在同一個時節的故事,使不同季度的劇情相互補充串聯。而這樣的安排在日常系——特別是,鄉村日常生活——的背景下,又顯得十分合理:這些鄉下少女們的悠哉生活,不正是由這一個個歡樂而溫馨的故事串聯而成的嗎?即使是同一年內的同一群人,觀眾也能一次次收穫新的故事,而春去秋來的時間流逝又使劇情有所張弛、不失於流水帳。這種別出心裁的記敘手法,在角色和劇情本身優秀的加持下,創造出了獨特的觀看體趣。
當然,就像現實裡的時間會一天天向前,喵帕斯的悠哉日常也不可能永遠持續——漫畫的結尾,故事最終來到了下一年,隨著沒有聲優的卓升入高中,栞也入學旭丘分校,二年級的蓮華和同伴們終於打破了「循環」,開始了新一年的日常生活。
前面提到的輕音、LL和悠哉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是校園番。那麼,對於以成年人為主角的日常作品,時間線問題又如何呢?殘唸的是,當主舞台離開校園後,時間線似乎開始變得無足輕重起來,除非像《海螺小姐》連載幾十年,否則我們可能難以識別出是否有時間流逝的痕跡。
以《小林家的龍女僕》為例,主角團裡的龍們無疑都是長壽物種,幾年的時間肯定看不出什麼變化;小林和同事都是成年社畜,也不會有快速的年齡增長跡象;只有康娜、才川這幾個小孩長得快,可故事裡沒有強調過他們的年級,也無從判斷過了幾年。從以上分析中,我看不出《小林家的龍女僕》有採用海螺小姐模式的必要性,因此傾向於認為時間是在正常流逝的。(這裡我依然是隻看過動畫,如果原作有相關肯定性或否定性證據,希望能告訴我,非常感謝!)

校園番比職場番社畜番裡的時間線明顯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學生有年級,有入學、上課、考試、放假直到畢業升學的過程,每一年乃至每個月對他們來說都會有新的體驗,這使得校園裡的時間流逝顯而易見。因此作者在處理情節時,要麼正常安排,要麼——如果想儘可能保持不變的人物結構狀態,避免升年級、畢業等重大事件影響劇情——就得拿起海螺小姐的神器。
然而,當人物步入職場後,時間的流逝變得不那麼顯著,無論過了幾個新年、幾個盂蘭盆節,也不必有什麼大事發生。從作品和作者的角度來說,這方便了接連不斷的日常生活的刻畫;從現實的角度說,年復一年一成不變的生活,也許這就是社畜吧。

上面從外在角度分析一些日常系作品處理時間線問題的辦法;而實際上,時間線問題不僅可以從外部探討,也有作品在故事劇情內部對此發揮了創意。
《搖曳百合》是一部連載了十餘年的輕百合日常漫畫,已改編為三季TV動畫和若干部OVA/OAD,這麼多年來作中角色的年齡也是始終不變。動畫第1期第10話,二年級的京子、結衣和綾乃、千歲來到京都修學旅行,而一年級的千夏和櫻子、向日葵則留守學校(誒,總感覺少了什麼?應該是錯覺吧)。然而到了第2期第10話,動畫再次講述了二年級修學旅行時的劇情(只不過前一次聚焦二年生,這一次關注一年生)。在旅行過程中,京子曾發出「我們以前是不是來過這兒啊」的既視感(deja vu)發言,最後回到學校後準備送出自己買的紀念品木刀時,卻發現娛樂部已經擱著一把一模一樣的了。

相比於上面這個暗中「官方吐槽」、「細思恐極」的例子,作為玩梗番、吐槽了許多動漫套路的《摸索吧!部活劇》,在時間線問題上也整活得更大膽、更徹底。與《悠哉》類似,動畫第一季中主角們經歷了從4月到次年3月的十二個月,在第12話還辦了隆重的三年生畢業、部長副部長移交的儀式。然而轉眼到了第二季開頭,卻又堂而皇之地決定用「不長大的模式」再來一季,還解釋道「這是動畫片裡才有的方便時空呢」,然後身為劇中人開始分析這種情況下記憶是否需要消除,甚至指出第一季特意搞了一些不合常識的細節,來體現那是「平行世界」。

解決時間線問題的日常番不少,但讓角色自己解釋自己的設定的,大概也只有這樣的玩梗吐槽番能做到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對於動漫角色「青春永駐」的現象,有些觀眾也許覺得羨慕。不過跳出作品的虛構框架,假如我們真的有機會讓年齡靜止,真的會是好事嗎?一個年齡有一個年齡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永遠停留在某一人生階段,也許其實是和「漫無止境的八月」一樣恐怖的事情吧。
不管怎樣,現實畢竟是現實,日常系作品裡的女高中生們永遠不會畢業,大家作為真人還是該經歷什麼就會經歷什麼的。希望每一位萌娘百科和本文的讀者無論身處哪一年齡段,都能走好自己該走的路;與此同時,在閒暇時刻,也別忘了去看看那些「海螺小姐」們,去看看她們依舊輕鬆愉快的日常,以此慰勞自己的身心。
本文參考了上文提及的各作品在萌娘百科的條目,以及【海螺小姐模式】、【日常番】等相關條目,在此對條目貢獻者表示感謝。
感謝Sivlovski、正雲明宏對本文的審讀、指正和/或修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