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模板適用於生物條目的頁頂標註。主要依據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物種是否評估 | 數據是否充分 | 等級 | 滅絕風險 | |
|---|---|---|---|---|
| 已評估 | 數據充分 | 滅絕(EX) | 逐漸增加↑ | |
| 野外滅絕(EW) | ||||
| 受到 滅絕威脅 的等級 |
極危(CR) | |||
| 瀕危(EN) | ||||
| 易危(VU) | ||||
| 近危(NT) | ||||
| 無危(LC) | ||||
| 數據缺乏(DD) | ||||
| 未評估(NE) | ||||
lv為IUCN等級,如需查詢相關物種,應前往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官網或者維基等網站查詢。如使用此模板,請務必保證數據準確,嚴禁杜撰或猜測。lv不區分大小寫,且其可選值如下。| 值 | 含義 |
|---|---|
| EX | 已經滅絕的(Extinct) |
| EW | 在野外的部分已滅絕的(Extinct in the Wild) |
| CR | 極危保護(Critically Endangered) |
| EN | 瀕危保護(Endangered) |
| VU | 易危保護(Vulnerable) |
| NT | 近危(Near Threatened) |
| LC | 無危(Least Concern) |
| DD | 數據缺乏的(Data Deficient) |
| NE(默認) | 未予評估的(Not Evaluated) |
此外此模板可以像{{不完整}}一樣添加多個說明,如
{{iucn|lv=cr|該物種的個體數量僅剩XXX|該物種的棲息地面積為XXX}}
效果:
該物種是極危保護物種。 該物種的野生種群時刻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在野外即將絕滅的機率非常高,或許再不久我們想要在野外再見到它們會成為奢望。
情況:
「情況」二字可以用|說明=替換成你想要的文字。
該物種是已經滅絕的物種。
該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已經死亡,現在我們再也見不到該物種了。該物種是在野外滅絕的物種。
該物種只生活在栽培、圈養條件下,或者只作為被自然化後的種群生活在遠離其過去的棲息地,但也許再不久我們可能在動物園或者野生保護區裡都見不到該物種了。該物種是極危保護物種。
該物種的野生種群時刻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在野外即將絕滅的機率非常高,或許再不久我們想要在野外再見到它們會成為奢望。該物種是瀕危保護物種。
該物種野生種群的生存正陷入極大的困境,遭受著各種威脅,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非常高。如果有幸在野外見到它們,請不要傷害它們。該物種是易危保護物種。
該物種野生種群的生存正陷入困境,面臨著諸多挑戰,在未來一段時間,其野生種群絕滅的機率較高。如果有幸在野外見到它們,請不要傷害它們。該物種是近危物種。
該物種的野生種群即將面臨威脅,如果不採取措施,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極有可能陷入困境。該物種是無危物種。
該物種的野生種群雖未處於危險的境地,但依舊應當給予相應的關注。該物種是數據缺乏的物種。
該物種目前沒有足夠的資料,故無法直接或間接地根據分佈和種群狀況,評估其受危程度。該物種是未予評估的物種。
該物種目前尚未應用本標準進行評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