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錯誤:callParserFunction: function "#var" was not found。
這個頁面「Help:撤銷和回退」是萌娘百科的幫助文檔
- 本文用於介紹萌娘百科中一些特定功能的操作方法;
- 本文僅是一篇論述,不屬於方針或指引。如果本指南與相關方針或指引發生衝突或存在不一致的情況,請以方針或指引的條文為準。
本文介紹如何在萌娘百科內,將頁面整體或其中的一部分退回至頁面的歷史版本。一般而言,退回(revert)指的是任何取消其他用戶的編輯或管理行為的操作,無論此操作面向頁面全文或是頁面的一部分,也不論提交編輯時是否一併提交了其他內容。在中文語境下,撤銷、回退和退回三個詞通常會被混同使用,用以指代前述的「取消編輯」,但本文僅是一篇幫助性質文檔,因此不對詞義進行辨析,僅對退回編輯的方法進行闡述。
如何撤銷編輯
撤銷編輯(undo)是面向萌娘百科所有用戶的功能。通常而言,「撤銷」指的是將頁面的最近一次編輯取消,退回至頁面的倒數第二個版本,但MediaWiki允許用戶在檢查版本差異後,一次性撤銷頁面的多個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審核機制的存在,部分頁面版本無法被查看,涉及這些版本的撤銷操作均無法正常進行。
撤銷頁面整體至歷史版本
- 在頁面右上角找到頁面歷史按鈕,進入頁面歷史。
- 寬屏下,MoeSkin皮膚的頁面歷史按鈕是位於頁面右上方的一個時鐘圖案,將滑鼠放置在上方時會顯示「歷史」標籤,Vector皮膚下頁面歷史按鈕位於頁面上方,顯示為「查看歷史」。
- 在窄屏和移動端下,MoeSkin皮膚的頁面歷史按鈕需要點擊「編輯」右側的箭頭打開下拉欄,點擊「歷史」即可進入頁面歷史。
- 點擊編輯時間的連結進入頁面的歷史版本,然後檢查歷史版本是否為所需要退回到的具體版本。
- 如僅需退回頁面的某次編輯至前一個版本,在該次編輯的頁面歷史右側點擊「撤銷」即可進入編輯框頁面。
- 如果需要針對頁面的兩個特定版本進行撤銷,也可以使用頁面歷史左側的圓形單選框,選擇需要涉及到的兩個歷史版本,點擊「對比選擇的版本」進入編輯差異的檢查,檢查差異後點擊右側版本處的「撤銷」即可進入編輯框頁面。
- 進入編輯框後,頁面上方會對編輯是否可以被撤銷進行提示。
- 如果不存在編輯衝突,會顯示「該編輯可以被撤銷。請檢查下面的對比以核實您想要撤銷的內容,然後保存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銷。」
- 如果存在編輯衝突(通常是由於選擇了頁面的兩個中間版本,後續有其他編輯者更改了頁面),此時會顯示「因存在衝突的中間編輯,本編輯不能撤銷。」。在這種情況下退回編輯應該檢查頁面的歷史版本後,從歷史版本的原始碼中提取需要覆蓋編輯的內容後,更改最新版本的頁面。
- 在檢查頁面更改的差異後,點擊保存更改,頁面即可被退回到需要的歷史版本。
- 此時的默認編輯摘要的樣式類似「
取消$2(留言)作出的修訂$1
」[1]。強烈建議在編輯摘要內闡明進行編輯撤銷的理由,以防止編輯戰的發生。
- 頁面的新版本將會被標記標籤
mw-undo
,外顯類似「(標籤:撤銷)」。
- 若沒有修改原始碼而直接保存,由於被回退到了更舊的版本,頁面的舊版本將會被標記標籤
mw-reverted
,外顯類似「(標籤:已被回退)」。
查看和編輯頁面歷史版本
有時,我們需要在退回頁面的一部分內容至先前版本的同時,對頁面進行其他的修改,此時可以選擇直接對頁面的歷史版本進行編輯。編輯頁面的歷史版本在MediaWiki的術語中也被稱為「手動回退」(manual revert)。
- 在頁面右上角找到頁面歷史按鈕,進入頁面歷史。
- 點擊編輯時間的連結進入頁面的歷史版本,然後點擊右上角的編輯按鈕。
- 此時頁面左上方的頁面標題下將顯示具體歷史版本信息,並且在編輯框上方將顯示「警告:您正在編輯的是本頁面的舊版本。如果您保存該編輯,該版本後的所有更改都會丟失。」
- 檢查自己的編輯是否會抹去後續版本的所有更改。
- 如果目的即是一次性消去後續所有版本的影響,即可如同常規編輯頁面一樣進行編寫和保存。
- 如果此次編輯會導致其他編輯者或自己的已有正常編輯被消除,則不應該編輯頁面的歷史版本,應該從歷史版本中提取需要修改的部分後,回到頁面的最新版本,對最新版本相應的內容進行覆蓋。
回退功能
回退功能(rollback)用於快速退回頁面最後一位用戶所有編輯,並非所有用戶可以使用。當前擁有「快速回退最後一位用戶對某一頁面的編輯」(rollback)
權限的用戶組為維護姬、管理員。由於該權限僅萌娘百科的維護人員擁有,使用「回退」取消的用戶編輯通常會被認為是以維護人員身份而非編輯者個人身份進行的。
和撤銷功能相比,回退功能存在「僅能退回頁面歷史最後一位編輯者的所有編輯」的限制。也因此,即使是在應對破壞等情況下時,如果需要將頁面退回到破壞性編輯的上一個版本而非否定用戶在該頁面的所有最近編輯貢獻時,也應該儘量使用上述的撤銷功能進行。回退功能的使用流程如下:
- 在頁面右上角找到頁面歷史按鈕,進入頁面歷史。
- 在頁面歷史最近的一個版本(即當前版本)中的最右邊,除「撤銷」按鈕外,還會多出一個「回退N次編輯」的按鈕,其中N為最後一名編輯者在頁面中最近連續編輯的次數。
- 檢查歷史版本是否為所需要退回到的具體版本,確認是否需要回退此編輯者的所有編輯,判斷是否需要使用回退功能。
- 點擊回退按鈕。
- 如果回退成功,將不會二次詢問是否進行回退。頁面將顯示操作成功(即「已還原$1所做的編輯,變更回由$2修訂的最後一個版本。」),給出頁面的差異,並且提供默認的編輯摘要。
- 如果回退失敗,將顯示回退失敗的理由,頁面不會被回退。此時應檢查回退失敗的原因,選擇撤銷功能或其他方法退回編輯。
- 默認情況下,回退將不會進行二次詢問,且將留下不可自定義的默認編輯摘要,樣式類似「
回退$2(留言)的編輯,改回$1的先前版本
」。
- 頁面的新版本將會被標記標籤
mw-rollback
,外顯類似「(標籤:回退)」。此次回退操作將被添加「小編輯」標記。
- 頁面的舊版本將會被標記標籤
mw-reverted
,外顯類似「(標籤:已被回退)」。
- 強烈建議所有維護人員開啟「自定義還原摘要D 還原時使用自定義摘要。」小工具,用以在編輯摘要中闡述回退理由,同時增加二次詢問的機會,防止由於誤觸等原因造成的誤操作,此時回退功能按鈕將變為「回退N次編輯+」。
- 在參數設置中勾選「當點擊回退連結時顯示確認提示」,則同樣可以增加回退時二次詢問的機會,但無法自定義摘要。
- 如果在進行回退操作前有其他編輯者編輯了頁面,同樣會造成編輯衝突,回退操作將不會生效。
- 被回退的編輯會自動移除未巡查標記,但不會在巡查日誌留下記錄。
手工回退
與上述的回退功能不同,手工回退除「編輯頁面」(edit)
權限及被保護頁面對應需要的權限外,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權限,也不需要特殊的操作頁面或API。這僅代表有人通過將頁面恢復為舊版本的方式編輯頁面。
手工回退由MediaWiki進行判定,流程如下:
- 每次做出新編輯(不通過上述的撤銷或回退功能)後,MediaWiki將自動查看頁面最新的15個修訂版本,並與最新修訂版本進行對比;
- 若有任一舊版本與最新修訂版本相匹配:
- 則最新修訂版本將被標記標籤
mw-manual-revert
,外顯類似「(標籤:手動回退)」。
- 所被回退的頁面舊版本將被標記標籤
mw-reverted
,外顯類似「(標籤:已被回退)」。
- 若無匹配的舊版本,則不進行任何標記。
注釋
- ↑ 其中,
$2
為歷史版本的編輯者用戶名,$1
代表版本號。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