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高興認識你,邦邦。 | ” |
前25次的失敗,孕育了第26次的成功,「邦邦」聲響徹莊園,不妨就把這當成一場盛大的煙火表演吧!
沉迷於建築和機關的巴爾克,對於終日繁雜重複的勞作倍感厭煩,為了從中脫身,他耗費巨大心血,想製造出一個可以任勞任怨替自己工作的助手。多達25次失敗後,巴爾克終於在第26次收穫而自己最得意的作品「26號守衛-邦邦」。將所有雜物放心的丟給26號後,巴爾克獲得了難得的「假期」,得以全情投入到機關設計之中。
26號擁有極高的自主意識,以應對各類突發狀況,這大大提升了它的工作效率。在此期間,26號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它甚至擁有了一個「名字」——邦邦。巴爾克惱怒地發現26號的效率在自我意識的過度發展後逐漸降低,因此他更換了26號的中央樞紐並編寫了新的規則。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無論巴爾克更換多少次中央樞紐,修改多少次規則,26號在重啟後都會播放同一句話:「很高興認識你,邦邦。」
待補完
《一封包裹上的附信》
尊敬的帕杜拉先生:
您好!
關於您希望提升延時裝置精度的需求,我實在獨木難支,於是將樣本拿給了我的女兒一同研究,請您見諒——我應該不只一次提過,她已經成為了超越我的天才。
但即便如此,我們依舊只能將裝置的精度在確保長時間運轉的情況下提升百分之十二。鐘錶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只需要講求每一分每一秒的精細,但這個機械裝置的連攜功能似乎遠不止於此。根據我女兒的猜測,它甚至可能是某個自主校準系統裡的一個環節?——我們無意窺探您的發明,但這個想法實在令我們匪夷所思,「機械」與「自主」兩個詞究竟要怎樣才能聯繫在一起?
改造後的裝置將隨信送達。能為您偉大的發明盡一點微薄之力,我們倍感榮幸。
另,雖然唐突,但我們是否有機會能夠就自主機械這個方向有進一步的交流?我的女兒對此尤其痴迷。
祝您一切順利!
忠誠的,
列茲尼克
《一頁日記》
今天訂購了一批新的零件,用於改造26號。
自從那次事件後,26號從未出現不受控制的現象,這是第一次。
一定是那兩個小鬼!
機器人絕不可能有自主意識。
那個小男孩看起來更關心那些機關,那個小女孩……對!準是她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對26號做了什麼手腳。原本以為她的機器人報廢后,這傢伙會消停一段時間。
我想我該重新看看26號的錄像,或許有什麼被我忽視掉的細節。
……
不,我應該先對這個蠢透了的機器下達終止指令!
《一頁日記》
這是比上一次更為惡劣的行為——佔有,或者偷竊,私自拆除26號的穩定性元件的,除了她不可能再有第二個人!而這種愚蠢的行為暴露出她的野心,對機器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於是不惜以毀壞來驗證這種無知的想法。
新一版本的機關已經調試好了,明天我將實行更為嚴肅的介入性幹預,現在的錯誤就和多年前的錯誤一樣,一切都是人為,而不是可笑的「自主意識」,到時候她就會明白,機械就是機械,它只能被用來按照預設的指令執行任務——作為行刑者對遊戲進行預防性觀察和幹預,任何試圖賦予機器「自主性」的嘗試,甚至情感投射,都是對科學的曲解和誤導。
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影像消失了,或許是那個小鬼私自拆除元件導致的故障。收拾殘局是必要的工作,所幸新一批的零件已經到了。
這是第二次也是26號最後一次不受控制。明天之後,一切都會恢復到既定的平穩軌道上來。
《一封附有物品清單的信件》
先生,
第十組實驗場地的清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主宅與場地中特別準備的機械機關已撤除,遭到破壞的密碼機也復原完畢。
考慮到這場實驗參與者的特殊性,仍有一些物品予以回收或保留,並附必要的說明。
1、半成品元件及一張潦草的手稿
基於26號的穩定性元件進行二次改造的半成品,被替換的零件大都來自一塊舊懷錶。那個孩子在私自拆卸26號的元件後,對其進行過一次初步的改裝。
那張配套的臨時手稿能夠說明許多事情,她試圖為元件增加某種可調節性,來實現自主性基礎上的模仿功能。雖然稱之為「模仿」顯然偏離了設計者的邏輯,因為特定的行為僅僅是一種外在表現,或換言之,一種瘋狂設想的雛形。
手稿的筆跡潦草,但內容準確而剋制,幾乎不像是一個年輕人的手筆。任何一項顛覆性的發明都不是輕巧的「妙手偶得」,在這次改造實驗之前,她究竟失敗了多少次?
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開頭,但她未能在實驗短暫的進程中完成進一步的嘗試。一張手稿不會包含發明者直接的剖白,但我熟悉那種幾乎可被稱為懇切的心情。
手稿的標題被擬為「機械之心」,即使到頭來我無法認同她年輕而偏執的理念,這件物品仍具有回收的價值。
2、被拆卸的故障懷錶
這塊懷錶在上衣的口袋裡被發現,使用痕跡不多,但從款式來看已經有些年頭了。懷錶的機芯已遭破壞,但並非實驗或拆卸造成的故障。其剩餘部件被完好地保留下來,並被仔細拼回它原有的外觀。
這裡同樣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假如是重要的物品,使這塊懷錶恢復功能對這個孩子來說易如反掌,但她寧可維持原狀。另一方面,如果要對26號的元件進行改裝,選擇使用這塊懷錶的零件與效率原則背道而馳——在實驗的最後階段,時間分明是最為緊要的資源。
為什麼她堅持利用這塊舊懷錶的零件來完成這項發明?
3、損壞的機器人
與半成品元件一同被發現,機器人遭到了蓄意破壞,這導致在實驗的最後階段,其中一人喪失了額外的助力。在進一步的檢查之後,我發現機器人內部的線路和結構在實驗期間進行過一次改動,機器人胸口的空槽與手稿中的改造元件相互擬合。
……
7、飛行器與爆炸裝置的碎片
於水畔隱蔽處被回收,與其原攜帶者最後被發現的位置不同。
8、單個空的藥劑瓶
其中的藥劑已被目標主動服用。
9、數個透明試劑瓶
散落於實驗場地,內部主要的殘留成分為硝酸銨。試劑瓶在實驗進程中,依據其化學性質起到過兩重效用。
其中,部分試劑瓶已經在爆炸中損壞。
……
另,感謝您對我上一封信中訴求的回應,新的工作指派我已收到,這正是我眼下迫切所需要的。也懇請您諒解我在信中的失言,也許參與這場實驗,本就是註定受挫的經歷。
我依舊在尋找我應處的位置,也不曾懷疑您的判斷,或許是時候重新撿起「那項實驗」了。倘若我能完成穩定的復現,想必能夠為這一組實驗的延續提供有價值的對照。
您最忠誠的,
巴爾克·拉·帕杜拉
《邦邦》
1. 機器人擺出一個逗趣的舞蹈姿勢,視線似乎透過畫紙,朝著正對面的方向。
2.一些小樹枝,或許來自附近的林場,正好輕輕落在鋼鐵焊成的帽簷上。
3.陳舊的玩具炸彈,帶來一些閃亮的彩屑,這項「舊功能」被觸發的契機是什麼?
4. 胸口空無一物,元件有所缺失,或許這能解釋彼時機器人的異常行為。
5. 未被機器人選中,也未刷有彩漆的定時炸彈,看起來十分危險。
《一則留言》
與任何一個失去維護的機械造物無異,鏽痕逐漸爬上了26號守衛本被精心塗裝的身體。「邦邦」被留在了故去的日子裡,亦或本就情願屬於那裡。
幸好,在失去所有功能之前,仍有人發現了藏匿著機器人的舊房間。彼時,已經沒有任何需要執行的指令,機器人的發聲元件殘破卻自由。
那是如此含糊不清,卻又如此熟悉的舊日留聲——「很高興認識你,邦邦。」
現在總共有14件時裝(不算初始那套),分為:
" srcset="
800w,
1024w,
1280w,
1366w,
1400w,
1440w,
1600w,
1680w,
1920w,
" style="position:fixed;top:0;width:100%;height:100%;object-fit:cover;object-position: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