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Paradox Interactive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
十字軍之王2 | |||
![]() DLC「生活之道」的頭圖 | |||
原名 | Crusader Kings II | ||
常用譯名 | 十字軍之王2、王國風雲2、十字軍諸王2[1] | ||
類型 | 策略戰棋/角色扮演 |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macOS Linux | ||
分級 |
| ||
開發 | 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 | ||
發行 | Paradox Interactive | ||
引擎 | Clausewitz Engine | ||
模式 | 單人、多人 | ||
系列 | 王國風雲 | ||
發行時間 | 2012年2月14日 | ||
相關作品 | 十字軍之王3 歐陸風雲4 |
“ | 你的惡行從愛爾蘭到契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 |
《十字軍之王2》(又譯作十字軍諸王2、王國風雲2,通稱CK2)是Paradox Interactive於2012年推出的一款中世紀歷史題材的大戰略遊戲。
自2019年10月19日起,王國風雲2本體永久免費反正p社是靠賣DLC過活。
作為一款具有角色扮演色彩的大戰略遊戲,十字軍之王2是一個家族、宗教和封建制度的模擬器。
遊戲以從769年矮子丕平去世開始直至1453年奧斯曼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歷史為背景,玩家可以扮演一位中世紀的領主,擴張地盤,發展經濟,壯大家族,開創一番偉業。
複雜而詳細的歷史考證,不算容易上手而複雜多端的系統,巨大的地圖和多樣化的宗教文化和遊戲機制,自由度極高的結合戰略戰棋和角色扮演的玩法,都是遊戲受到好評的特色。
是把它當作中世紀版鋼鐵雄心,重建羅馬帝國?還是當一位狂熱的教徒,為自己的宗教開疆拓土?抑或當一位安心種田發展經濟的看海玩家?還是當綠帽模擬器,下半身征服歐洲?這一切都取決於你的選擇。
遊戲地圖包括西至冰島—加納利群島—西撒哈拉一線,東至哈拉和林—酒泉—西康—孟加拉一線,北至北歐及西伯利亞,南至馬裡—非洲之角—錫蘭一線的廣大地區,另有作為地圖外勢力的中國及阿茲特克帝國存在。玩家可以扮演地圖上大部分伯爵及以上角色。
劇本之外,玩家可以選擇自1066年9月15日(中世紀盛期)至1337年1月1日(中世紀晚期)之間的任意一天開始遊戲。
這可以說是遊戲的核心內容,控制頭銜的能力直接關係到玩家的成敗。
遊戲中的國家分為四個等級,從低到高分別是伯爵(省份/伯爵領)、公爵(公爵領)、國王(王國)和皇帝(帝國),伯爵領之下還存在著城堡、城市和神殿(有時被認定為聖地)三種地產/男爵領。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多個平級或有差別的職務(一般必然兼任首都的伯爵),例如拜占庭皇帝可以兼任安納託利亞國王、克里特公爵、君士坦丁堡伯爵、尼科米迪亞伯爵。可以隨機產生一個NPC為男爵。
不是每個等級的頭銜開局都存在(帝國在開局時大都不存在),玩家可以創建公國級、王國級和帝國級頭銜,也可以銷毀這些頭銜。無法創建和銷毀男爵和伯爵兩級的頭銜。男爵一級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伯爵一級才能存在。如果玩家控制了一個法理公國的大部分地區,則可以選擇篡奪公國頭銜,獲得奪取剩餘土地的CB[2]從而可宣戰奪取之。如無特別必要,不要持有多個高級頭銜(均分、選舉均分繼承法下繼承時會被瓜分,持有過多公爵頭銜時下屬也會反感)。不過誰不喜歡往自己頭上疊王冠呢?
直轄領地過多和直屬封臣過多會造成很大的問題中央直接管市長的結果,嚴重時會導致下級拒絕納稅和徵兵。財政能力決定直轄數目,外交能力決定下屬數目。但如果封臣的領土過大他們就有可能組織各種反對領主的派系。男爵一級不在封臣數限制中,但直轄男爵領在直轄領地限制中。
授予一個和你平等的頭銜等於放任獨立,因為授出之後他和你是平等的。
吞併導致的錯誤類型(如通過戰爭獲得不同政體的地區,勢必會導致管理體系錯誤)會使得玩家的收益受影響。此時可以決議創建一個NPC然後封出去,或者分封給同類政體領主。
不能越級指揮(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如拜占庭皇帝要徵兵,而創建了色雷斯王國,則點擊色雷斯王國境內一塊地區啟用徵召兵時將會徵召色雷斯王國的兵力,而非該王國下屬。
如果封臣取得與領主平級或更高級的頭銜,那麼其將獨立,領主將丟失原封臣的領土。但如果沒有升級,只是獲得與原本平級的或更低級的頭銜,則領主反而擴大了領土。
遊戲中的法理地圖是遊戲中的一個重點內容。所謂法理領土,就是指擁有某個特定爵位頭銜的人理論上可以控制的土地,如米斯公爵法理上擁有都柏林和基爾德爾兩塊伯爵領地,因此這兩位伯爵在法理上(而非有可能實際上)要向該公爵效忠,反之公爵有權力向他們宣戰。法理領土在開局階段被自動設定,並且在之後的遊戲中以佔領起100年為時間點(可以調整為300年或乾脆關閉)會進行改變,這稱為
非法理的統治會造成統治者間的矛盾,即使是上下級之間,也會影響感情。
另:三公爵領可以創建新王國,三王國可以創建新帝國。以色列王國、羅馬帝國、海外帝國等部分名譽王國/帝國只能通過決議創建,而穆瓦希德王國、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阿茲特克帝國等部分名譽王國/帝國無法被創建。
政體代表了統治的方式,主要作用為規定一種角色的繼承法及可持有何種地產。統治與自己政體不同的男爵以上封臣會受到好感懲罰。另外,一個角色的政體會直觀體現在其人物頭像邊框所纏繞的絲帶上。沒有家族延續性的政體不可玩。
政體分為五組十二種:
這三組各自僅下屬一種政體。
法律規定了角色擁有著多少權力和義務。在CK2橫跨幾百年的遊戲時間中,法律的更迭也象徵著政治文明的進步。
又稱為「領地法」,規定著領地之內的方方面面。
部落制不可用行政體制和總督制,代之以部落組織度。組織度提升時逐步開放內閣法並降低部落封臣好感,組織度達到最高後可改革政體。遊牧制僅女性地位一項可用。
衡量君主權力的王權法是遊戲中唯一的
義務法規定了封臣向其領主繳納稅收和提供徵召兵的比例,領主需要在更多稅收和更多徵召兵之間進行取捨。義務法按照政體不同分為對不同類型封臣生效的數欄。
內閣法代表了君主與內閣爭奪中央權力的博弈。根據內閣法,立法、宣戰、授予/剝奪頭銜、監禁。驅逐、死刑等事項可能需要內閣投票通過才能執行。
繼承是CK2中最重要的遊戲機制之一。它規定老國王死後領土的分配,並決定了你在當前角色死後以哪一個角色繼續遊玩。遊戲中的繼承法由性別法和繼承類型兩部分組成。
性別法分為僅男性、男性優先、男女平等、女性優先、僅女性五種。非優先性別成為統治者或繼承人時有封臣好感懲罰。
繼承類型則決定繼承的其餘要素。例如誰具有繼承資格、繼承順位的排列、是否均分頭銜、是否選舉等等。有利於統治者的繼承法需要較高的法律化等級。
部分繼承法僅對特定宗教、文化開放。商業共和制、帝國制、遊牧制有其綁定的專屬繼承法。部落制僅可使用均分類型的繼承法
不可玩政治實體大都綁定開放選舉繼承法。其實就是隨機廷臣甚至隨機刷出來一個人繼承。
每位伯爵及以上等級的角色的宮廷中都會隨機生成一批人物,稱作你的
當你把一個頭銜授予一位廷臣,他將成為你的
當你將一個內閣職位授予一位廷臣或封臣時,他將成為你的
除外,內閣中還會有一批
與P社其他遊戲中玩家扮演一個至高無上的國家意志不同,本作玩家扮演的是一個人物,而AI也由一個個NPC人物組成。每位人物都有自己的家族、宗教和文化,各自的能力與地位,性格與野心。這個遊戲的底層驅動力正由數以千計的角色之間的互動構成。
事實上即使是CK2,玩家所扮演的也一定程度上是「家族意志」,而非完全的角色個人。
屬性是代表角色各方面能力的最重要指標。最主要的屬性共有五項:外交,表現與人交往的能力情商;軍事,表現指揮與徵召軍隊的能力;管理,表現管理領地和收稅理財的能力;密謀,表現算計別人和識破詭計的能力;學識,表現宗教造詣和學術、科研的能力。統治者的屬性高低直接影響著他治下國家的實力。
你的個人能力加上你配偶(如果是多配偶制,只在正室配偶生效)的相應能力的一半再加上對應閣臣的相應能力,即為你的國家能力;前者主要對國內起作用,而後者一般針對國外。
兩項隱藏的屬性——健康和生育能力則代表著角色的身體狀況。
另有一項個人實戰能力,代表著你的角色一對一搏鬥的實力,也可以算作屬性。
特質勾勒出了一個角色的方方面面。特質影響屬性,增減威望和/或虔誠,影響他人與你的好感,並且決定著AI角色的性格。
教育特質是人物的一項關鍵特質,分五種,每種各四擋。教育特質的種類取決於青春期時的教育重心,而其優劣則受到監護人、兒童特質、遺傳特質以及一些隨機因素的影響。
一個優秀的教育特質通常是角色最大的加成之一。
個性特質代表著角色的性格,它們很大程度地影響著AI的行為方式和事件選擇,也影響著玩家的某些事件選項的可用性。
個性特質主要包括基督教中
生活方式特質代表著人物特別專精的領域,長年開啟同一生活重心則可能得到,只能擁有一種。每種屬性均擁有三種相應的生活方式特質:
遊戲中的疾病大概可分為由瘟疫帶來的流行病(如黑死病)和隨機出現的非流行病兩種,而後者又分為可能比較快地治好的急性病(如食物中毒)和除非使用極端手段否則無法治癒的慢性病(如癌症)。建造醫院以及在瘟疫來臨時關上宮門關太久沒有食物的話甚至會出吃人事件可以抵禦瘟疫,而僱傭宮廷醫師則可以讓你和家人在患有任何疾病時得到治療。指性甚致災,割以永治。另外女性懷孕時也會有相應的特質。
遊戲中具有「天才」、「敏銳」、「強壯」、「魅力非凡」四樣正面的遺傳特質,能給角色以巨大的加成,而負面的遺傳特質則相對多一些。在擇偶時應當儘量尋求前者而規避後者從而實現基因飛升。
部分遺傳特質的相似特質可以後天取得,但效果較弱且不可遺傳。
擁有「天才戰略家」教育特質的角色會獲得一個指揮官特質,用以在指揮軍隊時獲得加成。領軍作戰也可能獲得新的指揮官特質。從中國來的將軍和戰士公會的將軍可以擁有格外強力的獨有指揮官特質。
一些特質與角色的宗教密切相關。例如基督徒的加冕、朝聖、十字軍戰士,穆斯林的朝覲、腐化,各東方宗教的教派之分等等。
另有一些特質代表著出生時孩子的地位。例如非婚生的私生子沒有繼承的權利,生於紫室的拜占庭皇子有更高的繼承順位,而作為先知聖裔的賽義德會得到所有穆斯林的額外尊敬。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特質,如星座、性向等,在此不再贅述。
野心代表著角色為自己設定的短期目標,諸如保持領地和平,積攢金錢、獲得更多的土地,乃至塑造血脈、建造奇觀等。有的野心為你實現這些目標提供一定的便利,有的則是在你完成後給予一定的獎勵。有的野心僅限Al。
生活重心則代表了一個角色的長期努力方向,一旦設置則五年內無法取消五年計畫。每種屬性均擁有兩種相應的生活重心可供選擇:
生活重心可以直接提供對應屬性的加成。此外,生活重心可以讓你獲得生活方式特質(如統治重心對應管理者),得到或失去個性特質(如勾引重心可以使你得到色慾,失去忠貞),獲得一些有益的修正。如果角色的屬性低下,這樣向一個方向的長期努力甚至可以直接提升角色的基礎屬性。
AI角色一旦選擇生活重心則長年不變,而我們人類玩家可以靈活改變之,從而收集各重心的收益。
兒童無法選擇生活重心,而以兒童生活重心(12歲以前)和教育重心(12至16歲)替代之,這些重心影響成年後的教育特質和個性特質。
決議代表著角色可以做出的特定行動。通過決議,你可以(並不止可以)舉辦宴會和節慶、轉變宗教與文化、引薦新的廷臣、與騎士團互動、前往遙遠的聖地朝聖,乃至建立世所未有的王國和帝國。
角色可以用陰謀剝奪特定的領地、偽造特定的宣稱以及刺殺其他角色。你需要同謀協助來完成這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有時候一袋金幣便可以讓不願參與陰謀的人改變主意。如果你殺害他人的秘密大白於天下,所有人都會對你降低好感,而目標的近親、目標領地內的統治者和你的宗教領袖會下降更多。
領主的間諜總管可以搜查陰謀。如果臣子的陰謀被發現,領主可以要求他打消念頭,也可以合法地逮捕他。
有的人的身上可能流淌著偉大先祖的血脈——可以穩定代代相傳的小規模加成。遊戲開始之前的阿提拉、松贊乾布等古代歷史名人的血脈尚存於世,征服者威廉、成吉思汗等遊戲開始之後的英雄人物在完成他們的壯舉後也會獲得血脈。而如果你也能完成偉大的壯舉,你也可以開創自己的血脈,讓自己的名望與傳奇彪炳史冊,庇子蔭孫。
代表著角色信仰著何種神明的宗教是十字軍之王2核心內容之一,關係著CK2的方方面面,構成了整個宏大的世界。宗教影響著大部分遊戲機制和玩法,以及遊戲的UI(CK2是P社唯一有多個風格UI的遊戲)。不同宗教的領地更難被統治,而不同宗教的角色之間有好感減成,且有婚姻限制。
大部分宗教可以對異教徒發動一次奪取一個公國的聖戰;而部分宗教若存在宗教領袖,則他們可以號召大聖戰,從異教徒手中奪取一整個王國。除道教外的各種宗教都擁有騎士團來協助與異教徒作戰[5]。
宗教分為基督宗教、伊斯蘭教、東方宗教、原始宗教、猶太教、拜火教六組,每組下屬一種或數種宗教。大多數宗教都有正統和異端之分。如果異端控制的地區比正統宗教數量多至少五個省份,則異端將取代正統宗教的地位成為正統宗教,原正統宗教的騎士團也會轉而為先前的異端服務。
基督教是亞伯拉罕宗教的第二種,遵循拿撒勒人耶穌的教誨。自被羅馬帝國立為國教起,基督教各宗以其文武兼備的傳教手段,逐步發展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
整個基督教所代表的機制均為遊戲核心機制的一部分。在遊戲一開始的版本只能選擇基督教遊玩,隨著各種新DLC的放出開放了其他的宗教,但是無論如何,後期版本中基督教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視。
遊戲中的基督宗教被分為天主教、東正教、基督合性派、聶斯托裡派四宗。這四種宗教之間互相視為「可容忍的異端」。
將羅馬教宗奉為聖彼得之繼承者的天主教是遊戲中信徒最為廣泛的宗教之一。早期劇本中其分佈於英倫諸島、法蘭西、南德意志、亞平寧半島及伊比利亞北部,隨著收復失地運動的進展與歐洲諸多神教的皈依,順從天主教的土地還將日漸增長。
格外強調自身正統性的東正教主要分佈在拜占庭及它的一些鄰國。儘管強大的拜占庭帝國的尊奉與基輔羅斯地區的皈依使東正教的地位舉足輕重,但來自強大穆斯林王朝與危險異端的挑戰也讓東正教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相信耶穌的神人二性混合為一新性[6],在迦克墩會議中被打成異端的基督合性派主要包括埃及科普特教會及努比亞、衣索比亞和亞美尼亞等地的教會。儘管在東非的基本盤通常是穩固的,但這一相對少數的教派依然受到伊斯蘭擴張的威脅。
相信耶穌的神人二性各各分離[7],在以弗所會議中被打成異端的聶斯脫裡派——曾被我們中國人稱為景教——零零散散地分佈在地圖的東方。這一籠罩在穆斯林和遊牧部族的陰影下的少數教派在異教徒的海洋中岌岌可危,甚至多少有被滅絕的風險。
遵循獨一真主安拉與祂的最後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意志,這種最年輕的亞伯拉罕宗教以曾以氣吞山河之勢征服了大片異教的土地。在早期劇本中,比起寒酸的天主教世界,穆斯林們坐擁數個龐大的王國和帝國。儘管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斯蘭世界的地位略有下降,但其強大的實力仍然橫貫整個遊戲的時間軸。
在早期版本中,作為十字軍目標的伊斯蘭世界一直是玩家大BOSS一般的存在,不過在DLC伊斯蘭之劍發售後,穆斯林角色也對玩家開放。遊戲中的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什葉派、伊巴德派三宗。
儘管也有教義上的分歧,但伊斯蘭教各派之間的分歧更多地來源於政治——孰為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者——而非神學。擁護先知的岳父艾布·伯克爾為正統哈里發的遜尼派[8]佔了大多數。在遊戲的整條時間線中,遜尼派都是伊斯蘭世界的主導者。
支持先知的女婿阿里繼承大位的什葉派[9]的氣焰顯然不如遜尼派盛,但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1066年劇本中的什葉派領袖埃及法蒂瑪王朝是那時最強大的伊斯蘭國家之一,但作為耶路撒冷的控制者,她需要直面天主教世界發起的十字軍。
這個不起眼的不玩CK2就壓根沒人知道的小教派屬於什葉與遜尼之爭的「出走者」,僅僅在阿拉伯半島南部和北非有零星分佈。除非經由玩家之手,否則這個少數教派恐怕只能永遠默默無聞。
遊戲中這兩組均僅包含一種宗教,不過祆教各異端與正統宗教差異相當大。兩者均可以加入赫爾墨斯學會和路西法僕從。
在十字軍之王所描繪的年代,這種亞伯拉罕宗教中的古老者早已成為了少數中的少數——整個遊戲中的獨立猶太教國家僅有兩個。然而若猶太人領主來到玩家的手中,那麼收回應許之地,重建以色列王國的壯舉或許可以提前一千年提上日程。
信奉光明與黑暗二元對立的哲學,被我們中國人稱作祆教或拜火教或喪失教、妹控教、草莓教、骨科教的瑣羅亞斯德教曾是波斯帝國的國教。然而自薩珊波斯亡於伊斯蘭哈里發國以來,祆教氣焰日衰。不過與猶太教不同的是,在早期劇本中,祆教在波斯及以東地區仍有一定的勢力。
儘管也有諸如印度教對佛教與耆那教的排擠,以及佛教對苯教的取代一類的衝突,但比起彼此之間針尖對麥芒的亞伯拉罕諸教,印度與中國的數種宗教——遊戲中統一歸為「東方宗教」——之間的關係顯然相對更加傾向於寬容與和諧,它們在整個遊戲時間線中的地盤也相對穩定。遊戲中的東方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耆那教與道教四種宗教。
印度教是一種宗教,但同時也是一大堆奉吠陀經,遵種姓制的,類同但不盡統一的宗教、哲學、學說的大雜燴。開局時印度教分佈於印度的東部,但作為遊戲中最好戰的印度宗教,印度教有望如歷史上一般將佛教和耆那教徹底逐出次大陸,成為全印度無可非議的主導者。
佛教相信一切有情眾生皆為平等,致力於救度眾生於業報與生死輪迴的苦海之中。遊戲中的佛教主要分佈在印度北部、西域、蒙古和青藏高原。儘管面臨著捲土重來的印度教的挑戰,但作為達摩宗教中唯一一種走出次大陸的普世宗教,其地位不可小覷。
在這樣一個以
儘管正式地形成宗教組織是在漢代,但這種中國的本土宗教背後的黃老思想、神仙方術和民間信仰顯然可以追溯到更早。遊戲中道教僅分佈在早期劇本的酒泉、安西、敦煌、陽關、玉門五個伯爵領,不過信仰道教的角色會自遠東而來。
在那亞伯拉罕宗教與東方宗教難以觸及的蠻荒之地,亦有無數人信仰著天空、大地、森林與海洋之中那無處不在的神靈。它們儘管沒有共同淵源,但卻大都不約而同地有著多神主義與萬物有靈的傾向,在遊戲中,這些五花八門的宗教信仰與神話傳說都被統稱為「原始宗教」。諸原始宗教在早期劇本中佔有大片土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逐漸被各種更為先進而有組織的宗教所取代,有的甚至被完全滅絕。
原始宗教具有特殊的機制「宗教改革」:將原始鬆散的宗教改革為與其他宗教等量齊觀的,先進有組織的宗教,而未改革的舊宗教則被視為異端。下述各宗教介紹中對同一宗教改革前後的新舊版本不予過多區分。
遊戲中的原始宗教組包括日耳曼多神教、長生天、阿茲特克多神教、洛姆瓦教、斯拉夫多神教、索米多神教、非洲泛靈教、尊日神教、苯教和希臘多神教,以及在正常遊戲中一般不會出現,類似於佔位符的存在「異教」。
(原始宗教組內較為駁雜,並存在改革與否的分別,以上所列時有例外)
儘管基督教已經贏得了不少追隨者,但斯堪地那維亞和薩克森的日耳曼人仍然傳唱著阿薩神族和華納神族那動人的神話。然而這種宗教從北海的噩夢到被基督教徹底滅絕也不過兩百餘年[13]。歷史上,日耳曼多神教的聖樹被基督徒燒毀,而遊戲中的你能否以奧丁的名義將利刃刺入基督世界的心臟?
P社老家瑞典正為該教故地,當可稱之為親爹教
奉雷電,戰爭與冶煉之神佩倫為至高神,這種信仰在基督的福音到來之前曾流傳在廣闊的斯拉夫大地上。然而到了標準開局的1066年,它只得在波美拉尼亞地區苟延殘喘。這種宗教聖地過於分散,即使在玩家手中,實現宗教改革也有一定難度。
從多瑙河岸到哈拉和林,長生天的信者——遊牧部族們——自由地馳騁在遼闊的歐亞大草原之上。在遊戲的整條時間線中,遊牧部族從未失勢,故而長生天也一直保持著其影響力,免於被諸先進宗教所完全取代的命運。
洛姆瓦教是古波羅的人(主要有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和古普魯士人)的原始信仰。在早期劇本的歐洲諸原始宗教中,洛姆瓦教是最不起眼的一種,但它也是在基督徒衝擊之下堅挺到最後的一種。該教的聖地之間距離不算很遠,教改也較為容易。
這種芬蘭-烏戈爾人的原生宗教分佈在從芬蘭到西北西伯利亞的遙遠荒服。由於地處偏僻,直到最後的劇本索米多神教也尚未消失,不過它仍然難逃被基督教大範圍擠壓的命運。
西非、中非各種相信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在遊戲中被統一歸為了非洲泛靈教。這種宗教的景況與索米多神教類似而略好:由於位置和自然環境的保護而免於消失,但隨著時間推移仍逐漸被伊斯蘭教取代。
正如現實世界的鏡像一般,在十字軍之王2的世界中,強大而嗜血的阿茲特克部落橫渡大西洋。他們給舊大陸帶來了戰爭與疾病,以舊大陸戰俘的鮮血取悅著他們的神靈。
信仰這種崇拜太陽的宗教太田順也教的只有769年劇本位於阿富汗的樽比勒王朝。到了位於867年的下一個劇本,樽比勒家族改信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全世界信仰該教的角色僅剩下一個廷臣。
儘管這種青藏高原的原生宗教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苯教仍然在持續數百年的佛苯之爭中最終落敗。在後期劇本中西藏完全由佛教徒統治,但信仰苯教的省份也並沒有消失。
在十字軍之王2所描述的時代,這種曾經作為希臘—羅馬文明主流的宗教早已僅僅存在於蒙塵的書卷裡,在整個遊戲時間線中僅僅於769劇本的省份莫奈姆瓦夏存在。不過,你可以研究古代經典,將它作為你的個人信仰。而如果你是成功復興羅馬帝國的新奧古斯都,你甚至可以選擇在全歐洲範圍內復興希臘多神教,將基督教與希臘多神教的地位再次逆轉。
所謂「異教」,指的是諸如基督教之前的凱爾特宗教和伊斯蘭教之前的阿拉伯宗教之類,在世界各地主要宗教未曾到來時人們的各種信仰。在遊戲的整條時間線裡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或省份信仰該教,一般在已死的歷史人物那裡才會看到。不過也有一些稀有事件可以正常生成異教角色。
文化代表著不同地區的族群、語言與風俗習慣,相近的文化組成文化組。文化決定了角色姓名的產生與眾多圖像、模型的視覺效果,並影響一些遊戲機制。
一些特定的開局設置或特殊事件可以產生尤為強力的動物種族與文化
每個角色都認同著一種文化。角色的文化默認追隨父母,較為穩定,僅在幼年可由教育改變或花費威望轉變為當地文化。同一國內不同文化會帶來厭惡。
角色的文化決定了其能夠使用的文化特色近衛軍(例如義大利長矛手和匈牙利驃騎兵),部分文化的指揮官能夠使用更強力的特殊戰術(例如北日耳曼文化組的狂暴衝鋒)。文化還影響著人物肖像的服飾與大地圖上兵模、船模等的形象
部分文化對角色開放特定政體和繼承法(如藏文化組的僧侶封建制,凱爾特文化組的凱爾特選任法),有的則開放特定行為(例如阿爾泰文化組的劫掠、漢文化和希臘文化的閹割等)。
在遊戲中人的種族也被稱為「圖像文化」,僅由遺傳決定且不可改變,一般只決定人物的生理外貌。可以用來判斷自己有沒有被綠。
省份的文化代表生長在此地的平民百姓的文化。省份的文化也相對穩定,一般僅能通過事件被動地緩慢傳播。不過對於部落制和遊牧制領主而言,簡單粗暴地摧毀所有當地地產即可以將當地文化(以及宗教)與自己同化,部落制還可以使用「定居部落」的操作主動改變省份文化。另外也有大規模改變特定文化的文化熔爐機制。
統治不同文化的省份會容易激發叛亂,對於部落而言還有稅收和徵兵的懲罰。
省份文化決定了該地可以建造何種提供較高質量兵員的文化特色建築,並決定著該地地產的圖像外形。
軍事是中世紀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只有強者能在世界上生存。對於戰狂玩家來說,通過官方論壇等資料較為詳細的瞭解戰鬥系統並進行微操是有必要的;但對於下體稱霸歐洲的玩家來說一般只要知道儘可能保持數量優勢並且任命技能合適的將領即可。
CK2有三種主要資源:威望,虔誠,金錢。前兩者在破局後往往會供大於求,因此主要是作為玩家的評分。金錢是遊戲中的硬通貨,大多數操作都需要金錢。
主要的金錢消耗:
主要的金錢來源:
與大多數策略遊戲一樣,發展經濟的主要方式是建造建築。這種行為被稱為「種田」。
點擊領地面板的一個男爵領就會顯示建築面板。經濟建築可以增加金錢產出,有些建築可以增加徵召兵,有些建築可以增加要塞等級延長敵軍佔領地塊的時間。
地塊右邊有擴展面板:醫院,堡壘和奇觀。醫院可以降低瘟疫的影響,升級後還可以提供科研點;堡壘是戰時臨時建築,成本低廉,可以用於一定程度延緩AI的圍攻,增加補給上限以及鎖定玩家對遊牧空地的控制;奇觀則是極度燒錢的大建築,但是會在地圖上顯示,也有一些聊勝於無的功能p社也學會了奇觀誤國的原理?。
部落和遊牧有特殊的建築,不過部落建築是用威望而非金錢作為成本。
當然,你也可以在空的孔裡建造新的城市。
每個文化組都有特殊的文化建築,增加單位的攻擊力。
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可以增加經濟(有的mod製作了琥珀之路、北海貿易、加洛林道路、西班牙大道、泛撒哈拉貿易和羅馬大道,這幾乎是當年全部的貿易路線了),上面的一些貿易節點可用於建造貿易站。貿易站雖然可以提供大量收入但是也易損,容易被掠奪破壞。
也可給下屬建設貿易站,但數量限制只針對直轄區而言。
商業共和國可以在任意沿海地塊建造貿易站。貿易站是商共經濟的核心。
在外交距離內的國家可以與中國交流當大唐的狗。可以花費一年的時間去中國叩頭,付出威望換取恩惠。送出廷臣或宦官可以換取恩惠(送出的人等於死亡),亦可送錢。花費恩惠可以要求皇族結婚/要求與中國和平/要求附屬於中國(皇帝除外)。也可以搶劫中國(耗費兵力)/強迫開放和命令親屬奪權。最後一種會導致中國與你戰爭,中國的軍隊數由你的徵兵能力決定。
與近現代人類的指數型發展不同,中世紀的科技基本是線性增長的,而且歐亞大陸上不同地區之間通常沒有明顯的代差。CK2的科技系統模擬了這一點。
為了模擬中世紀科技傳播的緩慢,科技是每一地塊分別統計的,需要在地塊間互相傳播,而不是像p社其他遊戲一樣只要解鎖某種科技全國境內都生效。為了節省CPU運算量,只有大於等於公爵的領主才能產生科技點。CK2科技分為三種科技點:軍事科技,經濟科技,文化科技,與歐陸風雲(內政,外交,軍事)和群星(物理,社會,工程)類似。
科技發展速度取決於領主和宮廷牧師的學習技能。每種科技又分為若干類別,在獲得一定量的科技點後你可以選擇將其中一項科技升級,當然升級越不平衡成本就越高。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推薦優先選擇萬能型科技(城堡建築,軍事組織,法律化),其次是和你的單位配置有關的科技(英格蘭長弓兵:散兵戰術)。
間諜總管可以偷科技,而且可以偷取整個地圖任何地區,無視外交距離。一般來說推薦偷取君士坦丁堡的科技。
僧侶與神秘主義DLC中引入了社團系統。雖然遊戲中有多種社團,但是每個角色最多隻能加入一個社團。社團有許多豐富的玩法。
加入社團必須滿足特殊條件。
通過自然增長和做定期發布的任務可以積累社團點數(在不同的社團名稱不同,例如惡魔系社團稱為Dark Power)。不同社團可以消耗社團點數使用不同功能。
每個社團都有4個等級,升級可以解鎖更多功能。一般來說升到最高等級(且前任社長去世)才能成為社長,社長還有特殊的事件和功能。
不同宗教有不同的修會,但是機制是一樣的。加入修會會減弱生育能力,慎用。
以密謀和刺殺為主要內容的社團。
阿薩辛甚至會暗殺腐化100%的伊斯蘭教領主,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是個抽大麻的什葉派領主就亂吃葡萄
以學習和研究科學為主要內容的社團。
以決鬥和戰爭為主要內容的社團。
如果選擇秘密改信另一宗教則可創建或加入秘密宗教社團。
每個宗教有不同名稱的惡魔社團,但是機制是一樣的。必須持有七宗罪特質或者一些其他負面特質才能加入。可以殺人獻祭獲得惡魔之力,然後使用它進行各種逆天改命的行為例如遠程給別人戴綠帽,或者把被閹掉的東西重新長出來。
CK2支持多人遊戲。首先打開或重啟遊戲(如果剛剛從一局遊戲退回主界面,必須重啟才能聯機),點擊Multiplayer,然後隨意輸入一個自己的多人遊戲ID(不輸入會產生一些難以解釋的bug,例如不能選擇人物)即可輸入房間名和密碼,創建遊戲。創建遊戲和單機遊戲一樣可以選擇劇本和規則。選擇完後點擊確定,即可獲得房間id一串數字,其它人可以用房間id加入遊戲。
多人遊戲可設置特殊規則,例如禁止謀殺其它玩家或其它玩家及其近親、禁止對其它玩家使用入侵CB等。
CK2擁有大量的優秀並相當昂貴的DLC擴展包。這些擴展包很大程度上完全改變了遊戲體驗,一般擁有所有擴展包才會被視為是完整的遊戲。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小規模的趣味包。
本頁面的所有介紹都默認建立在全DLC遊戲的基礎之上。
|
src
屬性未被列入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