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借詞指從日語中引入當地語言的詞彙。本條目主要描述華語中ACG文化相關的日語借詞。
漢語中的日語借詞是華語圈與日語圈之間語言交流的一部分,日語借詞的現象從晚清開始就有出現,對現代漢語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借入漢語的方式,可大致將日語借詞分為借形詞與借音詞。
漢語從日語借詞主要以漢字為媒介,即「借形詞」。
也有一些情況下,日語借詞借用的是發音,即「借音詞」。例如「卡拉OK」一詞,源於日語「カラオケ」。「
二十世紀末,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日本的御宅文化的傳播,又有很多日語詞彙流傳到華語圈。
借形詞只借日語詞彙的字形和字義,不借其讀音。因為日語中存在大量漢字,故借用時直接將漢字對應到漢語中,進行繁簡、異體字等轉換。借形詞佔日語借詞的大部分。
主條目:聲優
主條目:乾物女
主條目:無鐵砲
主條目:空耳
此外,還有將假名直接轉換為形近漢字的特殊借形詞,例如來自日文「エロ(ero)」的「工口」。
更多條目可參見Category:日語借詞
借音詞往往是從由假名組成的詞彙轉化而來,將其讀音音譯成漢字。
主條目:oo控
更多條目可參見Category:日語借詞
一些詞彙在傳入華語圈的過程中,可能因為對日語的誤解等因素,被華語圈賦予了新的含義,比如意為「節目」的「
主條目:御姐
日語中的「
在日語中,「御姐」被引申為充滿智慧、心智成熟的強勢女性,不過不常使用「御姐」這個詞彙進行表達,而是直接使用「おねえさん」。[來源請求]漢語中使用的「御姐」是由「おねえさん」異形而來,[來源請求]在傳播中被賦予了強勢等屬性,這些屬性是日語中所沒有的。
中國古代出現過「御姊」這一詞彙[3],不過頻率較低,而且是用「御」來表示「姊」的尊貴,比如描述皇親國戚。
主條目:三無
由日語中的「
中國古代有成語「三無坐處」,此處的「三」指特定的三個官職,並非組合在一起的「三無」。現代的「三無」(如「三無產品」)與ACG次文化中的「三無」沒有任何關係。
日語中也有與該含義上的「三無」類似的表述,如「
主條目:裡番
「
日語中的「
漢語中的「裡番」的出現是建立在對「
日文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番一詞在日本很常用,用來指「新作電視動畫」。 [5]
主條目:萌娘
「萌娘百科」的日文版名稱為「萌えっ娘百科事典」,不過日語中「萌えっ娘」的使用和本站完全不同。
在谷歌搜索「萌えっ娘」一詞得到的大部分是風俗店的信息(似乎不知為何「萌えっ娘」一詞在風俗業中十分流行)。
另外,《寶可夢系列》的擬人化二次創作被稱為「萌えっ娘もんすたぁ」。谷歌搜索的結果主要是以上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