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即東周的後半部分,起始時間有公元前476年(《史記·六國年表》起點)、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等諸說,結束時間為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
「戰國」之名,源於西漢劉向編撰的《戰國策》。記載這一時期歷史的傳世文獻主要有《戰國策》《史記》《竹書紀年》等史書,以及《孟子》《墨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典籍。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及秦末以來歷代戰亂的破壞,今人所得見的戰國時期一手史料已經十分稀少,以秦國和楚國的簡牘為代表的出土文獻對於研究戰國歷史非常重要。
在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流派的思想家輩出,形成了所謂的「百家爭鳴」時期,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
此外,戰國在中國民間的流傳程度之廣雖不及三國,但也誕生了很多相關文藝作品,廉頗、藺相如、屈原、荊軻等戰國時期人物的形象也為人津津樂道。
中國戰國時代主要的七個諸侯國中以秦國實力最強,其餘六國或選擇合縱共同抗擊秦國,或選擇連橫依附於秦國,縱橫家在諸國中引發一場場精彩的權謀鬥爭,乃至於戰爭頻繁,這給ACG作品帶來了大量寶貴的歷史素材;
春秋時期之後依舊繼續百家爭鳴的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眾多學術流派,許多成為現今ACGN作品中登場勢力的原型;
戰國時期湧現出的著名歷史人物,許多成為ACGN作品中登場角色的原型,這些角色的台詞、故事等,也都有濃厚的戰國時期的風格。如在許多作品中,荊軻行刺的情節或善於暗殺的設定就來源於戰國時期荊軻刺秦王的真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