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 或
條目編輯規範 ,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微軟
微軟公司Logo
名稱
Microsoft Corporation
別名
巨硬( Massivehard ) ,田牌
類型
上市公司
成立時間
1975年4月4日
總部地址
美國華盛頓州雷德蒙德微軟路1號總部園區
創辦人
比爾·蓋茨 保羅·艾倫
相關人物
薩蒂亞·納德拉(CEO、董事長)菲爾·斯賓塞 (微軟遊戲CEO) 艾米·胡德(CFO、公司執行副總裁)
網址
https://www.microsoft.com
“
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 (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 )
”
微軟公司 (英語:Microsoft Corporation )是總部位於美國、在海外各處成立多家子公司的大型跨國網際網路公司。公司於1975年由比爾·蓋茨與保羅·艾倫創立,主營業務有雲計算服務、計算機軟硬體、軟體應用及電子遊戲等。
歷史
1975年4月4日,比爾·蓋茨與他的朋友、高中同學保羅·艾倫一同創立了微軟公司。
1980年11月,微軟從西雅圖電腦產品公司收購 86-DOS,將它更名為 MS-DOS 後授權給 IBM 公司使用,後來非 IBM 電腦也可使用更改後的 MS-DOS 系統,微軟成為在作業系統領域領先的系統供應商。
1983年2月,保羅·艾倫因患上霍奇金病向微軟辭職。
1985年11月20日,微軟發布Microsoft Windows 1.0。
1986年3月13日,公司上市。
1990年,微軟推出辦公軟體 Microsoft Office 。從此,Microsoft Windows 和 Office 逐漸在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1995年8月24日,微軟發布 Windows 95 ,同時發布了社交軟體 MSN 及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
1997年12月31日,微軟收購了Hotmail,藉此收購正式開始經營網際網路電子郵箱服務,Hotmail品牌於2012年以後不再使用,改以Outlook品牌繼續為註冊用戶服務。
1998年11月5日,微軟在中國北京 成立微軟中國研究院,並於2006年組建成立微軟亞太研發集團。該院現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首任院長為李開復院士。該院負責人工智慧,大數據及計算機科學基礎與雲計算的議題的研究,並將其研究成果反哺給微軟旗下各大產品,是微軟內部除美國本土以外規模最大的研究機構。
2000年1月13日,史蒂夫·鮑爾默接任微軟執行長,比爾蓋茨擔任首席軟體架構師。
2000年4月19日,微軟推出針對行動裝置開發的 Windows Mobile 作業系統。
2001年10月25日,微軟發布 Windows XP ,這也是 Windows 7 發布之前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
2001年11月15日,發布初代Xbox遊戲機,後來逐漸在主機遊戲市場中與索尼 和任天堂 三足鼎立。
2007年1月30日,發布 Windows Vista 。
2008年10月27日,推出雲計算服務平台 Microsoft Azure 。
2009年6月1日,推出 必應(Bing) 搜尋引擎。
2009年10月22日,發布 Windows 7 。
2010年10月,微軟發布 Windows Phone 7 ,這也宣告了 Windows Mobile 退出歷史舞台。
2011年5月11日,微軟宣佈以85億美元收購盧森堡科技公司Skype Technologies,該公司主要產品為Skype,一款網絡電話及視頻會議軟體。
2012年10月26日,Windows 8 正式上市。
2012年6月18日,公佈Microsoft Surface系列計算機設備,10月26日正式推出。
2013年3月15日,MSN正式關閉。
2013年9月3日,微軟宣佈將以約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公司幾乎全部的手機業務。
2013年10月17日,微軟發布Windows 8.1
2014年2月4日,微軟任命內部高管薩蒂亞·納德拉為新任CEO,並持續至今。
2014年9月15日,微軟公司宣佈以25億美元併購瑞典遊戲開發商Mojang 。
2015年7月29日,微軟發布 Windows 10 ,全新的瀏覽器 Microsoft Edge 。
2015年9月23日,微軟發布 Office 2016。
2015年10月7日,微軟發布新一代 Surface Pro及Surface Book。
2016年6月13日,微軟以每股196美元的價格,斥資262億美元現金收購商業社交平台領英 (LinkedIn)。
2016年10月26日,微軟發布 Surface Pro 4 、Surface Book 、Surface Studio 一體機和 Surface Dial 等輔助設備。
2018年6月4日,微軟宣佈以75億美金收購 GitHub 。
2018年6月11日,微軟宣佈收購Ninja Theory 與Playground Games 等一共四家遊戲工作室,並正式加入Xbox遊戲工作室 大家庭。
2018年11月11日,微軟宣佈收購黑曜石娛樂 工作室以及 inXile Entertainment。
2018年12月4日,微軟宣佈 Microsoft Edge 將使用 Chromium 內核。
2019年7月22日,微軟宣佈投資非營利人工智慧研究組織OpenAI,雙方將共同利用微軟所運營Microsoft Azure平台研發人工智慧技術模型,本次交易共斥資10億美元。兩個月後,微軟宣佈將獨家 持有OpenAI旗下開發的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訓練模型:GPT-3的許可,微軟擁有深度定製、嵌入到網站、修改並訪問底層原始碼的權利,其他從業者只可以從公用API或OpenAI旗下產品獲取數據。
2019年10月,微軟發布 Surface Neo 和 Surface Duo 兩款新設備,分別是具有雙屏的筆記本電腦和搭載 Android 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
2020年9月,微軟宣佈有意以75億美金收購 ZeniMax Media,即貝塞斯達遊戲工作室 、id Software 等遊戲公司的母公司,交易於2021年3月9日完成,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最終以81億美元出價達成收購。ZeniMax Media旗下八家遊戲工作室納入Xbox遊戲工作室 部門體系下經營,但ZeniMax Media旗下負責發行遊戲的部門貝塞斯達軟體 (Bethesda Softworks )獨立於Xbox遊戲工作室發行部門外享有自主發行遊戲在內的權利。
2021年4月,微軟宣佈有意以每股56美元,總計197億美元收購以語音識別及圖像處理業務為主的公司Nuance,該公司曾在語音識別方面與蘋果達成合作,並協助推出了語音助手Siri。交易於2022年3月份完成。
2021年10月,微軟推出 Windows 11 作業系統,並開放Windows 10用戶免費升級。
2022年1月18日,微軟宣佈以每股95美元,共687億美元全現金收購動視暴雪 公司,收購預計將於2023年第二季度前完成,收購完成之前動視暴雪將獨立運營,但須向微軟遊戲的執行長菲爾·斯賓塞 匯報工作。[ 1]
2023年1月初,根據CNBC報道[ 2] ,微軟計畫再次對OpenAI進行進一步投資。消息人士稱,本次面向OpenAI的投資交易共投入至少一百億美元,在投資完成以後,微軟將獲得OpenAI方面的75%利潤份額,直到收回投資資金為止,之後微軟將持有OpenAI旗下49%的股份。
2023年1月18日,由於經濟下行,微軟方面宣佈裁員10000名員工[ 3] ,公司內各部門及旗下子公司均受到影響。微軟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時共僱有22.1萬名員工,其中12.2萬名員工在美國居住。
2023年2月7日,微軟將OpenAI旗下基於GPT-3.5的類ChatGPT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訓練模型獨家 集成進必應(Bing) 當中,海內外部分大型網際網路企業相繼推出與此競爭的服務,例如Google旗下的「Bard」,百度的「文心一言」等。
2023年3月14日,OpenAI宣佈推出GPT-4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訓練模型,同期微軟旗下的必應(Bing) 內部的聊天機器人也同步正式更換到GPT-4 事實上微軟表示在GPT-4上線之前一直有在Bing使用GPT-4模型 [ 4] 。
2023年10月13日,伴隨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對收購案的批准,微軟正式完成對動視暴雪的收購 ,根據先前與育碧 簽署的相關協議,微軟永久轉讓動視暴雪 現今以及未來十五年內發行所有遊戲的雲端遊戲運營權給育碧。
2023年11月20日,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宣佈原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以及前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加入公司,為了響應Altman與Brockman的加入,微軟新成立了人工智慧團隊,Altman與Brockman將擔任新團隊的負責人[ 5] 。事情起因於三天前的11月17日,OpenAI董事會突然無預警宣佈解僱Sam Altman引起軒然大波,震驚國內外科技界及財經界。
2023年11月22日,Sam Altman與OpenAI董事會達成原則一致,Sam Altman回歸OpenAI,繼續擔任該公司CEO,並表示回歸上任以後將維持與微軟的合作。
2024年4月10日,在暴雪娛樂宣佈與網易重新達成協議之際,微軟遊戲也與網易達成了更廣泛的合作,嘗試將新的網易遊戲帶到Xbox及其他平台,
產品
電腦硬體
主條目:Surface
Surface系列產品是微軟公司推出的個人計算設備,目前已擁有筆記本、二合一平板電腦、一體機及智慧型手機等多種系列產品。
作業系統
主條目:Microsoft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是微軟於1985年開始發行,運用於PC、智慧型手機、伺服器多個領域。截止至2021年11月,其在PC作業系統市場中佔據74%的份額,大幅領先第二名 MacOS (16.04%)。[ 6] 在所有的作業系統中,其市場份額僅次於 Android (39.26%),位列第二名(32.34%)。[ 7]
市場中使用人數最多的 Windows 作業系統為 Windows 10 ,目前推出的最新產品為 Windows 11 ,後者的使用人數正逐步增加,目前其份額已接近9%。[ 8]
微軟的行動作業系統 Windows Phone 系列自2010年推出,大多搭載在諾基亞手機中,也與宏達電子、三星、LG、中興、華為等品牌合作。其市場份額始終大幅落後於其他行動作業系統。[ 9] 2018年2月20日起,Windows Phone 7.5 和 Windows Phone 8 的通知推送服務、動態磁貼等服務關閉。
Windows Phone 10 發布於2014年,最終於2016年更名為 Windows 10 Mobile,內置語音助理 Cortana ,可以運行 UWP 應用。2020年1月14日,微軟放棄對 Windows 10 Mobile 的支持,宣告微軟在行動作業系統領域的徹底失敗。
在最新發布的 Windows 11 中,微軟引入「安卓子系統」功能,使得 Windows 能夠原生運行 Android 應用。
軟體
微軟作為安卓 、iOS 、Mac OS 、Windows 平台中的最優秀應用開發商之一,旗下有諸多軟體應用:
……
電子遊戲
主條目:Xbox
Xbox家用遊戲機是微軟從2001年起推出的系列遊戲機,目前最新產品為 Xbox Series X/S 。
微軟旗下Xbox遊戲工作室擁有諸多第一方遊戲工作室,為 Xbox 系平台與 Windows 系平台製作和發行遊戲,擁有《光環 》《極限競速系列 》《我的世界 》《微軟模擬飛行 》等知名遊戲。
技術與開發
微軟開發過 Visual Basic 、C#/.NET 、VBScript 、Office Scripts (VBA) 等程式語言、用於軟體開發的IDE Visual Studio 及文本編輯器 Visual Studio Code 。
2018年6月4日,微軟宣佈以75億美金收購全球最大的開原始碼託管網站 GitHub 。
ACG相關
官方擬人萌娘
第五代小冰形象
雖然常有不同公司的某些產品被萌娘化,但官方支持的擬人萌娘並不多見。
Windows 7娘 ,窗邊奈奈美(日語:窓辺ななみ ),即 Windows 7 的日本限量特別版本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的擬人化萌娘,後泛用至各個 Windows 7 版本。雖然其形象由 Windows 7 DSP 版代理商 Windows 7 Mania 事務局設計推出,但後續微軟日本官方也為其製作了桌面壁紙,並讓她為系統事件進行語音通報。
該事務所後續相繼推出了 Windows 8娘 、Microsoft Azure娘 [ 10] 等擬人化萌娘。
看到 Windows 7 孃的成功,微軟台灣地區分公司也推出了 Silverlight 的產品代言人藍澤光 ,微軟放棄 Silverlight 後變為 Microsoft Azure 雲計算平台的虛擬代言人。
微軟小冰 也擁有自己的擬人形象。
在其他ACG作品中
《俠盜獵車手系列》:在該系列HD世界觀作品下有一家名為「巨硬電腦」(FACADE)的公司,該公司的原型明顯是微軟。在俠盜獵車手4 中可以看到巨硬電腦的一款名為「Wing It」的軟體產品的廣告,該軟體是對微軟PowerPoint的影射。而在續作俠盜獵車手5中可以看到許多巨硬電腦生產的台式機和筆記本,其UI和Windows 7 如出一轍。遊戲角色崔佛·菲利普 使用的FACADE公司生產的手機UI也明顯來自微軟的Windows Phone 。該遊戲線上模式中,線上模式玩家 的設施策劃大屏使用的雲作業系統則是影射微軟開發的Azure 。
成句
微軟 硬體設備
Windows Phone/Surface Xbox/Hololens 其他
作業系統
DOS Windows for PC Windows for Mobile Windows for Server
軟體與生產力
技術與開發者
其他相關 「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 )
微軟 電子遊戲產品遊戲設備
微軟遊戲部門
遊戲製作公司、工作室 亞洲
美洲
歐洲
英國 法國 德國 奧地利 荷蘭 瑞典 芬蘭 丹麥 波蘭 捷克 烏克蘭 俄羅斯 西班牙 其他
大洋洲
非洲 其他
注釋及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