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三毛流浪記》是張樂平先生創作的漫畫作品,並有電影、動畫、電視劇等多種衍生作品。
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漫畫,早在1935年就問世了。儘管是博人一粲,但還是受到了讀者的歡迎。
抗戰勝利後,三毛漫畫又在上海的《大公報》連載,三毛形象在上海家喻戶曉,併成為了當時多數中國窮苦兒童命運的象徵,有較強的社會諷喻和批判意義。
其主角“三毛”到現在仍然是中國最著名和受人喜愛的虛構人物之一,也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版本。
台灣著名女作家三毛的筆名即據此而來,她後來曾拜訪過張。
故事發生在30至40年代初的上海。內容圍繞無家可歸的孤兒三毛,講述三毛在“黃金”時代舊上海的歷險事情。三毛生活在戰爭、殖民主義和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貧窮苦難環境下。
三毛流浪記所說的是原為富家子弟的12-15歲少年三毛因為日本侵略而失去了父母,淪為孤兒。後他多次尋找母親未果,曾經做過多種苦力,例如擦鞋工等,但多次被地痞、日本軍等人陷害。
幫助過三毛的一共有幾人,一個人是漁夫,後因為日本侵略而為保衛三毛而死;第二個是一個窮苦太太,他因為覺得三毛可以幫助自己的家庭而收留了他,後因為日軍侵略而不得不拋棄他。
在故事的開頭到結尾,都敘述了三毛流浪的痛苦生活,作者通過多種方法(例如三毛的夢以及三毛的表情)來描述三毛想家、想親人的內心深處。
事實上,動畫版從三毛歷險記開始三毛就已經脫離流浪了,動畫開始向吸氧羊路線發展
角色人物首次面世是以漫畫形式出現,之後改編過多種其他形式。
名稱 | 出版年份 | 類型 | 出版地 |
---|---|---|---|
三毛流浪記 | 1949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學生意 | 1958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58年 | 木偶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84年 | 動畫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90年 | 舞台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從軍記 | 1992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三毛流浪記續集 |
1996年 1999年 |
電視連續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1997年 | 舞台劇 | 香港 |
三毛新傳 | 1999年 | 電視系列短劇 | 中國大陸 |
三毛太空漫遊 | 2000年 | 舞台木偶劇 | 香港 |
三毛救孤記 | 2004年 | 電影 | 中國大陸 |
三毛從軍記 | 2005年 | 新媒體卡通戲劇 | 中國大陸 |
虛擬導遊三毛 | 2005年 | 虛擬人物 | 中國大陸 |
三毛歡樂派 | 2006年 | 線上電腦遊戲 | 中國大陸 |
三毛流浪記 | 2006年 | 動畫 | 中國大陸 |
此外,近幾年來,各種三毛作品就曾分別獲得“上海市優秀圖書獎”、“全國優秀幼兒讀物獎”、“全國優秀少兒讀物一等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圖書獎”等多項殊榮。
上海崑崙影業公司攝製的喜劇片,由趙明、嚴恭執導,陽翰笙編劇,王龍基主演,於1949年12月上映。電影片長71分鐘。
該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公映的國產故事片。[1]
三毛是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吃貼廣告用的漿糊,睡在垃圾車裡,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他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賣報、揀垃圾、幫別人推三輪車,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個錢夾,好心的三毛把它交還了失主,而失主反誣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頓。流氓爺叔見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壞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爺叔利用時,寧可餓肚子,也不再幹爺叔教他的壞事。
一個有錢的貴婦人收養了三毛,給他穿上皮鞋,對他進行管束,天性散漫的三毛不願在富人家過寄生蟲般的生活,在一次為他舉行酒會的時候,他搗亂酒會,撕破華服,和往日一起討飯的小伴一起,走向屬於他們的流浪生活。解放後,他結束了流浪,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國家或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2] |
---|---|
中國 | 1949年12月 |
中國 | 1958年(重新發行) |
中國 | 1980年(重新發行) |
法國 | 1981年5月(戛納電影節) |
香港 | 1981年7月 |
德國 | 1982年10月(曼海姆電影節) |
葡萄牙 | 1983年9月(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 |
香港東亞影業公司出品,虞戡平導演及編劇,於1980年上映。電影片長70分鐘。
三毛在朱家鎮,誤打誤撞認識了狗不理和小蚱蜢。朱大爺武功高強,又是朱家鎮的大地主,放縱一幫手下為非作歹,靠著高額的租金獲取暴利,全鎮的人只能敢怒不敢言。
三毛他們為了生活,決定在街頭賣藝,朱大爺的手下故意鬧場,一旁路過的黑鷹出手相助,但寡不敵眾,幸虧朱家少爺紹秋及時伸出援手。
朱大爺和參謀長勾結,黑鷹潛伏暗處伺機暗殺,卻失手被擒。為了救黑鷹,小蚱蜢喬裝混入朱府,待行刑之際趁亂冒死搭救。
黑鷹向朱大爺下了挑戰書,和三毛他們合力在樹林設下重重機關迎戰。在混戰中,朱大爺竟失手誤殺了前來阻止的紹秋,自己最後也死在黑鷹手中。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58年出品的木偶動畫片,由章超群導演,片長32分鐘。
三毛是舊社會的苦孩子,他無依無靠,受盡了折磨,但它又是一個善良的、勇敢的好孩子,他的遭遇就是舊社會千千萬萬少年兒童的遭遇。
枯瘦如柴的三毛行走在燈火通明、笑語歡歌的大都會上海。狂風暴雨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外國產品的宣傳廣告,這裡的繁榮與三毛沒有一點關係。廣告中胖娃娃吃的進口奶粉,他只能用那奶粉罐子當要飯的傢伙。
大雨之夜,三毛連暫時避雨的棲身之所都找不到,粗暴的警察和驕傲的闊太太隨時驅趕著他。在人吃人的舊社會,餓肚子的窮人不得已出賣自己的孩子,售價卻還不及櫥窗裡的洋娃娃。
三毛走遍上海大街小巷,尋找能暫時得以餬口的營生,更是見遍了世態炎涼……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4年出品的動畫片,由徐景達、朱康林導演,總共4集,單集片長10分鐘。
大大的腦袋,頂著三根頭髮,普通人家的小孩三毛原本擁有幸福的童年,然而戰爭卻讓他淪為無依無靠的孤兒。
沒有父母的孩子連黃狗、烏鴉都欺負得,危難時刻他得到了善良的打魚老伯的救助,體會到了久違而短暫的幸福。好景不長,惡霸搶走他們的勞動果實,匪兵又殘忍槍殺老伯。
可憐的三毛再度淪為孤兒,在墳頭跪別老伯後,瘦小的男孩漫無目的行走,輾轉便來到了大都會上海。
他夢想能在這座富庶先進的大城市裡吃飽飯,可是此刻正值軍閥、投機商人、大資本家、外國人、青幫流氓、騙子橫行的舊社會,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
集數 | 標題 |
---|---|
1 | 孤苦伶仃 |
2 | 相依為命 |
3 | 到上海去 |
4 | 見義勇為 |
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央視動畫有限公司出品的111集大型動畫系列片《三毛》的第一部,由朱敏、王柏榮導演,2006年1月26日播出,共26集。後續作品《三毛從軍記》於2010年播出。《三毛歷險記》、《三毛奇遇記》於2011年相繼播出。
三毛自幼失去了父母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浪兒,他日日風餐露宿孤苦伶仃,靠著撿菸頭的零星收入維持生計。
某日,三毛遇見了善良的麵粉大王吳子福,吳子福慷慨的資助了三毛,使三毛的日子稍微好過了起來。然而,這種狀況沒有維持多久,吳子福便跳樓昏迷。
此事引起了報社記者侯逸文的注意,他覺得這起事件絕非表面所看到的那麼簡單,他決定調查事件的真相。
與此同時,三毛找來了一套擦鞋的工具,開始了他的擦鞋匠生涯。在此過程中,三毛飽受欺凌和侮辱,但他仍然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正義感戳穿了修車人的陰謀,不想卻遭到了後者的報復。
三毛後來結識了一個山東雜技藝人,但是藝人曾經誤殺了上司的兒子,因此被警察帶走。又一次無家可歸的三毛救了王小明,被他的父親收留,在學校中成績優異,也改變了王小明。但王家因為彩票中了大獎,被匪徒注意,只得出國繼承遺產。三毛因為當時被綁架(他犧牲自己讓小明逃出了),失去了聯繫,只得繼續流浪。
三毛結識了有一大家人的小穀子,在朋友的建議下去偷東西,被抓住了,再次失去了聯繫。出獄後他的衣服丟了,被一群童子軍指責為破壞上海形象,他說自己沒有衣服,但出身貴族的童子軍並不能理解這一點,反而說他是神經病。他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侯記者終於找到了他,把他救了出去。
最終,三毛髮現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就是吳,他也很快甦醒了。來到吳家之後三毛髮現吳真正的兒子是另一個小孩,不是他,他不願隱瞞真相,得到了吳的諒解。但很快吳全家都被仇人殺死,三毛因碰巧不在倖免,但他也只能繼續流浪了。
片頭曲
片尾曲
插曲
上海電視台於1996年出品的22集兒童劇,由徐銀華執導,孟智超主演。1999年又出品了以三毛反穿越到20世紀90年代末的上海為內容的續集《三毛新傳》24集。
解放前的舊上海,各方勢力雲集於此,魚龍混雜,動盪不安。這裡是政要富豪的博弈場,是窮苦百姓的煉獄,是當之無愧的魔都。
三毛是一個身形瘦小、腦袋圓圓、只有三根頭髮的男孩。他自幼喪父,為了尋找外出謀生的母親,這個未經世事的男孩來到上海。
在這個雲集著大資本家、軍閥、投機商人、洋人、流氓、騙子、小偷、舞女、♯♯以及千千萬萬窮苦百姓的都市裡,三毛品嚐著酸甜苦辣,見識著這個混亂時代的光怪陸離。
他柔弱的臂膀擔負著太多與這個花季年齡不相匹配的東西,但即便如此,三毛仍然保持著善良正直的品性……
1997年,香港明日劇團在香港上演了舞台劇《三毛流浪記》,由王添強編導,丁羽監製。
劇情不單有三毛流浪的故事,還增加了“三毛之父”張樂平和台灣作家三毛的真人真事。演出很成功,每場演出結束,觀眾們紛紛湧上台前,與演員交流、合影。
該劇是由真人、面具、木偶、歌曲等組成。
2011年7月16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後在各地巡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