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尼·博克 | |
![]() | |
基礎資料 | |
本名 | Sd.Kfz.231 |
---|---|
別名 | 萊尼·博克 Lenny Heymann |
髮色 | 棕髮 |
瞳色 | 藍瞳 |
萌點 | 捲髮、望遠鏡、手套、及膝襪、模糊 |
車型 | 輕型殲擊車 |
國籍 | 老虎/德意志 |
所屬 | 勝利女神特勤局 |
相關人士 | |
初始小隊:佐伊·謝爾曼、拉伊莎·斯維特蘭娜 | |
相關圖片 |
萊尼·博克(Sd.Kfz.231)是鯨彩公司薩體雅工作室旗下遊戲《鋼鐵華爾茲》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已從遊戲中下架。
(待補充)
由於4輪裝甲車載重及車內空間、燃油載荷等限制,無法完成更激烈的一線偵察任務,而取代4輪裝甲車的6輪裝甲車,開發始於1929年。戴姆勒-奔馳、布森-NAG、瑪吉魯斯三家公司以奔馳G-3a型卡車底盤為基礎設計。該型車最大的特點是前部和後部各有一套完整的駕駛系統,便於遇到情況及時後退······由於卡車底盤的先天不足,6輪裝甲車的機動性能和升級潛力也無法滿足軍方需要。等到性能更好的8輪裝甲偵察車出現後,6輪裝甲車就逐步被淘汰了。
Sd.Kfz.231 6輪型的型號比較複雜,德軍把戴姆勒-奔馳、布森-NAG(註)G31p,制式化為Sd.Kfz.232、瑪吉魯斯(註)M206p,制式化為Sd.Kfz.263三家公司設計的6輪甲車的設計全部採用,雖然3款車編號一樣但外形不同。第一個生產出的是戴姆勒-奔馳公司······G3a在1931年被德軍採用,制式化為Sd.Kfz.231。[1]
Sd.Kfz.231式8輪型也分為前期型和後期型,除了主砲變更為KwK38外,加強的還是裝甲部分。在德法戰役結束以前,是以外掛裝甲板的方式來加強前後防護。而1942年所生產的Sd.Kfz.231式8輪型直接將車體前裝甲加強到30毫米厚,重量當然又往上攀升。[1]
原型 | Sd.Kfz.231重型輪式裝甲車 (6輪型(註)立繪偏向於6輪型) |
原產國 | 德意志 |
---|---|---|---|
研發者 | 研發日期 | 1929年 | |
生產商 | 生產日期 | 1932年-1937年 | |
服役期間 | 1933年- | 服役範圍 | 歐洲、北非 |
重量 | 5.7噸 | 長度 | |
寬度 | 高度 | ||
裝甲厚度 | 8毫米 | 發動機 | Daimler-Benz MO 9 |
最大速度 | 70千米/小時 | 最大行程 | 250~300千米 |
乘員 | 4 | 武器 | 1門20毫米KwK30/55砲 1挺7.92毫米MG13機槍 |
獲取途徑 | |||
---|---|---|---|
掉落 | 卷19開端、卷20副團長、卷21暗湧、卷22一擊勝負、卷23堅毅的心 | ||
源鐵爆破 | N/A | ||
軍港 | 軍港達到1級有機率出現 | ||
舞裝再製 | N/A | ||
研發條件 | 15級Sd.kfz.251/17;秘密計畫6、N1圖譜4、15000 10級Sd.Kfz.233;秘密計畫5、N1圖譜4、11800 | ||
以此為前續研發條件的鋼舞姬 | |||
MKA Sabina Viroka、Sd.Kfz.232 尤塔·博克、 Sd.Kfz.233 Frieda Miller |
原本與MS-1作為新手鋼舞姬加入指揮官隊伍,但在2021年9月2日更新後,她倆被剔除出隊伍了。[2]
第一章,和指揮官、佐伊、拉伊莎重建廢棄的基地,對基地的細節很瞭解。
第二章,協助指揮官管理基地保障後勤,後來和獵虎小隊前往齊格菲研究所。
第三章,和指揮官返回了伏龍芝學院,並一起受到了索菲亞教官的懲罰。
第四章,參與了奪旗戰,配合指揮官打贏了這一仗。
第五章,隨指揮官再次前往齊格菲研究所。
第六章,和拉伊莎一起返回舊基地等待指揮官。
(待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