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CGN中的虎,可參見
虎。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P站id:14001206 作者:OURU
|
基本資料
|
本名
|
虎(Tiger)
|
別號
|
老虎娘、森林之王
|
生日
|
距今288萬年前左右
|
萌點
|
肉食系
|
出身地區
|
陸地
|
活動範圍
|
東北亞、東南亞、南亞[1]
|
個人狀態
|
數量稀少,受到保護
|
親屬或相關人
|
貓娘、豹娘
|
虎娘是貓科動物虎種的擬人化萌娘,其下還有數個亞種。
簡介
虎娘現存五個野外亞種,分別是孟加拉虎娘()、東北虎娘()、印支虎娘()、馬來虎娘()和蘇門答臘虎娘()。[1]其餘,巴釐虎娘、爪哇虎娘、裡海虎娘皆已死亡。
虎孃的親屬由近及遠分別是:豹娘(),貓娘(),食肉娘(),哺乳孃(),脊索動物娘(),動物娘()。
- 野生虎娘僅生活在亞洲,主要在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3個區域,而野生豹娘生活在非洲和亞洲,因此虎娘和豹娘成為彼此在亞洲區域最主要的生態競爭者。[1]
- 因為貓娘和虎娘也算近親,所以一些畫師給虎娘畫肖像畫時會用貓娘做模特。
虎的介紹 |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源請求]在距今約288萬年,虎娘和雪豹娘從豹屬中進化為不同種,她們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比獅娘、豹娘和美洲虎孃的關係都要近。
- 體貌
虎娘是天生的獵手,四肢孔武有力,而且有著優秀的聽覺和夜視能力(達到人類的6倍)。虎孃的前爪有五趾,後爪有四趾,可以伸縮利爪以避免磨損。爪底有掌墊,可以消除聲音。
虎娘身上有橙黑相間的條紋,可以在其捕獵時提供偽裝。不同虎娘臉上的花紋不同,就好像人的指紋。不過也有一種「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種變異形態(並非單純的白化病哦),皮毛不是橙色而是白色。
虎娘有長長的尾巴,可長達1.1米,其尾巴擺動的方式可以表現其心情狀態。尾尖翹起抖動,並發出低吼聲表示戒備;尾巴輕輕擺動,且鼻孔噴氣表示友好。
- 食性
虎娘習慣單獨行動,一隻虎娘佔據一片地盤。她們在白天或者夜晚都會捕獵,獵物包含鹿、水牛、野豬,甚至豹、鱷魚等動物(不愧是森林之王)。不過虎娘也會選擇更易捕獵的小型動物(如兔子、魚等)作為優先級最高的食物。她們偶爾也吃植物果實獲取纖維素,比如火繩樹的果實。
虎娘一般不吃人,但如果她們太老弱而無力捕獵,也會選擇低難度的人類作為食物。也有個別虎娘養成了吃人的習慣……
當發現獵物時,虎娘會咬住他們的咽喉,以切斷氣管或頸部的血脈。
- 現狀
18世紀早期,西至裡海和土耳其,東至俄羅斯和中國東南沿海,北至西伯利亞,南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巴釐島和蘇門答臘島都有虎娘分佈。但隨著人們的獵殺,剝取虎皮或者製藥,以及棲息地被破壞等,虎孃的數量銳減,上文提到的三個亞種也已滅絕,虎娘被列為瀕危保護動物。
儘管虎娘有駭人之處……畢竟也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夥伴,不應面臨滅絕的慘劇。
|
虎孃的傳人
- 虎孃的傳人
自從1978年《龍的傳人》問世後,大多數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不過,虎娘是羌、彝、哈尼、白、藏、怒、納西、傈僳、拉枯等十幾少數民族的祖先。她們代表的是一種柔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2]
- 德國虎娘
由於德國的科學技術是世界第一,他們孕育出了現代虎娘。
生物體萌化(生命個體的娘化角色) |
---|
| 真核生物域 | 真菌界(註)與動物親緣關係更近,同屬於後鞭毛生物 | | | 植物界 | |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類 | | | 合弓綱(註)哺乳類另行列出 | | | 鳥類 | | | 蜥形綱(註)鳥類另行列出,恐龍、翼龍與鱷類、龜鱉同屬於主龍形下綱,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尚有爭議,滄龍、蜥蜴、蛇、喙頭蜥則屬於鱗龍形下綱 | | | 兩棲類 | | | 硬骨魚類(註)四足型類另行列出 | | | 軟骨魚類(註)與硬骨魚的親緣關係比人與鯉魚還遠 | |
| | 無脊椎 動物 | 節肢動物 | | | 軟體動物 | | | 棘皮動物(註)後口動物,更接近脊椎動物 | | | 刺胞動物 | | | 櫛水母動物 | | | 緩步動物 | | | 扁形動物 | |
| | 其他 | | | 色藻界(註)與植物同屬雙鞭毛生物 | |
| | 古菌域(註)與真核生物更加接近,同屬新壁總域 | | | 真細菌域(註)原核生物因為包括屬於新壁總域的古菌被拆了 | | | 病毒 | | | 虛構生物 | | | 其他 | |
|
注釋與外部連結
- ↑ 1.0 1.1 1.2 李治霖、王天明.亞洲同域分佈虎和豹競爭與共存關係概述[J].生物多樣性,2022,30(09):33-49.
- ↑ 「遠古虎伏羲的後裔,大體包括羌、彝、哈尼、白、藏、怒、納西、傈僳、拉枯等十幾族。······崇拜虎的民族表達是一種柔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
胡瑞波、安俊芳.民族服飾中「龍」和「虎」崇拜的視覺語言比較研究[J].大眾文藝,2016(0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