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資料 | |
作品原名 | Starship Troopers |
---|---|
作品譯名 | 星船傘兵 星河艦隊 星艦戰將 |
原作載體 | 小說 |
原作作者 | 羅伯特·海因萊因 |
改編載體 | 漫畫、動畫、電影、遊戲 |
“ | 給我上,你們這群猿人,想他媽的活到老不死嗎? | ” |
《星船傘兵》(英語:Starship Troopers)是由羅伯特·海因萊因創作的一部科幻小說,並有漫畫、動畫等衍生作品。
《星船傘兵》是由羅伯特·海因萊因創作的一部軍事科幻小說。於1959年首次由G. P. Putnam's Sons出版。本書是海因萊因的「少年科幻」系列的最後一部,也是作者本人最受爭議的一本書。本書於1960年獲「雨果獎」,小說被認為是這一類型的里程碑,軍事科幻歷史上的大作,截止20世紀80年代已經被翻譯為11種語言。
故事設定在距今約700年後,由軍界精英組成的執政團體統治的世界。未來的教育模式和現代類似,但如果公民在成年以後沒有服兵役,就無法獲得公民權,包括投票權和參與公職的權利,政界要職由退伍軍人擔任。這種模式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在20世紀,西方國家的社會制度最終未能控制犯罪,導致了社會衰落,最終在1987年美英俄三國聯盟和「Chinese Hegemony」現有兩版簡體中文版小說分別將「Chinese Hegemony」翻譯為「日本帝國[1]」和「大秦霸權[2]」爆發了戰爭。2130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簽訂的《新德里條約》,美英俄聯盟釋放了所有戰俘,而「Chinese Hegemony」則保留了65000名平民俘虜和兩個英國傘兵師。最終,頻發的犯罪導致美英俄等國的倒台。隨著退伍軍人的上台執政,他們開始採用這一套方式來避免青少年犯罪。
書中還描寫了兩個外星種族,一個是「蟲族」,它們生活在「克蘭達斯星」(Klendathu Planet)上,具有工人、士兵、女王等多個階層,類似螞蟻或者蜜蜂。工人完全沒有攻擊能力,但是士兵會奮力作戰,至死方休。另一個則是在小說開頭出現的「當地人」,它們弱於蟲族,一開始和人類敵對,後來成為人類的盟友。小說中的事件發生在人類-蟲族戰爭期間,在蟲族攻擊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後人類和蟲族全面開戰。小說中的星艦可以通過「切倫科夫驅動」突破光速,並抵達蟲族的母星。
主人公強尼·里科在高中畢業後決定參軍,成為一名機動步兵(Mobile Infantry)。在人類和蟲族的戰鬥期間,里科又逐漸成長為一名軍官。在故事情節之外則是學校情節,里科和他的退伍軍人老師、以及同學等討論有關哲學、道德等問題實際上就是作者發表自己的政治學宣言。
本書中描寫的人類-蟲族戰爭很大程度上影射了冷戰,且作者認為這場戰爭是「你死我活」的。原書也對50年代的美國青少年界提出了批評,認為缺乏軍事紀律導致了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的社會,作者本人則鼓吹體罰和死刑。
反對本書的人大多認為,本書鼓吹了軍國主義和種族主義,對戰爭和暴力做了美化處理。儘管有人認為作者給出了讀者自己思考的空間,但批評者認為作者的說教貫穿了本書,其目的是表明作者的鷹派立場、暴力哲學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反共主義。在作者看來,許多衝突只有通過武力解決,並通過主人公老師之口表達了這一思想。實際上海因萊因自己認為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對共產主義陣營過於軟弱,且沒有足夠的意識到來自外界的威脅。一些人還認為「蟲族」這一高度社會化的形象是對共產主義的歪曲,而海因萊因則將外星人描述為不可和解的死敵,並表達了「人類不擴張就會滅亡」的想法。另外,作者也在批評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社會,暗示它寵壞了年輕人,導致年輕人道德淪喪,並且認為體罰(如鞭刑)和死刑是矯正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另一些人則認為海因萊因的思想並不完全等於軍國主義,這在他的其他小說中有體現;作者本意並非是因為退伍軍人是精英所以才能執政,而是因為經歷過生死考驗,所以才會更加深思熟慮;作者在海軍服役期間接受了系統的紀律教育,所以對道德淪喪的年輕人感到不滿等等。
書中的「外星蟲族」元素被很多小說、遊戲和電影借鑑,如《安德的遊戲》《星海爭霸》等等。機動步兵使用的「動力機甲」(powered armor)也是很多科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如《光環系列》《飛躍巔峰》《戰錘40000》《阿凡達》等等。
強尼·里科生在一個和軍隊沒有什麼瓜葛的家庭,他的父親也反對參軍。但是在里科高中畢業後,由於好朋友選擇參軍,里科最終定下決心參軍,並成為了一名機動步兵。里科隨即接受了嚴苛的訓練,他的同伴中有人在訓練中死亡、或者因為觸犯條例而被除役。最終,里科和當初2009人中的187人一起畢業。
而與此同時,人類和蟲族間的戰爭全面爆發,里科也隨即加入戰鬥,參與到了針對蟲族母星的進攻中……
原版於1959年12月首次出版。 中文版於2003年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首次出版,於201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再版。
OVA版由日昇動畫/Bandai Visual製作,一共六集,於1988年10月25日首映。片名《宇宙の戦士》即《星船傘兵》的日本譯名,國內則通常直接翻譯為《宇宙戰士》。
海因萊因在同年5月去世,因此本作也可以看作是對作者的紀念。
系列回復了原著中「動力裝甲」的設定,不過也加入了一些原創設定,比如戰爭起源自冥王星。系列1999年於美國科幻頻道和加拿大Teletoon播放,同時分為8卷DVD,每卷共有5集,每部DVD基本上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不過最後4集沒有製作完成。
Dark Horse Comics,Mongoose Pubishing和Markosia擁有改編此係列漫畫的許可,其漫畫基於不同的世界設定——包括電影世界觀,《硬漢部隊:星船傘兵編年史》世界觀。
Dark Horse Comics系列
Markosia系列
以下是基於《星船傘兵》創作的各類遊戲。
1997年由保羅·範霍文改編的電影上映。但是電影版對小說作了大量修改,且被批評為情節粗糙,缺乏原作的思考深度。事實上保羅·範霍文的團隊試圖打算還原動力裝甲但因為經費問題和預期拍攝效果達不到理想因此這個想法鴿了實際上和之前的OVA不同的是,電影版對於原著描寫的世界做了一些略帶諷刺的調侃,而OVA則最大限度還原了原著。
雖然真人電影對原作的改編程度極大,但是由於其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因此後來的星船傘兵衍生作品均或多或少採用了真人電影的部分設定(比如蟲族的形象和種類、人類飛船的造型等等)。
據稱翻拍版目前正在製作中。
2012年由荒牧伸志執導,Flint Dille編劇的動畫電影《星船傘兵:入侵》上映。
2017年由荒牧伸志執導的新動畫電影《星船傘兵:火星叛徒》上映。
兩部動畫電影版均繼承自真人電影版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