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 | 本條目介紹的是Valve開發的解密遊戲。關於傳送門的其它意義,請見「傳送門(消歧義頁)」。 |
---|
傳送門 | |||||||
![]() | |||||||
原名 | Portal | ||||||
官方譯名 | 傳送門 | ||||||
類型 | 解謎 |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macOS Linux Xbox 360 PlayStation 3 Android[1] Nintendo Switch | ||||||
分級 |
| ||||||
開發 | Valve | ||||||
發行 | Valve | ||||||
設計師 | Kim Swift | ||||||
編劇 | Erik Wolpaw Chet Faliszic | ||||||
音樂 | Kelly Bailey Mike Morasky | ||||||
引擎 | Source | ||||||
模式 | 單人 | ||||||
系列 | 傳送門系列 | ||||||
發行時間 | 2007年10月9日 |
《傳送門》(英語:Portal)是一款由Valve開發和發行的解密遊戲,於2007年10月9日捆綁於V社橙盒上發售,支持中文。並有漫畫等衍生作品。
續作《傳送門2》於2011年4月18發布。
2022年9月20日,Valve與英偉達宣佈推出《傳送門》RTX版[2],為遊戲帶來了光線追蹤以及全新貼圖和更多新技術,RTX版對購買了《傳送門》的玩家免費。
你叫雪兒(Chell),在光圈科學豐富學習中心(Aperture Science Enrichment Center)中的休眠艙中甦醒,你將在人工智慧GLaDOS的引領下去完成一個個實驗。然後被燒死
在遊戲中,你將獲得一把「
本作的世界觀與《半衰期》系列一致。
玩家在穿過兩道門時速度等向量不變。
「北極光」號科研船的製造商,黑山基地的競爭對手。
傳送門2中提及了更多關於光圈科技的歷史,光圈科技由卡夫·詹森(Cave Johnson)創建,起初做衛浴設施,但是後面放飛自我研究起了人工智慧,功能凝膠,傳送設備等等被浴簾耽誤的科技公司
第一部的故事性不強,你前面要做的就是跟著指引去完成實驗,完成了最後一個實驗,GLaDOS就要準備
遊戲的最後鏡頭轉至一個核心倉庫,其上有一桌子,插著一根點燃蠟燭的蛋糕,同伴方塊,若干核心正被激活,一根機械臂伸下來掐滅了火光結束了遊戲。同時遊戲主菜單的背景變為一個辦公桌,上有蛋糕,一台收音機播放著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在鳴謝裡播放的《Still Alive》因為是GLaDOS的配音(Ellen McLain)演唱,歌曲的最後她也聲明「And believe me I am still alive.」(詳見《Still Alive》)說明GLaDOS沒被打倒,為傳送門2留下伏筆。
玩家手持傳送槍發出對應的傳送門,移動自身或遊戲裡的道具到相應的機關以激活對應的裝置(機關與裝置之間會有藍色虛線連接,機關被激活的同時會將藍色虛線變成橙色),運用傳送門脫出險境。 遊戲的一大亮點就是玩家可以控制傳送門的位置合理運用場景條件去解決一個個實驗,比如速度疊加,延伸雷射,改變能量球的軌跡,等等。
和其他Valve遊戲一樣,《傳送門》同樣內置了控制檯,可以用於修改遊戲參數和作弊。玩家只需按下相應的快捷鍵(默認為「~」,需提前在設置中打開)即可使用。 不過請注意:某些指令會導致遊戲對話無法獲得成就。
遊戲還設置關卡挑戰,開發者解說等模式,有助於玩家理解關卡內部的構思。同時全球各地的玩家也在用遊戲進行速通挑戰。
匯總得分 | |
---|---|
匯總媒體 | 得分 |
Metacritic | PC:90/100[4] |
評論得分 | |
媒體 | 得分 |
1UP.com | A |
Eurogamer | 9/10[5] |
GameSpot | 9/10[6] |
IGN | 8.2/10[7] |
年份 | 獎項 | 類別 | 結果 | 來源 |
---|---|---|---|---|
2007 | 遊戲開發者選擇獎 | 創新獎 | 獲獎 | [8] |
年度遊戲 | 獲獎 | |||
最佳遊戲設計獎 | 獲獎 | |||
最佳劇本獎 | 提名 | |||
最佳技術獎 | 提名 |
遊戲觀覽 | ||||
---|---|---|---|---|
|
(待補充)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傳送門(遊戲),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Portal |